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椎體之間的骨性連接不正常時就會導致上下位椎體出現部分或者整體滑動,我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腰椎滑脫。根據腰椎滑脫嚴重程度的不同,會對馬尾神經或者神經根部造成壓迫。截止目前為止,出現腰椎滑脫的具體原因尚不清楚,分析發現出現腰椎滑脫現象很可能是受到峽部裂的影響。采用后路腰椎椎體融合技術能夠有效緩解神經壓迫,恢復腰椎間隙高度,恢復之后則可以通過椎弓根螺釘進行固定,以保證脊柱的穩定性?,F對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腰間滑脫患者采用路腰椎椎體間融合術治療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共計50例,均為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腰間滑脫患者;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46~65歲,平均年齡(55.2±4.6)歲;狹部裂性滑脫27例,退行性滑脫19例,先天性滑脫2例,醫源性滑脫2例。所有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同意納入本實驗研究,并采用標準后路腰椎椎體間融合術治療。
1.2治療方法。
現在對所有的患者都采用標準的后路腰椎椎間融合技術進行治療,即患者采用俯臥的姿勢置于病床之上,全麻醉,將患者腹部懸空,選擇腰后正中的位置作為切口,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必須對棘上以及棘間的韌帶加以保護,將緊貼在椎板上額椎旁肌肉脫離下來,從而將雙側椎板,關節突以及橫突完全暴露出來。將關節突以及其他的病變部位鑿除,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必須保證對上位椎體椎弓下邊的神經根加以保護,有效避免人為操作造成的損傷。對于腰椎間盤各組織的清除則應當采用刮刀和鉸刀。然后將取下的椎板碎骨填充至腰椎間隙中,再加入1枚聚醚醚酮材料的融合器,再放置預彎成型的鈦棒。待椎體椎弓經上下螺釘加壓之后采用螺帽進行鎖定,直到腰椎正常順序的恢復。進行切口部位的清洗,放置引流管,縫合切口。
1.3療效評價。
在手術治療之前、手術之后1年以及術后3年患者的Oswestry的功能障礙指數、視覺的模擬量表以及日本骨科學會腰背痛手術治療評分標準進行評判比較[1].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x珚±s),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50例患者經后路腰椎椎體間融合術后1年和術后3年,ODI評分、VAS評分以及JOA評分等均優于手術治療前,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年和術后3年則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作為脊柱外科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腰椎滑脫癥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最合適的手術治療辦法則包括對受壓迫神經進行解壓、將滑脫的椎體復位以及將滑脫的椎體和周圍其他椎體融合在一起等多種方法。當前使用的后路腰椎椎體間融合治療技術已經在實際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大力推廣。在治療之后患者的腰椎滑脫癥狀得到有效改善,脊椎功能也有所提升。相關研究表明,采用椎弓螺釘內固定技術能夠有效恢復患者腰椎的穩定性,保證腰椎間的高度,促進椎體的融合[2].有效緩解患者的局部神經癥狀。本組資料顯示,50例患者術后1年和術后3年的ODI評分、VAS評分以及JOA評分等均優于手術治療前,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年和術后3年則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后路腰椎椎體間融合術能夠有效恢復腰椎序列穩定性,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是治療腰椎滑脫的理想術式。
[參 考 文 獻].
[1] 陳鵬,朱國興,楊玉生,等。后路椎弓根釘復位固定加自體減壓椎板骨粒超大量植骨治療腰椎滑脫[J].中華創傷雜志,2013,29(8):753-755.
[2] 孫華峰,王文斌,王永久。椎弓根內固定后外側植骨融合術治療成人峽部裂性腰椎滑脫癥療效研究[J].河北醫學,2013,19(7):1 041-1 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