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是青年??抡軐W沉思的重要方法論范式即"用一種隱性理論和文化結構有序性讀出可見事實和文字背后的某種'未說出之物'"的偵探路徑,其核心構件是"認識型""檔案""非連續性"及"話語實踐"等認識論命題??脊艑W在??略缙谖谋灸抢锎笾鹿疵枇恕豆诺鋾r代的瘋狂史》(1961)中的"沉默的考古學"、《臨床醫學的誕生---醫學視角考古學》(1963)中的"視的考古學"、《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1966)中的"觀念考古學"、《認知考古學》(1969)中的"話語考古學"、《話語的秩序》(1971)、《尼采、譜系學、歷史》(1971)中的"譜系學的考古學"以及《性經驗史》(4卷)中的"性的考古學"等幾種類型。雖然??抡J為其考古學可以設想許多不同的類型,但是他最終只闡述了認知考古學一種類型,我們這里討論的就是這種有別于觀念史、科學史、思想史、哲學史和文學史等專門史的所謂"新歷史"一種的認知考古學。在本文中,筆者將重點討論青年??碌摹墩J知考古學》中出現的這種批判語境中的考古學范式、發生機制、存在論新意及方法論局限等觀點,以期作進一步的深入思考。
一、方法論的隱喻:考古學的范式生成
考古學作為青年??滤枷脒M程中重要的方法論指稱,實際上檢視了一種科學史或者文化人類史研究中的本真性的意識缺失維度。從《瘋癲史》到《性經驗史》,??抡J為他的研究有別于正統的觀念史或者思想史敘事,他稱自己的作品為"描述思想的考古學","這種研究反對理性主義的目的論和總體性的連續歷史描述,而轉向斷裂性地關注邊緣和黑暗處的異類生存。"[1]
??乱?考古學"去代替歷史,是對其研究姿態的一種隱喻式描述,話語的比喻理論源自維科,??伦鳛楹罄^者把這種修辭技巧詩學化了,并形成了一套描述差異和他者的獨具"風格"的話語體系。他說:"與歷史十分相似,考古學只有重建某一歷史話語才具有意義。歷史現在不斷地趨向于考古學---即對歷史重大遺跡作本質性的描述。"[2]PP6-7所謂考古,就是對傳統思想主題的全然漠視。認知考古學只對歷史中的裂縫、非連續性和實證性的嶄新形式乃至突然的再分配感興趣,對意識歷史中的多種時代之間的差異而不是類同感興趣。傳統歷史學家對連續性的研究只不過是一種時間廣場恐怖癥。[3]P113因此,??抡f:"考古學針對處于知識與認識論形態和科學之間的關系的知識"[2]P218.
那么,考古學、科學和知識之間如何架起聯系的橋梁呢?何以形成有效的知識為科學和考古學區分出不同的范圍和領域呢?這是認知考古學范式得以生成的重要認識論前提。青年??抡f,他關注的考古學測探"觀念和科學知識得以確立的現實歷史基礎,正是由于這個作為隱秘基礎的'有序空間'的存在,知識才得以建構,它正是現代合理性得以塑形的真正基石。"[4]
誠然,"考古學并不貫穿意識-知識-科學這條軸線,它貫穿話語實踐-知識-科學這條軸線。"[2]P204換句話說,認知考古學得以確定的根基不是"通過越界或者隱退行為開辟一個由語言去"言說"的空間,而是把以下事實作為出發點:在一個既定領域內的任何既定時期,都存在對人們思維方式的實質性限制。"[5]P34
這種限制的規則就是青年??轮刚J的那個看不見的"未說出之物",即考古學揭示的知識的實證的無意識,這就是??略凇对~與物》中表述的:認識型,"它是在話語實踐的實證性中使認識論形態和科學成為可能的東西。它與所有其它的知識哲學的分界線是它不把這個事實歸結于對某個可能在先驗的主體中建立事實和權力的原初的饋贈的審定,而是把它歸結于歷史實踐的過程。"[2]P215這里,??掳言捳Z實踐的形成分析作為再嵌入的歷史分割把超越實證性、認識論化、科學性和形式化界限的努力,實現為不同界限之間相互支配、彼此包蘊和輪番建立的條件在時間上的分配或某種連續、間距和可能的巧合,作為考古學開發的重要領域之一。筆者以為,??碌倪@種考古學界定倒與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存在某種內在的同構性,因此,我們回過頭來審視??碌目脊艑W范式生成不能僅憑其構思的"我思"(純粹話語分析的規劃)和"無思"(解釋的力量)性,而慣性判定其作為某種新話語的非連續性和盲目性??脊艑W的隱喻只是為了更好地說明??卵芯糠椒ǖ拿鞔_性和本真性。
二、考古學的發生機制:話語形成分析中的陳述和檔案
??抡J為,考古學是確定"話語實踐獨特的特殊性"的工具??脊艑W只有通過對"話語事件的領域"進行分析和描述(顯而易見,這個描述有別于語言分析)才能顯示其意義,描述話語事件就是描述一個話語是怎么形成的即話語形成分析。我們試圖通過??聦?話語事件領域"的分析來揭示其考古學的發生機制。"話語事件領域是由一整套陳述(口頭的或書面的陳述)建構而成的,這些陳述通過它們作為事件的偏離和它們每個都專有的直接性而全部起著作用。"[6]P55德勒茲認為???只看重那些陳述"[7]P7,考古學的基本概念是陳述,??碌?話語"概念是建筑在"陳述"概念的基礎上的。在??驴磥?,陳述是屬于符號域的范疇。從符號群中,語法學識別出句子,邏輯學識別出命題,考古學識別出陳述。陳述標識一種符號的功能,特定數量的陳述被歸結為一個集合(話語),對這個集合形成規則的描述,涉及了某個具體話語形成的考古學分析。
實際上,依??伦约旱睦斫?,每一個話語事件整體都以某種話語配置確定自身的領域,這個領域與"諸陳述被約定俗成地劃歸其中的那些傳統、可見的統一體沒有絲毫重疊",它作為一種差異和離散的控制系統即"話語的實效范疇",支配著話語的形成。簡言之,"話語描述所關注的是把握處身于話語事件狹隘性和唯一性之中的那個陳述;測定它的存在條件,盡可能確定它的邊界,確立它與其他陳述之間的關聯---它在其中與其他陳述聯系起來的那種關聯,并說明它所排除的其他聯結方式是什么。它并非是在顯白話語之下去竭力諦聽其他話語的喃喃私語。"[6]P56就觀念考古學家而言,一個知識歷史的特定時代便是一個發掘的遺址。為進一步勘探這種考古學的發生機制,??掳褜€別話語事件的描述升級為對文化中話語事件的存在模式的考察,這就涉及對??玛P于"檔案"的理解,即"在話語實踐的深度中看到一些把陳述當作事件(因為它們具有出現的條件和范圍)和看作事物(因為它們包含使用的可能性和范圍)的系統。"[2]P143在考古學看來,這是它的意義的誕生地,檔案作為話語形成可能性的一般條件,建立起了考古學可說(話語實踐)與不可說(非話語實踐)的界限。
然而,??戮o接著又強調,檔案作為可能性的一般條件,其所體現的規則并不是形式的先驗知識,也就是說,它不是一種"其權限并非偶然的擴展",而且"本身辯證法的形式的必然性展開"的永恒不變的規則;恰恰相反,檔案所體現的規則是一種"歷史的先驗知識",簡言之,"它要闡述話語不僅具有某種意義,或者某種真實性,而且還具有某部歷史,即一部特殊的,不把話語歸結于某種與它無關的變化規律的歷史。"[2]P142我們說,一個既定時期的檔案是由話語形成的總體或全體陳述組成的,這種話語形成的總體或全體陳述通過實效范疇建構起一套元素(對象、表述類型、概念和理論選擇)形成了一種既定領域的知識。在這里,??聦χR進行了區分:知識和認知,這兩個詞分別被??掠脕碇钢R可能性的條件與歷史決定的知識形式。
依??伦约旱恼f明,"在檔案的一般要素中分析話語事實,就不能把這些話語事實看成是記錄,而要把它們視為遺跡",檔案的工作就是去做"詞源學規則允許我們稱之為考古學的事情"[6]P58??略谠捳Z的形成分析中,引入檔案這一構件,規范了陳述的活動,夯實了話語實踐的認識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