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是指腸內容物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正常運行、順利通過腸道,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急腹癥,臨床上以痛、嘔、脹、閉為主要臨床表現,與中醫上“關格”、“腸結”描述之病癥相似,可納入六腑疾病的范疇。其病理機制主要是飲食不節、熱邪郁閉、塞邪凝滯、濕邪中阻、淤血留滯、蛔蟲聚團、燥屎內結等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造成腸管痞結、臟腑功能失調,通降下行失司,全身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其中傷寒邪傳陽明之腑,入里化熱,與腸中燥屎相結而成之里熱實證為主治重點。由于積滯與實熱互結,濁氣填塞,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疼痛,里熱消灼津液,糟粕結聚,燥糞積于腸中,故腹痛硬滿而拒按。大承氣湯是《傷寒論》治陽明腑實證之主方,入里化熱,峻下熱結,是符合此病治則的良方?!夺t學入門》中有大承氣湯的方效,“關格死在旦夕,但治下焦可愈,大承氣湯下之”,中藥灌腸是中西醫結合治療腸梗阻一種很重要的手段。以下我們主要觀察在現有醫療條件下,大承氣湯灌腸治療腸梗阻療效,改善和推進腸梗阻治療。以下為總結觀察方法與結果的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 2010 年 1 月~2013 年 6 月來我院住院治療的 64例腸梗阻患者,其中男性 39 例、女性 25 例,其中粘連性腸梗阻 37例,不完全性腸梗阻 13 例,麻痹性腸梗阻 10 例,機械性腸梗阻 4例;隨機平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腸梗阻類型、基礎疾病、治療配合度等一般情況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臨床癥狀有腹脹不適、腹痛明顯、嘔吐時作和持續的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腹部可及腸型及腸蠕動波,腸鳴音亢進;有全身脫水等體征;腹部 CT 立位平片可現腸腔腸管擴張、充氣,液平明顯;仰臥可見充氣、擴張,但液平消失;擴張的腸腔見結腸袋。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常規采用禁食禁飲、靜脈營養、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適時采用抗生素抗感染,必要時還應采用解痙、止痛藥緩解患者的痛苦,用生長抑素 3mg(坎立寧)加生理鹽水至 50mL,以4mL/h 24h 持續靜脈泵入,連用 7d。
1.3.2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前提下每日兩次加用中藥大承氣湯(生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等水煎至 100mL)灌腸,溫度為 39℃~41℃,保留灌腸時患者取左側臥位,插入肛管 15~30cm,控制灌腸液緩慢流入,灌腸后,保留至少 30min,并根據患者病情,交代其床上翻身,通過體位變化以使灌腸液充分與腸壁接觸,增加藥液吸收。
1.4 療效評判:腸梗阻患者治療效果臨床分為 3 種,①痊愈:患者經過一周治療臨床癥狀消失,腹部 CT 立位平片未及液平面和腸氣腸袢,腹部腸型及蠕動波消失,腹腔內氣過水聲及金屬聲消失;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緩解,但未消失,治療前后腹部 CT 立位平片結果對比,液平面及脹氣腸袢減少;③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緩解甚至加重,腹部體征無變化,治療前后腹部 CT 立位平片結果對比液平面和腸氣腸袢增多。
1.5 統計學方法:利用 SPSS 13.0 軟件對記錄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0.05 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 32 例腸梗阻患者其中痊愈 23 例,有效 7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 93.8%;對照組 32 例腸梗阻患者其中痊愈 18 例,有效 6 例,總治療有效率為 75%,P<0.05,見表 1?!颈?】
3 討 論
腸梗阻是臨床常見急腹癥,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其發病率僅位于急性闌尾炎與膽道疾病,排名第三,其中又以粘連性腸梗阻最為常見。腸梗阻具有發病原因復雜、病情發展迅速、對患者的機體生理干擾大、臨床診治復雜與病死率高、手術方式無法定型等特點。
有統計顯示其病死率在 5%~10%之間。祖國醫學認為,六腑為“傳化之腑”,以通為用,以通降下行為順,以滯塞上逆為病。根據腸梗阻“不通則痛”的病理特點,采用通里攻下、清熱解毒、行氣活血為主的辨治方法,促使六腑通調,恢復其“泄而不藏”的生理功能。故“通里攻下”是本病的治療基本原則。本研究對腸梗阻患者在生長抑素等常規治療下采用大承氣湯(生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等)灌腸治療,可清熱解毒、有效促進腸道蠕動并降低腸管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體內毒素吸收,是治療腸梗阻的有效方法。既往研究顯示,單純或聯合采用大承氣湯對不同類型的腸梗阻治療效果均較明顯。方中大黃瀉熱通便,蕩滌腸胃,為君藥;芒硝助大黃瀉熱通便,并能軟堅潤燥,為臣藥,二藥相須為用,峻下熱結之力甚強;積滯內阻,則腑氣不通,故以厚樸、枳實行氣散結,消痞除滿,并助硝、黃推蕩積滯以加速熱結之排泄,共為佐使。四藥合用,瀉下行氣并重,共奏峻下熱結之效。中藥灌腸不僅可使腸蠕動增強、促進排氣、排便,灌腸液中中藥本身的藥效也能得到充分發揮,增強治療效果。綜上研究表明,相比手術治療:痛苦、費用高、風險大;大承氣湯治療腸梗阻成功率達 93.8%,具有簡單、便捷、價廉、強效的優勢。因此,中藥灌腸治療腸梗阻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呂淑琴,尚少梅.護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224.
[2]李乃卿.西醫外科學[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416.
[3]李墩枷.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護理分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1-2.
[4]楊榮京,付雙?。?93 例急性腸梗阻手術治療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7,4(22):119-120.
[5]郝巨民.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 50 例療效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06,17(4):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