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 是呼吸系統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中國近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40 歲以上人群 COPD 發病率為 8.2%,其死亡率居所有原因死亡率的第四位,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體重指數\\( BMI\\) : 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近年來有研究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分級與 BMI 分級呈一定相關性,然而,BMI 與 COPD 各項肺功能指標的關系復雜,鮮有此方面報道。本文旨在研究體重指數與 COPD 患者主要肺功能指標的關系及相關性,為 COPD 患者的治療及預后判斷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我院 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2 月期間呼吸科接診的年齡大于 40 歲的 COPD 患者 294例,其中男性 162 例,女性 132 例,診斷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對 COPD 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 ①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的相關患者; ②合并內分泌、心血管、肝腎等嚴重疾病患者; ③不愿意配合及交流障礙患者。根據 BMI 劃分標準,所有病例分成三組,分別為低體重指數組: BMI≤18.4kg/m2; 正常體重指數組: 18.4kg/m2<BMI < 25kg / m2; 超體重指數組: BMI ≧ 25kg/m2。其中低 BMI 組 132 例,正常 BMI 組 95 例,超 BMI 組 67 例,平均年齡 65.2245±1.20833 歲,三組年齡、性別無統計學差異。\\( 備注: 體重指數計算公式: BMI=[體重\\( kg\\) /身高2\\( m2\\) ]\\) 。
1.2 方法: 采用德國 MasterScreen Diffusion 肺功能儀,主要監測以下肺功能指標: 深吸氣量\\( IC\\) 、第 1 秒用力呼氣容積 \\( FEV1\\) 、用力肺活量 \\( FVC\\) 、一秒率\\( FEV1/FVC\\) 、FEV1 實測值與預計值之比\\( FEV1/預計值\\) ,測試前嚴格校正室內溫度、濕度、氣壓,受檢者測量身高體重時去鞋輕衣,連續 2 次測量取其均值,精確到 0.5cm。檢測者嚴格執行歐洲呼吸學會\\( ERS\\) 、美國胸科協會\\( ATS\\) \\( 2005\\) 制定的質控標準,以確保檢查數據的準確性。
1.3 統計學分析: 全部數據資料以 x珋 ± s 表示,使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 Pearson 相關分析,P<0.05 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與正常 BMI 組相比,低 BMI 組肺功能指標 IC、FEV1、FVC、FEV1 / FVC、FEV1 / 預計值均明顯下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與正常 BMI 組相比,超BMI 組肺功能指標 IC、FEV1、FVC、FEV1 / FVC、FEV1 /預計值均明顯增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 1; Pearson 相關分析顯示,IC\\( r = 0.309 P = 0.001\\) 、FEV1\\( r = 0.343 P = 0.002\\) 、FVC\\( r = 0.131 P = 0.017\\) 、FEV1 / FVC\\( r = 0. 347 P = 0. 001\\) 、FEV1 / 預計值\\( r=0.306 P=0.001\\) ,與 BMI 呈高度正相關?!颈?】
3 討 論
COPD 是一種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進展性疾病,與肺部對煙霧等有害氣體或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且可出現全身效應,如骨骼肌萎縮,功能不全,體指數下降等。肺功能作為 COPD診斷的金標準,對 COPD 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有利于臨床治療,同時,臨床相關研究顯示 BMI 與肺功能之間存在復雜的關系,王久伶等研究發現 BMI 與 FEV1及 COPD 嚴 重 程 度 之 間 存 在 一 定 的 相 關 性; E.Chaileux 等對 4088 例患者進行觀察研究發現,低BMI 與 FEV1、FEV1 / VC 明顯相關; 張明科等發現,BMI 與肺功能 FEV1 / FVC、FEV1 / 預計值呈正相關。
本研究亦發現,隨著 BMI 增加,肺功能指標 IC、FEV1、FVC、FEV1 / FVC、FEV1 / 預計值均明顯升高,呈高度正相關。換言之,BMI 越低 COPD 患病率越高。
既往也有研究表明,低 BMI 與 COPD 患者死亡率增加有關??紤]與低 BMI 患者長期處于應激狀態、缺氧、營養物質攝入不足等原因導致呼吸肌功能減退,進而影響肺功能有關。另一方面,COPD 患者由于呼吸道阻力增加,肺彈性降低,耗氧量增加,基礎代謝率增高,而且由于氣促導致吞咽困難等原因造成營養不良,BMI 降低,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從本研究看來,體重指數低者,IC、FEV1、FVC、FEV1 / FVC、FEV1 / 預計值等五項肺功能指標均降低,BMI 可以預示 COPD 疾病的嚴重程度,故我們認為加強 COPD 患者營養支持,適當提高患者體重指數,可以改善肺功能指標,從而有利于 COPD 患者的后續治療和疾病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 2007 年修訂版\\) [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 4\\) : 8.
[2] 冉丕鑫,王辰,等.體重指數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生活質量的關系[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 1\\) : 18-22.
[3] Katsura H,Yamada K,Kida K. Both generic and diseasespecific b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re deterilrated in pa-tients with underweight COPD[J]. Respir Med,2005,99\\( 5\\) : 624-630.
[4] 馮玉麟,徐永?。宰枞苑渭膊栴}與解答[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5] 王久伶,聶秀紅,魏兵,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ODE 評分與疾病嚴重程度關系的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7,27\\( 19\\) : 1532-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