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婦科炎癥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發生的炎癥,通常由于衣原體和支原體感染造成,屬于婦科十分多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有宮頸炎、外陰炎、盆腔炎以及陰道炎等[1].若未能及時治療,會導致疾病蔓延,甚至還可能發生宮外孕或不孕[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慢性婦科炎癥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療效,選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婦1醫結合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婦科炎癥患者66例作為研究的象,均存在月經周期不規律、月經量多、白帶異常、小腹墜脹痛以及宮頸糜爛等癥狀。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33例。對照組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2.5±4.3)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2±1.5)年。治療組年齡22~51歲,平均年齡(34.8±4.1)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1±1.6)年。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單純西藥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 g加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2次/d;甲硝唑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1~2次/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中藥治療,具體治療方法:按照中醫辨證理論予以治療,藥物組成:敗醬草、紫花地丁以及半枝蓮各30 g,牡丹皮、炒延胡索、蒲公英以及赤芍各15 g,梔子與川楝子各10 g,川牛膝12 g,澤瀉9 g,黃柏6 g,生甘草3 g,水煎服,1劑/d,分早晚2次口服。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治療后,全部臨床癥狀消失或顯著改善,婦科檢查結果表現為陰性;有效:患者治療后,全部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婦科檢查結果表現為炎癥灶減少、壓痛變弱;無效:患者治療后,全部臨床癥狀以及婦科檢查結果均無顯著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91%,高于對照組的69.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694,P=0.03)見表1.
3 討 論
慢性婦科炎癥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通常由于未注重個人衛生、抵抗力降低導致的細菌感染,主要臨床癥狀有陰道出血、下腹部墜脹痛、白帶異常、月經無規律以及外陰道瘙癢等,病程相對較長,復發率較高[3].依據西醫學角度分析[4],慢性婦科炎癥主要是由于病原菌感染引起,左氧氟沙星為喹諾酮類抗菌藥,甲硝唑是硝基咪唑類抗菌藥,以此實現殺菌消炎的效果。依據中醫辯證學角度分析[5],慢性婦科炎癥通常是由于體內長期存在濕熱滯排、寒濕瘀排以及氣滯血瘀造成,主要表現為腹瀉以及腹痛等癥狀。治療該疾病的方法主要是祛濕治療,同時還要在祛濕期間注重理氣。單純西藥治療無法實現理想的療效,而輔以中藥治療后,不僅可以加快修復子宮組織,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強效殺菌,有效消滅炎性細胞因子與病原體,提高機體免疫力,綜合調治。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91%,高于對照組的69.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694,P=0.030)。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癥患者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慢性婦科炎癥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顯著提升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曉艷。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癥62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23):31-32.
[2] 秦建梅。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癥65例[J].醫學信息,2014,13(14):308.
[3] 蔣可菊。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癥的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20(32):299.
[4] 張春英。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癥78例臨床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3(2):292-293.
[5] 張春艷,王曉娟,邵 雷,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癥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4,14(32):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