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近年來剖宮產技術與麻醉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 剖宮產已經成為臨床一種常見的生產方式 , 并且這種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認可 , 越來越多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選擇剖宮產的方式。盡管剖宮產的優點較多 , 但是卻增加了產后孕婦與新生兒并發癥出現的幾率。選擇有效的助產技術對確保孕婦與新生兒的生命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討陰道助產技術和剖宮產率之間存在的關聯 ,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 2013 年 4 月 ~2014 年 4 月收治的160 例分娩產婦 ,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 各 80 例。觀察組產婦年齡 20~30 歲 , 平均年齡 (22.3±2.4) 歲 ;對照組產婦年齡 22~32 歲 , 平均年齡 (24.1±3.5) 歲。兩組產婦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觀察組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應用陰道助產術的方式 , 要求護理人員在產婦分娩之前要了解產婦的感受 , 運用溫柔的語言表達方式與產婦進行交流與溝通 , 讓產婦信任醫生與護理人員 , 從而緩解產婦分娩的緊張與焦慮等不良情緒。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幫助其調整呼吸 , 利用 B 超確定胎位 ;在產婦分娩過程中 , 需要以產婦和胎兒的具體與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助產術 , 如產鉗產術以及陰道產術等。待分娩結束以后 , 醫護人員需要對產婦進行 2 h 的連續觀察 , 在確定產婦無并發癥與異常情況基礎之上將其送入病房。對照組在產婦分娩中采用傳統助產方式 , 主要對產婦的生命體征進行檢測與一般陰道助產等。
1. 3觀察指標 將兩組孕產婦的最終分娩方式、產后出血量與剖宮產指征等作為觀察指標。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5.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產婦的宮內窘迫率、宮縮乏力率、頭盆不稱率及其他因素均低于對照組 , 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1】
3 討論
伴隨科技的發展 , 剖宮產技術與麻醉技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 受到生理與社會因素的影響 ,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剖宮產的方式進行分娩[1].盡管剖宮產有很多優點 , 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存在 , 不僅增加了產后孕婦與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 , 在手術后產婦的出血量以及術后形成血栓的幾率也隨之提升 , 嚴重的時候甚至會給孕婦以及新生兒的生命帶來威脅。而產婦自然分娩會使得孕婦與新生兒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健康 , 并且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幾率 ,為此 , 在分娩過程中自然分娩屬于最為保守但是優點最多的分娩方式。如今 , 為了提升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 各個醫院采取了陰道助產技術幫助孕婦分娩。該技術要求醫護人員在孕婦分娩前需了解孕婦的整體身體狀況 , 并將其做為依據選擇科學的與之相適應的陰道助產術 ;在產婦分娩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幫助產婦調整呼吸 , 緩解孕婦分娩過程中的緊張與恐懼的心理 , 從而提升自然分娩成功率 , 降低剖宮產率。
本文對陰道助產與剖宮產率之間的關系展開深入研究與分析。陰道助產技術主要有產鉗助產術、陰道助產術以及臀位助產術等 , 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 , 醫護人員應該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 , 實施科學合理的引導助產技術 , 從而達到提升陰道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宮產率的目的。
通過本文研究 , 觀察組產婦的宮內窘迫率、宮縮乏力率、頭盆不稱率及其他因素均低于對照組 , 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說明科學合理的陰道助產能夠有效的提升產婦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 有利于保障產婦與新生兒的身體健康[2].陰道助產術與剖宮產率之間存在著極大的關聯 , 這與申芝鳳等[3]的研究觀點相似。另外 , 選擇陰道助產術時 , 應該將產婦的實際身體狀況作為依據 , 從而選擇與之相適應的陰道助產術 , 以提升產婦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綜上所述 , 產婦分娩陰道助產和剖宮產率之間存在著極大的關聯 , 根據產婦分娩的實際情況實施有效、科學的引導助產術 , 有利于提升產婦自然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宮產率等。為此 , 科學的陰道助產術值得被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 楊玉敏 . 陰道助產技術與剖宮產率的關系研究 . 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28):48-49.
[2] 易三元 . 陰道助產技術與剖宮產率相關性分析 . 醫學美學美容( 中旬刊 ), 2014(5):197-198.
[3] 申芝鳳 , 羅世香 . 陰道助產技術與剖宮產率的關系分析 . 中外醫療 , 2014, 33(2):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