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流程 \\(FT\\) 是指在術前、術中及術后應用各種已證實有效的方法以減少手術應激及并發癥 , 加速患者術后的康復[1]。本文對 76 例需行子宮切除的患者 , 采用 FT 新理念和傳統方法進行治療 , 比較兩組患者肛門恢復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惡心、嘔吐、尿路感染、咽喉炎及肺部感染等多項指標。
1 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取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3 月在本院因良性疾病切除子宮的 38 例患者為觀察組 \\(FT 組 \\), 采取快速流程的圍手術期管理模式 , 年齡 40~65 歲。2009 年 12 月 ~2011 年 12 月本院因良性疾病切除子宮的 38 例患者為對照組 \\( 傳統組 \\), 采用傳統的圍手術期管理模式 , 年齡 39~66 歲。
兩組手術方式均為開腹子宮全切 , 手術均由同組醫師完成。
所選患者均無其他臟器合并癥 , 無過度肥胖患者。兩組患者年齡、體重及術式等一般資料方面組間比較 ,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1. 2圍手術期處理1. 2. 1術前準備觀察組 :術前對患者進行充分的宣教 ,術前不常規灌腸 , 術前 6 h 禁食 , 術前 2 h 口服 10% 葡萄糖水 250 ml。對照組 :術前至少灌腸 2 次 , 術前 12 h 禁食 , 術前 4 h 禁飲。
1. 2. 2術中準備觀察組 :應用硬膜外麻醉 ;術中控制輸液量 ;在不影響手術質量及速度的前提下盡量采用小切口 ;對照組 :應用硬膜外麻醉 ;術中按以往經驗給予輸液 ;常規手術切口。
1. 2. 3術后處理觀察組 :術后 24~36 h 應用止痛泵持續硬膜外鎮痛 ;限制補液 \\(<1500 ml\\) ;術后 6 h 內在病床上適當活動四肢尤其是下肢 , 術后 6 h 可起床 , 并進流質飲食 , 逐漸過渡至正常飲食。術后 24 h 拔除尿管。術后排便并正常進食后出院。對照組 :術后無持續硬膜外鎮痛或不定時肌內注射哌替啶 50 mg ;術后排氣后進流質飲食 , 排便后逐步轉為半流質飲食 ;術后 2 d 拔除留置導尿管。術后排便并正常進食后出院。
1. 3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18.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形式表示 , 實施t檢驗 ;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 ,實施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術后康復情況見表 1。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見表 2?!?-2】
3 討 論
快速流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各種方式減少患者的應激 , 從而減少患者的傷害 , 促進恢復[2]。包括:① 術前宣教;②無需腸道準備 ;③縮短術前禁食時間 ;④合適的麻醉方式及良好的鎮痛 ;⑤微創切口 ;⑥早期拔尿管 ;⑦及早的術后進食 ;⑧盡早下床活動等??焖倭鞒淘谕饪祁I域應用廣泛 ,在婦產科領域時間短[3]。此流程涉及多學科 , 是多學科密切協作的過程 , 并強調患者的參與。本研究應用快速流程模式在子宮全切除術中進行圍手術期管理 , 證實快速流程可以加快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的康復進程 , 并且不增加并發癥 , 可以在臨床推廣應用。我國醫療資源十分緊張 , 因此 , 在婦產科手術中引入 FT 的理念和治療模式 , 是非常具有臨床價值研價值的重要臨床決策[4]。
參 考 文 獻
[1] 江志偉 , 李寧 , 黎介壽 . 加速康復外科的概念及臨床意義 .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 2007, 27\\(2\\):131-133.
[2] 石鋼 , 余洋 , 呂東昊 . 快速流程的歷史和發展現狀 . 實用婦產科雜志 , 2011, 27\\(2\\):81.
[3] 胡麗娜 , 劉志洪 , 呂東昊 . 快速流程在婦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 .實用婦產科雜志 , 2011, 27\\(2\\):83.
[4] 李華鳳 , 王筱林 . 快速流程在術后的應用 .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1, 2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