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手術方式,因其解剖結構改變、手術創傷大及術中麻醉等因素,易導致機體神經支配阻斷、水電解質失衡及胃腸神經刺激分泌紊亂,致使患者術后胃腸蠕動功能受到抑制。胃腸功能的恢復是腹部手術尤其是消化道手術后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及術后康復,其中術后第 1 次肛門排氣是胃腸蠕動功能恢復的重要指征,可指導患者術后開始進食,保證其營養供給以促進其術后康復。筆者將茵陳小承氣湯灌胃應用于腹部術后,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均為濟寧市中醫院 2011 年 1 月 -2013 年 1 月擬行腹部手術的患者共 90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 組 各 45 例。對 照 組 男 24 例,女 21 例; 年 齡\\(48.32 ±2.34\\) 歲; 胃腸道手術18 例,肝膽手術21 例和婦科手術6 例。觀察組男 23 例,女 22 例; 年齡\\(47. 83 ±2. 43\\) 歲; 胃腸道手術20 例,肝膽手術 20 例和婦科手術 5 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及手術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標準 排除嚴重心、肝、肺、腎等器官功能障礙者;腹部手術禁忌癥者; 嚴重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或結締組織疾病者; 精神異?;蛞庾R模糊者等。
1. 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禁食、補液、胃腸減壓、抗感染、糾正電解質平衡及營養支持等常規治療;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茵陳小承氣湯,藥物組成: 茵陳20 g,梔子 15 g,生大黃 15g,厚樸 12 g,枳實 12 g,水煎煮至 200 mL,于術后 24 h 開始經胃管或小腸營養管緩慢注入,每次 100 mL,閉管 2 h,每天 2次。
1. 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肝門排氣及排便時間,并記錄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 5 統計學方法 結果均采用 SPSS 17. 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結果以均數 ±標準差\\(x珋 ±s\\) 表示,進行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見表 1。
2. 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 2。
3、 討論
胃腸道作為人體的特殊器官,為機體提供內源物質,且參與體內代謝、免疫、屏障及內分泌等,一旦出現微生物生態環境的失衡,則會導致條件致病菌的大量侵入和繁殖,使全身各系統出現病理性改變,因此,手術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對改善其營養狀況、提高免疫抵抗力、促進術后康復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腹部手術因創傷大,加上麻醉反應及手術操作等因素對胃腸道的直接刺激和損傷,造成腹腔內臟器的氣滯血瘀、氣機運化失調及轉化之物停滯,易導致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受到抑制,出現早期腸麻痹,腸腔內積氣、積液增加,腸道梗阻或腹脹等并發癥,影響腸道吻合口及腹壁切口的愈合?;颊卟荒芗皶r進食,造成其營養缺乏、抵抗能力下降,增加患者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及生存質量。
中醫認為,術后胃腸功能障礙屬脾氣虧虛、腸腑瘀滯內結而導致氣機不利、通降失常所致,手術損傷血絡而致氣血瘀滯、腑氣不運,臨床治療應以疏通臟腑經脈、下氣降逆為主,從而促進胃腸蠕動,加快胃腸功能的恢復。茵陳小承氣湯具有通里攻下、行氣散結、蕩滌腸道、破癥瘕積聚的功效,可使機體六腑通暢、除滿消脹、行氣通便。本研究對擬行腹部手術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聯合茵陳小承氣湯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肛門排氣和排便時間均顯著縮短,且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其中茵陳、梔子清熱解毒、瀉火除煩; 厚樸、枳實行氣消脹,寬中理氣; 生大黃通里攻下、導滯通便。諸藥合用,共奏理氣通腑、活血祛痛、清熱消腫,使淤血早散、腑氣早通,促進胃腸功能恢復而縮短禁食時間,以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對患者病情好轉及早日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結果表明,茵陳小承氣湯灌胃可促進腹部手術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且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仉瑋,鄭燕生,陳志強,等. 吳茱萸熱熨法促進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臨床觀察[J].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7\\(3\\) : 225 -227.
[2] 李雙霞,張鳳琴,李娜. 中醫藥在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 西部中醫藥,2013,26\\(8\\) :127 -129.
[3] 鄒暸南,陳志強,曹立幸. 中醫外治法在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中的應用進展[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7\\) : 899 -901.
[4] 廖輝,劉錦華,吳厚琴. 中藥保留灌腸在腹部手術后的早期應用[J]. 中國中醫急癥,2008,17\\(11\\) :1534.
[5] 趙武,仇雷霞,曹家月. 針灸療法治療膽道手術后胃腸功能紊亂32 例[J]. 西部中醫藥,2012,25\\(9\\) : 82 - 83.
[6] 武晨亮,馬效東. 白豆蔻聯合西藥促進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39 例臨床觀察[J]. 江蘇中醫藥,2011,43\\(8\\) : 52 - 53.
[7] 孟烈. 自擬扶正理氣湯合大承氣湯對腹部術后腸道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國中醫急癥,2012,21\\(7\\) :1179 -1180.
[8] 王心,崔云峰,崔乃強. 大承氣顆粒、針刺足三里對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影響效果的比較[J]. 天津中醫藥,2009,26\\(1\\) :19 -21.
[9] 黃健玲,沈碧瓊,胡盛書. 電針結合通腑中藥對腹式全宮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 廣東醫學,2010,31\\(20\\) :2715 -2716.
[10] 汪亞雄. 四磨湯對腹部手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醫藥導報,2009,15\\(7\\)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