燒傷主要是由熱力、電能、化學物質以及反射線作用在人體引發局部或者全身的急性損傷疾病,由于燒傷創面的血流瘀滯部位屬于間生態組織,其轉歸好壞對創面的愈合具有重要的影響,可以防止創面的進一步加深[1]。由于發生燒傷后組織處于高凝狀態,微血栓形成,創面出現水腫均會造成創面的加深,傳統的應用抗凝藥物能夠減少創面瘀滯區血栓生成,而在外用藥物上則有新潔爾滅、磺胺嘧啶銀、碘伏、濕潤燒傷膏等多種藥物,各有特點,臨床上沒有統一的規范外用藥物模式[2]。筆者采用黃連膏治療早期燒傷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間本院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的燒傷患者8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15例,年齡19~68\\(48.13±3.87\\)歲;對照組中,男25例,女16例,年齡22~69\\(48.46±3.7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納入標準患者主要為Ⅱ度至深Ⅱ度燒燙傷,燒傷部位劇烈疼痛,感覺過敏,皮溫升高,伴有水皰,基底部位潮濕,呈現均勻的紅色,水腫明顯,所有患者入院時傷后時間均小于24h;年齡18~70歲;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臨床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
1.3病例排除標準排除糖尿病、嚴重營養不良以及多器官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嚴重心腦腎疾病患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患者。
1.4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碘伏進行消毒后,使用無菌紗布進行包扎,抬高患者肢體并進行保溫治療,外用涂抹濕潤燒傷膏進行治療,日2次。同時給予常規補液、補充維生素以及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自制黃連膏治療,方藥組成:黃連9g,當歸15g,黃柏9g,生地黃30g,姜黃9g,麻油360g,黃蠟120g,上述藥物除黃蠟均浸入麻油浸泡1d,然后文火煎至藥枯,將藥渣過濾加入黃蠟,最終文火收膏,將制備好的藥膏涂抹患處,日2次。
1.5療效判定標準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創面愈合;顯效:創面明顯縮小,臨床癥狀積分同治療前減少超過90%;有效:創面縮小,用藥后臨床癥狀積分減少在31%~89%;無效:經治療后患者創面無肉芽組織生長,臨床癥狀積分減少低于30%[3]。記錄兩組患者水腫消退時間、創面愈合時間以及創面感染發生率,記錄創面愈合率情況,創面愈合率=\\(原始創面面積-未愈合創面面積\\)/原始創面面積,采用標準透明方格膠片測量創面的面積。創面分泌物采用4級評分法,0分無分泌物,1分分泌物少量,2分分泌物較多,3分分泌物多;創面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定。
1.6統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珋±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3討論
西醫學認為燒傷是由高溫氣體、液體、固體以及電化學物質接觸到人體后引發,患者主要表現為皮膚的損傷,嚴重的會損及皮下組織、肌肉骨骼以及內臟。燒傷后患者皮膚會出現形態學的改變,表皮細胞受到了輕度的熱損傷導致細胞腫脹,嚴重的可能出現胞核的壞死解體以及直接凝固性壞死[4]。研究發現燒傷創面的早期組織病理改變分為中心壞死區域、中間血流瘀滯區域以及外周的充血水腫區域,通過對瘀滯區域的組織進行逆轉復活能夠防止創面的進一步加深,促進創面愈合[5-6]。在燒傷早期患者主要的表現為疼痛,常見的疼痛有三種:第一種為末梢神經傷害性的疼痛,燒傷后皮膚接觸空氣以及炎性反應造成損傷導致患者表現出劇烈的疼痛;第二種為立毛肌損傷性疼痛,燒傷后立毛肌受到了刺激處在痙攣、缺血以及缺氧的狀況,患者產生嚴重的酸痛或者陣痛;第三種是毛細血管網傷害性疼痛,燒傷后皮膚受到各種刺激后皮下的毛細血管網產生應激性反應處在瘀滯阻塞狀態,在組織學上屬于瘀滯帶,血流不暢后以及高代謝酸性產物的堆積會造成患者產生陣發性的疼痛[7-8]。
中醫學認為燒傷屬于熱毒外侵,皮肉受到損傷,患者經絡受損,氣滯血瘀,因此創面出現紅腫疼痛以及瘀斑、水泡和結痂等情況,表現出熱盛與血瘀并存的情況,當疾病進一步發展后郁熱蘊積熱盛內腐,嚴重者表現出火熱燔灼,創面津液淋漓,損傷氣血,導致患者津液虧損,氣陰兩傷[9]。方中黃連和黃柏均為苦寒藥物,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燥濕功效,藥理學研究發現具有極強的抗菌效果和廣泛的抗菌作用,對于外科常見的綠膿桿菌、肺炎雙球菌、金葡菌均具有極強的抑制效果;當歸可以活血補血,具有托毒消腫的功效,一般用于治療癰疽初期的紅腫熱痛;生地黃能夠涼血止血,可以抑制皮膚產生的真菌;姜黃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黃蠟起到收澀、斂瘡、生肌鎮痛的效果,一般用干治療潰瘍不斂、臁瘡糜爛等疾?。?0-12]。研究發現黃連膏能夠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消除腫脹,在外涂后創面與外環境相隔離,能夠保護創面、減少創面的滲出與水分蒸發,具有抗感染止痛、促進組織再生、減少瘢痕形成的功效。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12%;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8.05%,說明采用黃連膏治療燒傷療效優于濕潤燒傷膏,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水腫消退時間\\(4.11±0.89\\)d,創面愈合率\\(77.36±8.75\\)%,創面愈合時間\\(7.78±1.56\\)d,創面感染率7.32%,上述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說明采用黃連膏治療燒傷可以縮短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和水腫消退時間,提高創面的愈合率,降低治療期間感染的發生。觀察組創面分泌物評分\\(1.01±0.22\\),創面疼痛評分\\(2.84±1.12\\),均低于對照組,說明采用黃連膏可以促進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減少分泌物滲出,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綜上所述,采用自制黃連膏治療早期燒傷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縮短水腫消退時間和愈合時間,有效促進感染創面的愈合,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段鵬,雷晉,明志國,等.大面積燒傷異體皮移植手術兩種手術方法臨床效果觀察[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2011,6\\(1\\):57-62.
[2]黃偉琪,趙耀華,鄧海濤,等.基因轉染豬皮在深度燒傷創面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2012,7\\(4\\):382-383.
[3]游波,鄒頻,裴家強.深Ⅱ度燒傷創面早期應用鹽酸川芎嗪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學,2014,43\\(5\\):605-606.
[4]陳龍金,李新年.燒傷乳油治療深Ⅱ度燒傷350例[J].河南中醫,2007,27\\(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