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咳嗽是臨床常見的癥狀 , 多見于肺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期等 , 以往人們都采用祛痰、鎮咳和抗變態反應等治療方法 ,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晁恩祥先生認為可以根據疏風宣肺、緩急止咳為根本治療感染后的咳嗽 , 并有針對性的研制出蘇黃止咳膠囊應用于臨床。本院2013 年 2~10 月應用蘇黃止咳膠囊治療急性咳嗽 , 效果滿意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將 2013 年 2~10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咳嗽患者 100 例 , 均為感染后咳嗽 , 根據完全隨機法分為兩組 , 即 A組和 B 組 , 每組 50 例。A 組男 27 例 , 女 23 例 , 年齡 32~66歲 , 平均年齡 42.4 歲;B 組男 26 例 , 女 24 例 , 年齡 31~62 歲 ,平均年齡 43.8 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治療 A 組應用頭孢哌酮舒巴坦 4 g, 12 h/ 次靜脈滴注。B 組在 A 組的基礎上加用蘇黃止咳膠囊 , 3 粒 / 次 , 3 次 /d。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 2 周。
1. 3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診斷標準》制定計分規則 , 記錄好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癥狀積分。計分從輕到重分為 0、3、6、9 分。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來制定療效判定標準。治愈 :癥狀積分減少>95% ;顯效 :癥狀積分減少≥ 70%, <95% ;有效 :癥狀積分減少≥ 30%, <70% ;無效 :癥狀積分減少 <30%。有效率=\\( 治愈 + 顯效 + 有效 \\)/ 總例數 ×100%。
1. 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 表示 , 采用 t 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A 組治愈 16 例 , 顯效 14 例 , 有效 12 例 , 有效率 84% ;B 組治愈 22 例 , 顯效 14 例 , 有效 11 例 , 有效率 94%, 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討論
咳嗽是呼吸內科最為常見的癥狀 , 其病因復雜、廣泛 ,是正常機體的防御性反應 , 利于機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 ,但是頻繁劇烈的咳嗽必然會對患者的生活、工作產生嚴重影響。對于急性感染性咳嗽 , 當今臨床醫生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針對病因 , 應用抗生素治療 , 咳嗽劇烈者給予鎮咳治療 , 有痰者給予祛痰治療 , 但在感染的急性期 , 不宜應用鎮咳治療 ,因其會抑制分泌物的排出 , 加重病情。
蘇黃止咳膠囊是由晁恩祥先生在充分總結感染后咳嗽的經驗上 , 花費多年時間 , 精心研制而成 , 其以蟬蛻、地龍和麻黃為君藥 , 款冬花、杏仁為臣藥 , 可行疏風通絡、宣肺止咳的作用。麻黃中富含苯丙胺類生物堿 , 具有鎮咳、平喘、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地龍可康鉆、抗炎、解攣 , 發揮抗哮喘的作用 ;蟬蛻具有抗病毒、免疫抑制以及誘導干擾素生成的作用 , 動物實驗研究表明 , 其對機體細胞的免疫功能以及Ⅳ型變態反應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另外杏仁可鎮咳、平喘、抗炎 , 款冬花可祛痰、止咳、平喘。綜合方內藥物可達到止咳祛痰 , 驅邪利肺的功效。本研究也表明 , 在應用抗生治療的基礎上 , 加用蘇黃止咳膠囊可明顯提高治療的有效率 ,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 南京 : 南京大學出版社 , 1994:77.
[2] 鄭筱萸 .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 北京 :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200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