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正嚴重的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 , 據調查顯示全球約有 1 億的支氣管哮喘患者, 并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現代醫學對支氣管哮喘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激素治療 , 但激素的副作用令許多患者不耐受。本院運用中醫基礎理論知識 , 使用辨證論治 , 采用射干麻黃湯聯合穴位敷貼治療支氣管哮喘發作期 , 現將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本試驗采用單中心、隨機、對照研究 , 選取 2013 年 1 月 ~2014 年 1 月在本院呼吸科就診的 101 例支氣管哮喘發作期中醫辨證分型為寒哮者 , 隨機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試驗組 51 例 , 男 31 例 , 女 20 例 , 年齡 35~65 歲 ,平均年齡 (44.0±3.3) 歲 ;對照組 50 例 , 男 28 例 , 女 22 例 ,年齡 34~66 歲 , 平均年齡 (45.0±3.2) 歲。納入標準 :處于支氣管哮喘發作期 , 中醫癥候分型為寒哮 ;年齡 18~65 歲 , 男女不限 , 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 :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對本藥物過敏者 ; 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 ;接受其他有關治療 , 可能影響觀察指標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和病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 ,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試驗組采用射干麻黃湯加減聯合穴位敷貼治療。藥物組成為 :瓜萎 15 g、紫苑 15 g、款冬花 15 g、射干 12 g、枯梗 12 g、麻黃 ( 后下 ) 9 g、半夏 9 g、陳皮 9 g、生姜 9 g、五味子 6 g、細辛 3 g、大棗 6 枚。痰多加葶藶子 15 g, 萊菔子 15 g.咽癢加地龍 15 g.呼吸急促加厚樸 15 g、杏仁 15 g.
穴位敷貼選取的穴位為雙肺俞、雙腎俞、雙定喘、膻中、天突八穴 , 1 次 / 周 , 2 h/ 次 , 有發紅、起泡者 , 提前揭下。穴位敷貼的藥物為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對照組采用2008 年修訂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的治療方案 , 基礎氧療 , 茶堿緩釋片舒弗美 0. 1 g( 廣州邁特興華制藥廠有限公司 ,產品編號 :B1420202491,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 H44370291),2 次 /d 口服 ; 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 (50 μg/500 μg, 英國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 H20140165),1 吸 / 次 , 2 次 /d.
1. 3觀察指標 FEV1、FEV1%、步行 6 min 距離、嗜酸性粒細胞。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 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 FEV1、FEV1%、步行 6 min 距離、嗜酸性粒細胞值比較 , 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組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試驗組 FEV1、FEV1%、步行 6 min 距離、嗜酸性粒細胞值明顯優于對照組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3討論
射干麻黃湯出至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主要組成包括 :射干、麻黃、款冬花、細辛、紫苑、五味子、半夏、生姜、大棗 , 主治寒飲郁肺所致的咳喘證 , 也就是寒哮 , 穴位敷貼的治療方法始至《黃帝內經》, 并經過大量的臨床試驗顯示對哮喘患者治療效果顯著.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 射干麻黃湯治療哮喘主要是降低痰液的黏稠度 , 并且促進氣道纖毛的運動 , 使痰液排出。還可以抑制血管的通透性 , 從而達到祛痰、平喘、抗炎的功效.本試驗顯示試驗組治療FEV1、FEV1%、步行 6 min 距離、嗜酸性粒細胞值改變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可知射干麻黃湯聯合穴位敷貼治療支氣管哮喘發作期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 , 射干麻黃湯加減聯合穴位敷貼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顯著 , 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麗蕓, 何建茹。射干麻黃湯對哮喘祛痰作用的動物實驗研究。中外中醫急癥 , 2011, 20(80):1269-1271.
[2] 徐志燈 . 溫肺散寒法對支氣管哮喘急性期寒哮證的療效觀察 .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11.
[3] 韓德和 . 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喘證 78 例臨床療效研究 . 中國中醫藥科技 , 2014(z1):45-46.
[4] 黃群艷 . 射干麻黃湯為基本方配合西藥治療支氣管哮喘發作期臨床觀察 . 中醫臨床研究 , 2012, 4(15):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