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飲食結構及生活節奏的改變,功能性便秘發生率逐年增高。在老年人發病尤為多見,隨著我國老年化社會的來臨,其發病率將越來越高。功能性便秘在結腸癌、早老性癡呆等疾病的發生中有重要作用。六味能消膠囊為治療便秘療效肯定的中成藥[1],敷臍療法治療便秘也具有較好療效[2-4]。近年來,筆者聯合使用敷臍療法與六味能消膠囊,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遠期療效較為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 年 8 月-2013 年 11 月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肛腸科及外科門診就診的功能性便秘患者90 例,其中男 48 例,女 42 例,根據就診時間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 3 組,每組 30 例。六味能消組男 17例,女13例,年齡45~60歲,平均年齡\\(58.0±3.2\\)歲,病程 1.5~5 年,平均病程\\(2.5±0.2\\)年;敷臍治療組男 15 例,女 15 例,年齡 42~59 歲,平均年齡\\(56.5±2.2\\)歲,病程 1~4 年,平均病程\\(2.8±0.3\\)年;聯合治療組男 16 例,女 14 例,年齡 46~63 歲,平均年齡\\(57.8±3.2\\)歲,病程 1~5 年,平均病程\\(2.4±0.5\\)年。3 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試驗方案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
參照功能性便秘羅馬Ⅲ標準[5]:在過去 12 個月中至少 12 周連續或間斷出現以下 2 個或 2 個以上癥狀:
①>1/4 的時間有排便費力;②>1/4 的時間有糞便呈團快或硬結;③>1/4 的時間有排便不盡感;④>1/4 的時間有排便時肛門阻塞感或肛門直腸梗阻;⑤>1/4 的時間有排便需用手法協助;⑥>1/4 的時間有每周排便<3 次,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 IBS 的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詳細詢問病史除外全身性疾病對消化功能的影響;③結腸運輸試驗結果為陽性\\(72 h 內排出標記物少于 80%\\)者;④年齡 18~65歲;⑤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腹部手術病史者;②嚴重糖尿病患者;③結腸鏡檢查示腸道器質性病變者。
1.5 治療方法
患者就診后治療前 1 周內不使用任何通便藥。聯合治療組予六味能消膠囊\\(西藏藏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 120604,每粒 0.45 g\\),每次 2 粒,每日 3 次,飯后服;同時予中藥敷臍治療\\(炒萊菔子15 g,皂角5 g,陳皮 10 g,川芎 10 g,黃芪 10 g,細辛 3 g,研粉,過 80目篩,用松節油與香油按1∶1比例共30 mL調制成膏,委托北京木山石科貿有限公司制作,僅供臨床試驗用,批號20120715\\),取10 g油膏外敷神闕,膠布固定,每日更換 2 次。六味能消組僅予口服六味能消膠囊,敷臍組僅予中藥敷臍治療,用法、用量同聯合治療組。3 組療程均為 2 周,每周復診 1 次,治療期間停用其他通便藥。
1.6 觀察指標與方法
1.6.1 便秘癥狀評分 根據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組“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方法[6]
進行便秘癥狀評分,分為 6 個方面:①排便困難程度;②排便時間;③糞便性狀;④下墜、不盡、脹感;⑤排便頻度;⑥腹脹。每個問題評分均為 4 級標準,根據不同程度分別計0~3分,得分越高代表該問題癥狀越重,6個方面問題得分相加為便秘癥狀總分。每周復診時詳細詢問并記錄癥狀評分和不良反應,療程結束后每 2周電話隨訪 1 次,共隨訪 2 個月。
1.6.2 結腸運輸試驗 依據文獻[7-9],所有患者于治療前后進行結腸運輸試驗。檢查前 3 d 禁用任何能影響胃腸道功能的藥物及刺激性食物,不得服用其他重金屬藥物。一般于自然排便后進行,每例患者口服 1 枚裝有 20 粒不透 X 射線的標志物膠囊后,分別于24、48、72 h 拍 X 線腹部平片,觀察標記物顆粒的運行情況??诜酥疚锖?72 h 結腸內存留標志物≤20%\\(4 粒\\)為全腸道轉運時間正常,>20%為全腸道轉運時間延長。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9.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 組便秘癥狀評分比較
3 組患者治療不同時點主要癥狀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 3 組患者功能性便秘癥狀均得到緩解,見表 1。3 組患者治療及隨訪不同時點癥狀總積分比較見表 2。
表 2 顯示,3 組治療前總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823\\)。治療第 1 周,3 組總積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下降\\(P<0.05\\);治療第 2 周,3 組總積分與治療前及第 1 周比較均明顯下降\\(P<0.05\\)。治療1周,聯合治療組總積分低于敷臍治療組\\(P=0.032\\),與六味能消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23\\);治療 2 周,聯合治療組總積分明顯低于六味能消組及敷臍治療組\\(P<0.05\\);治療 1、2 周,六味能消組總積分低于敷臍治療組\\(P<0.05\\)。治療后 2 周,3 組癥狀總積分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4 周,聯合治療組及敷臍治療組總積分與停藥后2周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仍具有療效;六味能消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療效消失。治療后 6 周,敷臍治療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療效消失;聯合治療組總積分低于治療前\\(P<0.05\\),表明仍具有療效。治療后 8 周,3 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表明療效消失。
2.2 3 組結腸運輸試驗結果比較
3 組患者治療前結腸運輸試驗均為陽性。治療 2周后,聯合治療組、六味能消組、敷臍治療組陽性例數分別為 5、7、10 例,改善率分別為 83.33%、76.67%、66.67%。3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34\\)。
3 討論
便秘能引起或加重肛門直腸疾患,引起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脹滿等癥狀;嚴重便秘者,腸內有毒物質及致癌物長時間不能排出所致,患大腸癌機率增加;排便時用力過猛易誘發腦出血、心膠痛、心肌梗死發作,容易導致猝死;用力排便時間過長,會引起盆底部肌肉痙攣性收縮,以致會陰部肌肉痙攣、尿潴留、性欲缺乏、性生活障礙等癥狀;另外,因宿便在腸道菌作用下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如氨、硫化氫等,進入血液循環,加重肝臟解毒負擔,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而引起記憶力減退、集中力差等癥狀。
六味能消膠囊由大黃、訶子、干姜、藏木香、堿花、寒水石組成,主要功效為促胃腸蠕動、潤腸通便、寬中理氣。方中大黃為君,泄熱通腹、化瘀攻積;訶子為臣,澀腸斂肺,與大黃配伍,一瀉一收,使瀉下有節,不致無度。干姜溫中散寒、除脹滿;藏木香疏肝理氣、和胃止痛。諸藥寒溫并用,可促進腸蠕動,治療功能性便秘。
臍為神闕之所,屬任脈,諸脈絡匯聚于此,氣血旺盛。臍部皮下無脂肪組織,皮膚薄且血管豐富,納于此處的藥物易穿透、彌散從而被吸收。敷臍治療減少了藥物對消化道的刺激,避免了肝臟的首過效應,因此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六味能消膠囊可明顯緩解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癥狀,結腸運輸試驗改善率 76.67%,停藥后作用維持 2 周;單純敷臍治療效果比六味能消膠囊稍差,結腸運輸試驗改善率 66.67%,停藥后作用可維持約 4 周;聯合治療在治療 2 周時對臨床癥狀改善最好,優于單純口服六味能消膠囊或敷臍治療的臨床療效,結腸運輸試驗改善率 83.33%,停藥后作用可維持約 6 周。六味能消膠囊與中藥敷臍治療聯合應用可以取得更優的臨床療效,加強了藥物的遠期療效,對老年功能性便秘需長期服藥的患者有現實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閔玥,王翠娟,孟繁平.六味能消膠囊治療小兒便秘療效觀察[J].航空航天醫藥,2006,17\\(4\\):213-214.
[2] 吳麗麗,張振賢,張燁,等.中藥臍療治療功能性便秘 80 例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11,38\\(3\\):491-492.
[3] 朱建紅,李偉君,汪金華,等.中藥臍療治療氣虛型便秘的應用[J].甘肅中醫,2010,23\\(1\\):22-23.
[4] 陳鈿鑫.中藥內服加臍療治療萎縮性胃炎兼便秘[J].中醫臨床研究,2012,4\\(12\\):65-66.
[5] 張彤,夏志偉.功能性便秘的羅馬Ⅲ標準[J].中國醫刊,2008,43\\(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