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and,food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病原有柯薩奇病毒A16(CoxA16)和腸道病毒71(EV71),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夏季多見。以發熱、手、足部皮疹、口腔皰疹、食欲不振、口腔疼痛、流涎等為主要表現;少數表現為腦膜炎、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等;極少數出現神經源性肺水腫、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本研究回顧調查分析了陽曲縣新農合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手足口病住院治療的37例患兒的臨床資料,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均為新農合住院補償的農村兒童,男性18例,女性19例。均經過住院治療兒童。
1.2方法:本組患兒除4例在太原市傳染病院診治外,其余的均由山西省兒童醫院醫師進行檢查和確診。
2、結果
2.1流行特征
2.1.1時間分布:此組患兒發病于2008—2012年。其中各年度發病在5月份6例,占16%;6月份2例,占5%;7月份16例,占43%;8月份7例,占19%;9月份2例,占5%;10月份2例,占5%;11月份2例,占5%。急性起病。發病前有明確接觸手足口病史的35例,占95%。
2.1.2年齡分布:發病患兒均在14周歲以下,最小13個月,最大11歲。其中1歲以下0例;1~3歲22例,占60%;3~7歲13例,占35%;7~14歲2例,占5%。
2.1.3地域分布:本組發病兒童均屬新農合住院補償的兒童,農村戶口,有25例患兒生活在農村,12例患兒暫住縣城。其中小學2例、幼托16例、散居19例。
2.2臨床表現
2.2.1一般表現:27例(73%)患兒出現發熱,其中7例(26%)低于38℃,38~39℃占14例(52%),6例(22%)高于39℃;發熱持續時間為1~5d,熱型不定。大多數患兒出現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全身不適等;少數患兒有流涕、腹瀉、嘔吐、虛脫無力等類似感冒癥狀。
2.2.2口腔表現:25例(67.6%)患兒出現口腔黏膜皰疹,均分布于頰黏膜、舌、唇及牙齦黏膜等,以頰黏膜及舌側緣等多見。初期為咽部充血,口腔內出現1~5mm大小的黏膜皰疹,邊緣充血,約1~2d破潰,形成表面覆蓋有黃色假膜的小潰瘍,大小從針尖至綠豆不一,數目由數個至數十個不等,部分融合成片;潰瘍處疼痛明顯,患兒有流涎、拒食等,嚴重者頗似皰疹性口炎,但其病程較短,退熱后不久,口腔黏膜潰瘍逐漸恢復正常。
2.2.3皮疹表現:37例(100%)的患兒均有皮疹,90%以上患兒皮疹與口腔黏膜皰疹同時出現,先為玫瑰色斑或丘疹,24h后轉為皰疹,多發生在手掌、足底、指趾的屈面等容易摩擦部位,典型者為米粒到黃豆大小不一的水皰性皮疹,內含較少液體,清澈透明,周圍繞以紅暈,中間稍凹陷,表皮較厚,呈圓形或橢圓形,伴輕度癢感,不易破潰,較小的患兒皮疹大多發生在膝部和臀部,臀部皮疹較重者常左右對稱。一般在1周內消退,無色素沉著。
2.3并發癥
肺炎2例,占5%;腸炎1例,占3%;無一例并發心肌炎、腦炎等。病程2~12d,平均6.2d,無一例患兒死亡。
3、討論
手足口病病原主要為柯薩奇(Cox)病毒A16,其次和Cox2A427、A9、A10等有關,亦可由??刹《荆‥cho271)引起。全年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本調查顯示,發病季節與此報道一致。
本病多見于5歲以下小兒,尤其3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最高,一般癥狀輕,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是傳染性強,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流行強度很大。其傳染源為患者和隱性感染人群,主要通過唾液、飛沫經呼吸道傳播,手及污染物經口傳播。本病主要表現在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食欲不振,口腔疼痛,流涎,咳嗽,頭痛等。也有不發熱者,大多數患者可以自愈,部分重癥患兒病情發展快,易發生死亡??谇火つふ畛霈F比較早,潰瘍是最常見的口腔黏膜疹,部分患兒有皰疹性咽峽炎,也有部分患兒沒有口腔損害。
本組資料顯示:手足口病以5~8月份這4個月為高峰,HFMD多見于5歲以下兒童,特別是1~3歲為多,這與教材相符。男女之比為1∶1。說明男女發病均等,且鄉村發病率高,這說明我們應重視農村的健康教育工作?;純褐杏忻鞔_HFMD接觸史的35例占95%,故應及早發現并隔離患兒,加強疫情報告,特別做好幼兒園和學校的預防保健工作,才能有效控制HFMD的傳播流行,有助于早識別、早治療,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預后。
手足口病家庭預防主要有以下方面:切斷傳染源:發現患兒疫情立即隔離,同時做好衛生宣傳工作,尤其強化幼兒園保健人員的預防意識,流行期間給予板蘭根沖劑進行預防。講衛生是關鍵:主要做好家庭以及環境的衛生,教育孩子在飯前便后、外出回家時用肥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媽媽在接觸孩子前或替孩子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要及時洗手,玩具、餐具要定時消毒等。保持居室的空氣流通:經常給孩子的臥室通風換氣,盡量不要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避開與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孩子的接觸,進一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增強孩子的體質:病毒都是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乘虛而入,因此媽媽平時就應該保證孩子營養,合理搭配飲食,讓孩子休息好,多曬太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總之,通過不斷加強幼兒的家庭預防措施,可預防并減少手足口病發病率和傳染機會,減輕患兒的痛苦,預防并發癥。從而提高患兒的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郗彥萍,劉輔仁.手足口病.實用皮膚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2005:223-224.
[2]杜雅萍.太原市小店區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1,18(6):586.
[3]徐愛麗,舒敏,鄧建軍,等.小兒手足口病74例臨床分析[J].西部醫學,2010,22(2):278-280.
[4]毛慧,余小龍,周解玲.手足口病的家庭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運用,2010,2(4):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