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流產為避孕失敗較為有效的非手術流產措施,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使用[1],本文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藥物流產后繼發不孕的未產婦進行分析,探討輸卵管梗阻致藥物流產后繼發性不孕的原因及預防和治療對策,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0 年 7 月-2014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藥物流產后不孕患者 68 例,年齡 21 歲 ~34 歲,平均年齡(24.1±5.5)歲,繼發不孕時間 1 年 ~5 年,平均(2.1±1.4)年。流產藥物:米索前列醇及米非司酮,流產次數 1~4 次,平均(1.7±0.3) 次,其中 40 例流產 1 次,占 58.82%,21 例流產 2 次,占30.88%,5 例流產 3 次,占 7.35%,2 例流產 4 次,占 2.94%.選取同期我院收治的 96 例原發性不孕患者。2 組年齡及不孕時間等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進行病史詢問、婦科檢查及全身檢查,月經完全結束后 3 d~5 d 行子宮輸卵管造影,造影劑為 40%的碘化油。
1.3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繼發性不孕組 25 例患者有輸卵管梗阻,占 36.76%;原發不孕組 16 例患者有輸卵管梗阻,占 16.67%,2 組由于輸卵管梗阻而產生的不孕有統計學差異(χ2=8.46,P<0.05)。繼發性不孕組子宮輸卵管造影結果:25 例不同程度輸卵管梗阻,其中 3 例雙角梗阻,5 例雙側中遠段梗阻,4 例右側角部梗阻,6 例右側中遠段梗阻,4 例左側角部梗阻,3 例左側中遠段梗阻。1 例宮腔粘連。并發癥:39 例陰道出血 2 周以上,占 57.35%;9 例流產不全清宮,占 13.23%;4 例流產后近期感染,占 5.88%.藥物流產繼發性不孕患者流產次數與輸卵管梗阻的關系見表 1,并發癥與輸卵管梗阻的關系見表 2.
3 討論。
本組藥物流產不孕患者中由輸卵管梗阻引起者為 25 例,發生率為 36.76%,表 1 顯示,流產次數越多,輸卵管梗阻的概率越大,與文獻報道相同[2].炎癥是產生輸卵管梗阻的重要原因[3],炎癥又與藥流并發癥相關。米索前列醇及米非司酮是較理想的流產藥物,但流產后可能產生長時間陰道出血。本研究中,9 例流產不全清宮的患者中有 4 例發生輸卵管梗阻,而 39 例陰道出血 2 周以上的患者中 15 例發生輸卵管梗阻。流產不全清宮的患者若術前有未治療的生殖道炎癥或術中不嚴格無菌操作,可引起細菌擴散,出現細菌上行感染引發輸卵管炎癥,導致輸卵管梗阻。
輸卵管梗阻預防方法:醫生在對患者進行藥流時應①選擇好適應證。②預防感染:患者應于首次復診時給予抗生素以預防感染。③縮短出血時間,提高流產率:米索前列醇及米非司酮作用時,子宮絨毛剝脫及蛻膜脫落緩慢、時間長,出血多,對子宮內膜修復產生影響,易發生輸卵管梗阻。對首服米非司酮 48h后的患者加服米非司酮 50 mg,延長有效血藥濃度,加速蛻膜排出,縮短陰道出血時間。④清宮應及時:藥物流產的患者應密切觀察,如肉眼可見典型的絨毛球排出,應對患者進行相應止血、抗炎等對癥處理。若患者藥流 8 d 后仍存在陰道出血,B 超現強光團時應及早清宮[4],同時給予患者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輸卵管梗阻治療方法:傳統治療輸卵管阻塞的方法主要為手術、通液、通氣等,但是療效不理想,輸卵管再通術與輸卵管選擇性造影可有效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直視下輸卵管插管注液疏通術及宮腔鏡、腹腔鏡檢查,輸卵管疏通術和輸卵管鏡檢查也是目前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的有效方法。近年來,隨著介入放射學、介入 B 超及內窺鏡的應用及發展,治療輸卵管梗阻有飛躍性的進步。以上幾種方法主要治療輸卵管近端梗阻,對輸卵管遠端梗阻療效不理想,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改進。
參考文獻
[1] 朱月華,史躍,陳慧萍,等。宮腔鏡引導下輸卵管插管加壓通液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J].P 安徽醫藥,2010,14(5):546-547.
[2] 張小分,梅園園,熊小娟,等。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聯合人工授精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6):3759-3760.
[3] 陳惠萍,朱月華,曹卉,等。三種輸卵管疏通術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療效分析[J].解剖與臨床,2011,16(6):485-488.
[4] 劇秀平。綜合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的效果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1,36(10):1098-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