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反復下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tract infections,RLRTI\\)是兒科的常見病及多發病,易遷延不愈,治療困難,不僅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而且可繼發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造成永久性肺損害,嚴重者可導致幼兒死亡,近年來其發病率有明顯升高趨勢。目前RLRTI病因尚未明確。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收治的123例RLRTI幼兒的臨床資料,旨在篩選出RLRTI的危險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內科收治的RLRTI幼兒123例\\(RLRTI組\\),其中男性69例,女性54例,男女比例為1.28∶1。RLRTI的診斷標準參照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紀要及“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概念和處理原則”。取我院同期的非反復呼吸道感染幼兒117例作為對照組。營養不良的標準參見WHO/NCHS\\(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推薦的Z值評分標準。
1.2方法
對兩組患兒進行詳細的病史資料分析,包括性別、是否營養不良、是否過敏體質、是否合并基礎疾病、是否正規治療、是否母親生育年齡偏大、是否早產兒及是否母乳喂養,在采集病史的同時進行血清IgA、IgG及血清維生素D檢測。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先進行K-S正態分布檢驗,符合正態分布者行兩組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者行Wilcoxon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及Fisher精確概率法處理,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條件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單因素分析結果
合并營養不良25例,基礎疾病11例,母親生育年齡偏大23例,過敏體質25例,27例患兒呼吸道感染未接受正規治療,14例為早產兒,21例患兒出生后未接受母乳喂養。血清IgA、IgG、營養不良、過敏體質、合并基礎疾病及非正規治療6個因素與幼兒RLRTI有關 \\(P <0.05\\)\\(表1、2\\)。
2.2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將單因素分析提示和小兒RLRTI有關的6個因素作為自變量,RLRTI作為應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IgA、營養不良、過敏體質及合并基礎疾病是小兒RLRTI的獨立危險因素\\(表3\\)。
3、討論
幼兒RLRTI嚴重影響小兒的健康,嚴重者可誘發支氣管擴張、肺纖維化及慢性肺部疾患。其病因復雜,深入研究小兒RLRTI的發病因素,對于縮短病程、全面提高治愈率、促使幼兒早日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單因素分析顯示IgA、IgG、營養不良、過敏體質、合并基礎疾病、非正規治療6個因素與幼兒RLRTI有關。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IgA、營養不良、過敏體質及合并基礎疾病是幼兒RLRTI的獨立危險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是幼兒RLRTI的重要原因。幼兒免疫功能低下主要體現在血清IgA、IgG水平明顯下降,本研究中RLRTI幼兒血清IgA、IgG明顯較對照組低。IgA不能通過胎盤屏障,故其在新生兒出生后水平很低,幼兒免疫系統發育尚不完善,IgA水平低,直到12歲左右其濃度才能達到成人水平。其按免疫功能分為血清型和分泌型\\(sIgA\\)2種。
sIgA可存在于鼻及支氣管等分泌液中,是黏膜局部抗感染分子,是防止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免疫球蛋白,病理情況下sIgA含量下降常伴隨血清型IgA下降,故血清IgA水平可間接反映幼兒的免疫功能狀態。
IgG是唯一可通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可中和游離外毒素,調理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在機體免疫防護中起主要作用,其含多個亞類,IgG1約占70%,主要針對細菌、病毒的蛋白質抗原;IgG2約占20%,主要是抗多糖成分抗體,IgG3和IgG4分別占7%及3%,故任何一種亞類的水平降低可導致比較特殊的病原反復感染。有研究認為RLRTI發病與幼兒IgG亞類缺陷有關,IgG1及IgG3亞類缺陷易發生病毒感染或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感染;IgG2及IgG4亞類缺陷則易發生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等感染。當機體免疫球蛋白低下,細菌毒素、病毒等大量病原體抗原反復刺激,使機體免疫活性細胞處于疲憊狀態,免疫反應降低導致反復感染,而反復感染又易導致免疫球蛋白的消耗,形成惡性循環。營養不良也是引起幼兒RLRTI的常見原因。
幼兒生長發育迅速,可因非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營養素比例不當,或偏食或長期厭食,易造成蛋白質能量營養障礙、維生素缺乏、常量元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貧血等,同時營養不良能引起廣泛免疫系統功能損傷,由于蛋白質合成減少,胸腺、淋巴結萎縮,機體各種酶及免疫激活劑缺乏,免疫功能全面降低,導致幼兒機體抵抗力下降,抗感染能力下降,導致RL-RTI。而RLRTI又可引起機體對營養物質吸收功能障礙,從而加重營養不良,形成營養不良、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感染、營養不良加重的惡性循環。本研究RLRTI組25例合并營養不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此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過敏體質亦是引起幼兒RLRTI的原因。塵螨是幼兒室內最常見的過敏原,而牛奶及雞蛋是幼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同時常見的過敏原還有榆樹、霉菌、葎草、豚草、艾蒿、梧桐等。過敏體質的小兒接觸過敏原后可誘導機體產生變態反應,使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的分泌增多,過多的分泌物限制了支氣管纖毛的擺動,易使細菌定植,加大感染機會;另一方面,RLRTI使呼吸道黏膜屏障受損,降低了氣道的抗感染能力,同時部分上皮細胞脫落,使支氣管神經末梢裸露,增加氣道的敏感性。有關研究表明有過敏史、哮喘、濕疹、過敏性鼻炎的兒童易患反復RLRTI。
基礎疾病也是導致RLRTI的較為常見的原因。本研究中的基礎疾病依次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先天性心臟病、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先天性喉軟骨發育不良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可繼發胸廓發育畸形,限制呼吸運動及肺的發育;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法洛氏四聯癥及動脈導管未閉等,可致肺充血,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常合并營養不良,使幼兒免疫力下降;先天性喉軟骨發育不良可因喉部組織軟弱松弛,吸氣時組織塌陷,喉腔變小引起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易導致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時氣道黏膜組織水腫,喉腔進一步縮小,痰液引流不暢,易出現感染遷延不愈及反復下呼吸道感染。本研究顯示有11例幼兒合并基礎疾病,其中包括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4例、先天性心臟病3例、營養性缺鐵性貧血3例及先天性支氣管肺發育不良1例?;A疾病的存在導致幼兒免疫力下降,易導致RLRTI,早期診治幼兒基礎疾病是防治RLRTI的有效措施。有關研究認為RLRTI幼兒中大多數存在基礎疾病,這些基礎疾病除所述4種疾病外,還包括先天性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氣管支氣管軟化、鼻竇炎、唇腭裂、先天性肺囊腫、先天性膈疝、食管氣管瘺、支氣管擴張、胃食管反流、腎病綜合征等。
本研究提示非正規治療不是RLRTI的獨立危險因素,但在實際臨床實踐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導致幼兒呼吸道感染治療不當,如抗生素濫用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治療療程不足、激素濫用等會使癥狀暫時得到控制,而一旦護理不當、受涼或抵抗力下降、勞累就會再次發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經濟方面因素及醫學知識缺乏,部分幼兒患者家長依從性差,從而導致治療療程不足。本研究中有27例患兒最初未接受正規治療。
總之,IgA、營養不良、過敏體質、合并基礎疾病是幼兒RLRTI的主要危險因素。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預防幼兒RLRTI的主要措施:提倡母乳喂養,合理膳食;鼓勵小兒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及鍛煉,提高小兒免疫力;早期發現并治療佝僂病、先天性心臟病、營養性貧血、鼻竇炎等基礎疾病;對過敏體質的幼兒,及早發現過敏原并避免接觸。
參考文獻:
[1]張梓荊.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紀要[J]中華兒科雜志,1998,26\\(1\\):40.
[2]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血組.中華兒科雜志編委會.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概念和處理原則[J].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