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 acquired pneumonia,CAP\\) 是指在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含肺泡壁,即廣義上的肺間質\\) 炎癥,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潛伏期內發病的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咯痰、氣短、胸悶或胸痛等。CAP 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病死率高,老年 CAP 患者臨床表現多不典型,常呈特異性表現和隱襲性發病,并發癥多,預后差。在當今的抗生素時代,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免疫損害宿主增加、病原體變遷及抗生素耐藥率上升,CAP 已成為威脅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探索尋求簡便易行、無副作用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治療方法,是所有醫護人員追求的目標。
2012 - 03—2013 - 03,我們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拔罐治療老年 CAP 30 例,并與單純西醫常規治療 30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全部 60 例患者均為我院呼吸科門診\\(24例\\) 及住院\\(36 例\\) 患者,隨機分為 2 組。治療組 30 例,男16 例,女 14 例; 年齡 65 ~ 80 歲,平均\\(72. 01 ± 8. 34\\) 歲; 病程 1 ~10 d,平均\\(5. 92 ± 4. 73\\) d。對照組 30 例,男 17例,女 13 例; 年齡 65 ~79 歲,平均\\(70. 46 ±8. 21\\) 歲; 病程1 ~ 11 d,平均\\(6. 48 ± 4. 89\\) d。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 2006 年制訂的“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①新近出現的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加重,并出現膿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發熱≥38 ℃; ③肺實變體征和\\(或\\)濕性啰音; ④白細胞計數 >10. 0 ×109/ L 或 < 4. 0 × 109/ L,伴或不伴核左移; ⑤新出現或進展性肺部浸潤性病變。以上① ~ ④項中任何 1 項加第⑤項并除外肺結核、肺部腫瘤、非感染性肺間質性疾病、肺水腫、肺不張、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癥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臨床診斷。
1. 3 治療方法
1. 3. 1 對照組 予西醫常規治療。根據病情需要給予抗生素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94094\\) 0. 4 g,加入 0. 9% 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每日 1 次靜脈滴注; 或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武漢普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46271\\) 2. 0g,加入 0. 9% 氯化鈉注射液 250 mL 中,每日 2 次靜脈滴注。并對癥治療。
1. 3. 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中醫拔罐療法。物品準備: 診療床 1 張、治療盤 1 個、火罐數個、95% 酒精棉球、血管鉗 1 把、火柴、石蠟油。②拔罐辨證取穴: 風熱襲肺證取大椎、肺俞、風門、大杼及肺底部阿是穴; 痰熱壅肺證取肺俞、風門、大杼、脾俞、腎俞、大腸俞及肺底部阿是穴; 痰濕阻肺證取肺俞、風門、大杼、脾俞、腎俞及肺底部阿是穴。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將枕頭墊于患者胸部,操作者站在患者一側,在背部涂一層液體石蠟或凡士林,取大小合適的火罐,檢查罐口是否光滑有裂痕,用止血鉗夾取 95%酒精棉球點燃,用閃火法在罐內閃動一周將罐吸附在患者背部,待火罐吸住皮膚后留罐 5 ~10 min,起罐時左手按住罐口皮膚,右手按住罐體,空氣進入罐內火罐即可脫落。無發熱及呼吸困難者治療第 1 d 開始拔罐; 發熱、呼吸困難者待體溫降至正常范圍,呼吸困難改善、無發紺,一般情況好轉時開始拔罐。根據左右配對法配穴,每日 1 次,留罐 10 ~15 min,連續 10 d。
1. 4 觀察指標及方法
觀察比較 2 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積分的變化??人钥┨? 咳嗽近平,胸暢痰少,其他癥狀消失者,計 0 分; 咳輕偶發,略感胸悶,少量黏痰,一般情況尚可者,計 1 分; 咳嗽中等,胸悶,痰黃量少,一般情況略差者,計 2 分; 咳嗽連聲頻作,氣急,胸痛,痰黃帶血,一般情況差者,計 3 分。發熱: 體溫正常,計 0 分; 體溫在37. 3 ~ 38. 4 ℃ ,微惡寒者,計 1 分; 體溫在 38. 5 ~ 39. 4 ℃ ,惡寒者,計 2 分; 體溫≥39. 5 ℃,惡寒或寒戰者,計 3 分。
肺部體征: 局部無陽性體征,計 0 分; 局部叩診濁音,呼吸音低,計 1 分; 病變局部叩診濁音,有濕啰音、支氣管呼吸音,計 2 分。肺 CT: 肺炎癥大部分或全部吸收者,計 0 分;局部浸潤性陰影,計 2 分。
1. 5 療效標準 痊愈: 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 顯效: 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5%; 有效: 臨床癥狀、體征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 無效: 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 <30%。
1. 6 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17. 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 標準差\\(x珋 ± s\\) 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 χ2檢驗。
2、 結 果
2. 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 1。
由表 1 可見,2 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 05\\) ,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2. 2 2 組治療前后咳嗽咯痰、發熱、肺部體征及肺 CT 積分變化比較 見表 2。
由表 2 可見,2 組治療后咳嗽咯痰、發熱、肺部體征及肺 CT 積分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 05\\) ,均有明顯降低,且治療組治療后降低更明顯\\(P <0. 05\\) 。
3、 討 論
CAP 歸屬于中醫學咳嗽、風溫肺熱病、痰飲等病證范疇,因外邪侵襲,肺衛不利,而使肺的宣肅失調所致; 或因肺臟損傷,營衛不固,復感外邪,而使肺的宣肅失常所致;或因起居不慎,寒溫失調,飲食不節,操勞過度而致邪毒內侵于肺,痰熱壅阻所致等。老年 CAP 的基本病機以痰熱壅肺或痰濁阻肺為主,或見氣陰兩虛證,但病變重點始終在肺,治療當以宣肺止咳化痰為主。肺炎患者,往往陽氣不足,督脈總督一身之陽,大椎穴為人體諸陽之會,具有振奮人體陽氣、通陽解表、退熱鎮靜等作用。肺與大腸相表里,取大腸俞治療符合中醫表里治法。濕啰音存在,提示有痰濕蘊肺,脾為生痰之源,取脾俞則為治病求本。肺與肌表有很強的關聯,又與膀胱經相表里,足太陽膀胱經行于背部,拔罐風門、大杼可以開泄腠理,扶正祛邪,疏通經絡,調整氣血。肺俞穴為本臟之氣所注之地,此處拔罐可疏通衛氣,溫通肺絡之功,以達宣肺化痰之效。腎俞具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之功。通過在足太陽膀胱經諸穴治療,可以宣通肺氣,降逆止咳,加強肺對津液的輸布功能,調節經絡氣血運行,從而治療本病?,F代研究表明,拔罐使局部產生溫熱作用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可改善皮膚的血液供應和營養,增加深層細胞的活力,增強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細胞的吞噬能力,加速淋巴循環,對感染性病灶無疑形成了一個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環境,從而提高機體防病抗病能力,促進炎癥的吸收。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醫拔罐療法治療老年 CAP 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純西醫常規治療,可以減輕臨床癥狀,促進炎癥吸收,縮短療程,減少醫療費用,且不良反應少,費用低廉,操作簡便、安全,發揮中醫特色優勢,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 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 中華結核與呼吸雜志,2006,29\\(10\\) : 651 -655.
[2] 李建生,余學慶,王明航,等. 中醫治療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研究策略與實踐[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3\\) : 657- 663.
[3] 吉桂芳. 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治療中抗生素選擇策略的討論[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8\\) : 25 -26.
[4] 鄭筱萸.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 [S].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54 -58.
[5] 宋玉芳,蔣榮民. 天突穴大椎穴拔罐治療喉咳外感風寒證初起 50 例[J]. 四川中醫,2011,29\\(7\\) : 121 -122.
[6] 周瑩,吳瑞明,曹燕. 拔罐對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護理體會[J].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0,32\\(4\\) : 54 -55.
[7] 魏丹. 肺俞穴刺血拔罐法治療咳嗽 72 例療效分析[J]. 北京中醫,2003,22\\(4\\) : 45.
[8] 葉險峰,張會芳,龐智文. 拔罐時間對治療風寒型感冒初起療效的影響[J]. 中國針灸,2011,31\\(4\\) : 357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