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潴留是肛腸病術后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50%,多發生于術后當日,亦有持續數日者。術后尿潴留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是影響肛腸手術療效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對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2012年3月-2012年9月筆者采用自擬方車前通癃散穴位貼敷中極、水道穴防治肛腸術后尿潴留220例,取得了較滿意的防治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60例肛腸病術后患者均來自河南省開封市中醫院肛腸科住院手術患者,年齡18~76歲,平均年齡為45.8歲。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痔\\(內痔、外痔、混合痔\\)手術37例,肛周膿腫手術11例,肛瘺手術9例,肛裂手術3例。兩組臨床資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防治方法。取自擬方車前通癃散\\(車前草6g,甘遂6g,冰片0.5g\\)按比例研成粉末,用醋調和成糊狀。將上藥分成兩份,分別貼敷于中極、水道兩穴處,外用膠布覆蓋固定即可。選擇肛腸病手術前2h開始貼敷,至術后小便順利解出再貼敷24h。
1.3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5.0軟件對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進行檢驗。
2、結果
2.1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癃閉”的診斷標準,根據療效評定標準結合臨床表現。痊愈:患者便意強烈,超聲探查膀胱內見大量尿液,術后2h內小便自解者;顯效:患者便意強烈,超聲探查膀胱內見大量尿液,術后6h內小便自解者;有效:患者便意強烈,超聲探查膀胱內見大量尿液,術后12h內小便自解者;無效:患者便意強烈,超聲探查膀胱內見大量尿液,術后12h以上小便未自解者。
2.2治療結果。本組60例,痊愈50例,顯效5例,有效3例,無效2例\\(用導尿輔助排出小便\\)??傆行蔬_96.7%,無效率3.3%.,無效病例均系男性患者,且患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或肥大。
2.3典型病例?;颊呃钅?,女,43歲,因“間斷大便時便血5年”于2012年7月29日求治?;颊哂?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大便時便血,便紙帶血或便時滴血,無膿血粘液便。自用“痔瘡膏”治療后癥狀有所好轉。5年間癥狀反復間斷發作。今為求治來我院,門診檢查后以“混合痔、肛乳頭瘤”收住我科。入院癥見:便時大便帶血,神志清,精神可,納眠可,大便小便正常。查體:生命體征平穩,全身情況無特殊。??茩z查:截石位視診見肛緣6、7、11、12點位肛緣結締組織增生,質軟。指診肛內及直腸下段未觸及明顯腫物。肛鏡下見齒線處3、7、11點位黏膜半球形隆起,色紅。輔查:血尿常規、術前九項、凝血三項、心電圖無明顯異常。診斷為:混合痔。入院后排除手術禁忌證,于2012年7月30日在骶麻下行混合痔內扎外切術,術前2h車前通癃散分別貼敷于中極、水道兩穴處,手術順利,術后1小時10分患者便意強烈,超聲探查膀胱內見大量尿液,如廁時順利解出淡黃色尿液430ml。
3、討論
3.1肛腸病手術引起尿潴留的原因。肛門直腸的各種手術對肛門直腸及其鄰近組織的牽拉、擠壓和切割損傷所引起的括約肌痙攣、疼痛和局部水腫,導致反射性尿道和膀胱頸括約肌痙攣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麻醉或鎮痛亦是痔切除術后尿潴留的重要因素。年老體弱,膀胱括約肌收縮無力。前列腺肥大,壓迫尿道。肛門、直腸內油紗布、海綿填塞過多壓迫尿道?;颊哌^度緊張,或在不適宜的環境下排尿,發生尿潴留。中醫屬于“癃閉”范疇,多認為是膀胱受損,氣機不利,氣化無權所致。早在《素問·宣明五氣篇》就載有“膀胱不利為癃”。
3.2車前通癃散防治肛腸病術后尿潴留的機理車前通癃散主要組成為:車前草、甘遂、冰片。功用:利尿消腫、行氣利水。車前草味甘性寒,為陰中之陰藥,入肝、腎、小腸經,利尿通淋,利小便而不泄氣。甘遂苦、寒,歸肺、腎、大腸經。外用具有瀉水逐飲消腫之效。冰片辛、苦、涼,歸心、肺經,具有開竅活血、行氣利水的功效,可使癃閉開,小便解。貼敷穴位包括中極、水道。中極穴為任脈的小腹部腧穴,足三陰經和任脈的交會穴乃膀胱經氣聚集之處,為膀胱募穴,主膀胱,增氣化,開通道,以利小便。水道穴隸屬于足陽明胃經,主治小腹脹滿,小便不通。在這兩個穴位貼敷車前通癃散,可緩解甚至松弛痙攣的尿道和膀胱頸括約肌,鼓舞膀胱氣化功能而達到啟閉排尿的功效,使排尿功能恢復正常。
車前通癃散防治肛腸病術后尿潴留療效顯著,可明顯降低肛腸術后尿潴留導尿率,減輕患者痛苦,節省醫療成本,有極大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林國強.肛腸病術后尿潴留的防治[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0,6\\(4\\):24-25.
[2]代建華,楊玉剛.壯骨麝香止痛膏防治肛腸病術后尿潴留278例[J].中醫外治雜志,2009,18\\(1\\):24-25.
[3]葉劍梅.肛腸病術后尿潴留的防護[J].江蘇中醫,1997,18\\(8\\):38.
[4]白興華.慢性難治性疾病穴位貼敷療法[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