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妊娠是婦科常見急腹癥之一。隨著B超、血β-HCG檢測及腹腔鏡的廣泛應用,使早期異位妊娠患者能及早確診,為許多異位妊娠婦女提供了保守治療機會。本次研究對50例患者在B超診斷確診的基礎上,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未破裂型異位妊娠,取得了較為顯著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在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末破裂型異位妊娠患者150例,其中年齡19~44歲,平均\\(33.51±0.26\\)歲。
均有停經史、不規則陰道出血史,并經臨床病史、婦科檢查、血β-HCG及盆腔B超檢查確診。保守治療指征:①患者年輕且有生育要求;②生命體征穩定,無明顯腹腔內出血;③B超測定附件包塊直徑<4.0cm,少量或無盆腔積液征;肝、腎功能正常。用藥前血β-HCG在2000~3000IU/L。
外周血白細胞>4×109/L,血小板>100×109/L。隨機分成三組,每組各50例。三組的年齡、停經天數、孕次、治療前附件包塊直徑及血β-HCG水平之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
1.2 超聲診斷:三組患者均使用MINDRAY DC-6/DC-6T/DC-6Expert彩色多普勒診斷儀,經腹探頭頻率5MHz-3.5MHz,經陰道探頭頻率5MHz-7MHz。首先經腹進行常規檢查,檢查子宮及雙附件,后行陰道檢查\\(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認真觀察以下項目:探查宮腔內是否有妊娠囊;子宮內膜厚度;附件區是否有包塊存在,若有包塊,則觀察其大小、形態、邊界及內部回聲,仔細觀察包塊內有無妊娠囊、胎芽、胎心及卵黃囊等妊娠結構;CDE:包塊內外滋養血流分布狀況,頻譜多普勒:血流速度、頻譜形態、阻力指數\\(RI\\)和胎心搏動情況;有無盆腔積液;病灶與子宮及卵巢的關系。
1.3 治療方法:A組采用MTX 50mg/m2單次肌注,共3d;B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片100mg 2次/d,共5d;C組采用MTX 50mg/m2單次肌注,加米非司酮片50mg/d,共3d,第2天開始服用活血祛瘀湯\\(處方組成:丹參15g,桃仁15g,赤芍15,當歸15g,姜黃9g,三棱9g,莪術9g,川芎9g,五靈脂9g,生蒲黃15g,天花粉20g,臨證加減。\\),連用7d為一療程。三組用藥后均嚴密觀察腹痛、陰道出血及肛門墜脹等表現,每天監測血壓、脈搏2次;每3天復查血β-HCG、血常規,每周復查陰道B超及血肝、腎功能,同時記錄藥物的不良反應。計算β-HCG下降率。結果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百分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設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 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x2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用SPSS軟件處理。
1.5 療效評價。治愈:血β-HCG轉陰,附件包塊縮小或消失,腹痛、陰道出血癥狀消失;好轉:血β-HCG下降,附件包塊縮小,腹痛、陰道出血癥狀減輕;無效:血β-HCG不降或上升,附件包塊不縮小或增大,接受藥物化療后出現內出血、腹痛而為手術治療征象。凡符合其中之一標準者為無效。
2 結果
2.1 7d后三組治療方案效果比較,見表1?!颈?】
2.2 治療結果:3組治療7d后,療效比較,見表2?!颈怼?br>
3 討論
對異位妊娠是對未破裂型輸卵管妊娠的早期診斷,在保證婦女的良好愈后和保有其生育能力中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伴隨著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的應用,探頭能與盆腔器官密切接觸,可獲得更為清晰的圖像,TVCDE技術的應用,可讓我們獲得全方位豐富血流信號,為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創造了技術條件。只要認真仔細觀察,很好地分析聲像圖,可以做到在未破裂時即明確診斷。
經過長期的觀察總結,可以發現:當判斷有以下表現時,可以確定為未破裂異位妊娠:\\(1\\)有一側附件增厚可見到較為清晰的妊娠囊回聲,其內可見卵黃囊和胚芽及原始的心管搏動。\\(2\\)未破裂包塊內未見明顯妊娠囊,內無原始心芽搏動,只見不規則的內容物。仔細觀察,可發現包塊內有囊狀物,TVCDS亦可監視到周圍環狀血流及著床處豐富血流信號,頻譜為單相或雙相持續存在,頻譜多普勒取樣表現為低阻力血流,顯示為滋養層周圍血流。
中醫學認為由于胞脈氣血運行失暢,使胚胎不能達到胞宮而發生異位妊娠?,F代醫學認為是由于輸卵管黏膜黏連和纖毛缺損或發育不良影響受精卵的運行受阻而發病。近年來,藥物治療異位妊娠有很大進展,最常用的藥物是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的藥理作用是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干擾二氫葉酸還原為四氫葉酸,使DNA合成受阻,抑制滋養細胞增殖,并可使異位妊娠部位T淋巴細胞浸潤數量減少,局部的免疫損傷效應受到抑制。米非司酮是一種新型抗孕酮藥物,與內源性孕酮競爭結合受體,使妊娠絨毛組織及蛻膜變性,內源性前列素釋放,使黃體生成素下降,黃體溶解,從而使依賴黃體發育的囊胚壞死。但MTX有一些顯著不良反應,如消化系統、口腔潰瘍、肝功能損害等。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雖能促使異位的胚胎組織變性壞死,但不能促進局部炎癥吸收。兩藥機理不同,聯合用藥具有協同作用,本次研究在此基礎上,配合活血化瘀中藥能有效提高殺胚、散結能力,進一步阻止滋養細胞及胚胎生長,促進局部炎癥吸收,顯示出中西醫結合之優越性。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聯合中藥治療后β-HCG下降率,包塊吸收消失及治愈率都明顯改善。并且擴展了治療指征,把血HCG>2 000IU/L,B超提示異位妊娠包塊直徑>3cm病例均納入治療范圍,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聯合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特別是胃腸道反應明顯減少,沒有增加毒副作用。但需嚴格掌握適應證和治療原則,在用藥過程中需嚴密觀察,若有急腹癥征象,應隨時放棄保守治療。
參考文獻
[1]任玉環.保守治療異位妊娠三種方法探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2,18\\(6\\):372
[2]李秀芳編著.婦產科超聲診斷學.世界圖書西安出版社,2002.1
[3]王大琬,叢克家.婦產科疾病治療學[M].第17版,天津:天津科學出版社,2007.431
[4]陳常佩,陸兆齡主編.婦產科彩色多普勒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4-101
[5]趙勤.中西醫結合治療異位妊娠16例臨床分析[J].中華中西醫雜志,2004,22\\(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