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變態反應,患兒在臨床中主要表現出清晨或夜間胸悶,面部部位作癢、咳嗽、噴嚏等癥狀,可以造成患兒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痙攣性咳嗽。在對小兒哮喘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常選取霧化吸入治療的方式,效果非常顯著[1].本文針對不同霧化吸入方式對小兒哮喘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對小兒哮喘的指標變化情況進行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 2011 年 1 月到 2012 年 1 月收治的哮喘急性發作患兒 80 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 40 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兒 18 例、女性患兒 22 例,年齡2~10 歲,平均年齡 5.9 歲。治療組男性患兒 17 例、女性患兒 23 例,年齡 2~11 歲,平均年齡 6.2 歲。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入選標準
本次入選患兒要滿足 :(1)均符合兒童哮喘診斷要求 ;(2)呼吸衰竭合并癥、支氣管異物吸入、氣道外壓迫等呼吸性疾??;(3)排除結核感染、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等。
1.3 治療方法
對選取患兒均進行全身糖皮質激素及抗病毒、抗感染治療,對患兒酸中毒指標進行檢查,符合霧化吸入指標要求后方可實施后續治療。對對照組患兒進行超聲霧化吸入治療,使用 20ml 生理鹽水 +2ml 普米克令舒 +2ml 博利康尼吸入治療,持續通入面罩15min,2 次 /d,3~5d/ 療程。對治療組患兒進行空氣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治療,使用 2ml 普米克令舒 +2ml 博利康尼吸入治療,持續通入面罩 10min,2 次 /d,3~5d/ 療程。一個療程結束后對患兒癥狀進行全面觀察及記錄。
1.4 療效評定
顯效 :一療程后癥狀明顯改善,活動后哮喘無發作。有效 :一療程后癥狀改善,肺部喘鳴音減少,呼吸困難缺氧癥狀減輕。無效 :治療后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分析的過程中選取 SPSS14.0 統計軟件包進行資料分析、整理、處理。計量資料使用比較時使用 t 進行檢驗。當統計學P<0.05 時,資料之間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組顯效 23 例,有效 15 例,總有效率達到 95.0% ;對照組顯效 11 例,有效 14 例,總有效率為 62.5%.治療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相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見表 1.
3 討論
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25年,全世界哮喘人口可以達到4億人。面對巨大的哮喘人群,醫護人員已經開始對哮喘進行全方位控制,加大了對哮喘的重視程度。近年來,小兒哮喘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當前小兒生活質量。小兒哮喘發病較為急促,癥狀典型,非常難根治。小兒哮喘在臨床中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反復喘息、咳嗽、胸悶等癥狀。在對其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將氣道痙攣作為治療的主要目標。常規口服或靜脈注射藥物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兒哮喘發病,但是藥劑需要在良好的血液循環條件下才能夠達到發病區域,治療效果并不顯著[2].
隨著當前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霧化吸入這種治療方式逐漸廣泛應用于臨床。其通過噴霧器將藥物改變成細微霧狀微粒,可以保證患兒直接吸入到呼吸系統中,提升藥物的效果。霧化吸入過程中藥物隨著患兒的自然呼吸進入到呼吸系統,達到了治療的根本目的,實用、方便,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本次治療的過程中,醫護人員主要對超聲霧化吸入及壓縮泵霧化吸入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對治療效果進行觀察。超聲霧化吸入在治療的過程中主要是在超聲波動力作用下,確保藥物形成較大的霧狀顆粒,確?;純耗軌驅⑺幬锞従徫氲浇K端支氣管及肺泡中。但是該方法在應用的過程中藥物濃度較小,形成霧滴較小,很容易導致支氣管表面形成膨脹分泌物,導致氣體交換困難,造成肺水腫加重。壓縮泵霧化吸入主要是壓縮空氣為主進行的治療。壓縮泵霧化吸入主要是將壓縮空氣作為驅動力,對霧化顆粒進行處理。該操作可以有效提升顆粒的沉著效果,使藥物迅速達到支氣管或毛細血管等靶器官部位。該藥物在使用的過程中無需多藥物進行稀釋,產生的霧量能夠有效提升肺部的潮氣量,減少患兒的不良反應[3].
本次治療的過程中,治療組總有效率達到 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62.5%,治療組患兒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證實,壓縮泵霧化吸入方式治療效果非常顯著,能夠有效提升患兒治療有效率,改善患兒指標狀況。
綜上所述,壓縮泵霧化吸入的方法有效提升了藥液濃度,減少了患兒出現肺水腫的可能性,有效提升了吸入治療并發癥的控制效果。除此之外,該治療方式可以在短時間發揮藥效,所用藥劑較少,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全發 . 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 [J]. 當代醫學 ,2010,21(18):89-90.
[2] 潘慶杰 . 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 [J]. 當代醫學 ,2011,29(14):58-59.
[3] 應益人 陳珊梅 高鵬 . 不同方式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比較研究 [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2,5(1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