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腸炎多發于乙狀結腸、直腸、結腸等處 , 主要癥狀為慢性的泄瀉 , 大便帶有黏液 , 或便秘、腹脹 , 病癥多樣 ,亦可見大便溏經年不愈 , 畏寒下腹隱痛 , 瀉后痛減或便中夾有白凍.有根據不同的程度分為不同的癥型.本病病程長 ,且有些類型的結腸炎病因尚未明確[1].故治療方面亦增加了難度.中醫藥可以根據病情對癥選取不同的藥物治療 , 療效較好.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2011 年 1 月 ~2013 年 1 月經治的慢性結腸炎患者 100 例.男 50 例 , 女 50 例 , 年齡最大 64 歲 , 最小 43歲 , 平均年齡 51 歲.
1. 2方法 運用中醫診斷方法診斷癥型 , 選取對癥方藥 , 進行適當加減.此為最關鍵的步驟.將健脾和通補通用進行結合 , 處理好扶正與去邪的平衡關系.
1. 2. 1濕熱型 大便帶有黏液 , 不暢 , 有滯澀感.嚴重時大便帶有膿血、病程長 , 應用烏梅敗醬湯.方藥組成 :炒白芍15 g, 烏梅 15 g, 茯苓 15 g, 太子參 15 g, 敗醬草 30 g, 葛根 15 g,炙甘草 6 g, 黃連 6 g, 木香 9 g, 當歸 10 g, 炒白術 10 g, 炒枳殼10 g.大便膿血嚴重時 , 并伴有舌紅、黃膩舌苔、口苦、情緒急躁等癥狀的患者 , 應減少健脾益氣藥物的用量 , 如太子參、白術.加入一些清腸導滯之品 , 如白頭翁 12 g, 炒檳榔 8 g,秦皮 10 g, 大黃炭 8 g.若氣滯又伴有濕邪的患者 , 出現舌苔白膩的情況 , 可加薏苡仁 10 g, 白豆蔻 10 g.服用方法 1 劑 /d,水煎服 , 早晚分服.
1. 2. 2脾虛肝旺 辨證為脾虛肝旺 , 伴溫濕氣滯.可用吳連湯.吳連湯 :干姜 10 g、黨參 15 g、吳茱萸 5 g、焦白術15 g、白芍 10 g、防風 10 g、赤芍 10 g、廣香 10 g、陳皮 6 g、大棗 10 g、黃連 6 g、紅豆蔻 8 g、薏苡仁 30 g.另外 , 癥狀較重的加入一些健脾、疏肝的藥物 , 如柴胡與雞內金 , 可各加 10 g.有寒濕阻滯的 , 配伍小茴香 5 g.脾胃虛者加炒扁豆10 g、山藥 30 g.出現怕冷、腹瀉等腎陽虛、脾陽虛等癥狀者 ,加補骨脂 12 g、巴戟天 8 g.服用方法 1 劑 /d, 水煎服 , 早晚分服.
1. 2. 3腎脾兩虛 腎脾兩虛伴有濕熱 , 可應用健脾解毒湯.組成為 :白芍 10 g、酒大黃 10 g、荊芥炭 10 g、白術 15 g、黨參 15 g、茯苓 20 g、薏苡仁 20 g、神曲 20 g、葛根 20 g、車前草 20 g、熟附子 6 g、馬齒莧 20 g.服用方法 1 劑 /d, 水煎服 , 早晚分服.
2結果
經治療顯效 74 例 , 有效 18 例 , 無效 8 例 , 總有效率為92%.見表 1.總有效率 =\\( 顯效 + 有效 \\)/ 例數 ×100%.
3討論
3. 1中醫對慢性結腸炎的治療要因病施治 慢性結腸炎中醫歸結為"泄瀉".泄瀉之根 , 基本上都源于脾胃.脾主運化 ,胃主收納 , 脾胃虛弱 , 水谷不化而為濕滯遂成泄瀉.久郁成滯.日久及腎 , 胃為腎關 , 腎陽不足 , 命門火衰 , 不能溫養脾胃 , 以至泄瀉.故應用砂仁、山藥、白術、黨參等健脾 , 配伍五味子、補骨脂、肉桂、烏藥等溫補腎陽.可用白芍、柴胡、防風等疏肝解郁.但無論什么證型, 都應配伍活血、理氣之品,如木香、枳殼、丹參等可以提高療效.
3. 2烏梅敗醬湯 \\( 濕熱型 \\) 該方中的藥物茯苓、白術、太子參、炙甘草 , 有健脾潤燥益氣之功 , 去除多余水濕 , 減輕腹瀉的癥狀.白芍、烏梅緩急止痛.敗醬草排膿 , 枳實理氣 ,共奏清熱 , 健脾 , 利濕之功.
3. 3吳連湯 \\( 脾虛肝旺 \\) 該方劑中薏苡仁、黨參起到化濕健脾的作用.吳茱萸開郁、下氣、化滯、降濁.與導滯行氣的陳皮廣香、燥濕清熱的黃連組成對病患有調整寒熱 , 疏肝健脾 , 化濁行氣的治療作用的方劑.
3. 4健脾解毒湯 \\( 腎脾兩虛 \\) 本方劑以解毒利濕 , 健脾益氣為主要作用.健脾之品為薏苡仁、白術、神曲等.解毒利濕之品有土茯苓、大黃、車前草、馬齒莧等.多種藥物配伍還可以起到養腎健脾的療效.
3. 5慢性結腸炎 , 患者出現此病與平時飲食習慣 , 性情 , 體力勞動等有很大關聯 , 所以平時要加強患者自身的衛外之功能 , 增強衛氣 , 外邪亦不可入.本病病情頑固 , 施治較難 , 一旦辨證明確 , 就要守法守方 , 多服才能見效 , 若動輒易方 , 雜藥亂投 , 必難收功.治療之時亦要注意調理氣血 , 處理腸中積滯的問題[2].平衡寒熱陰陽 , 注意扶助正氣的同時去邪 ,這對于治療本病是很重要的.提高自身免疫力 , 才能增強胃腸運輸功能和消化功能 , 加快修復黏膜.
參 考 文 獻
[1] 程發峰 , 王雪茜 , 劉敏 , 等 . 王慶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經驗 . 中醫雜志 , 2011\\(2\\):141-142.
[2] 李堯學.陳李濟補脾益腸丸治療慢性結腸炎238例臨床觀察.中國社區醫師 , 2011, 27\\(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