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腔鏡技術的發展,電視胸腔鏡技術被越來越多地用于胸科患者的手術操作。阿片受體激動劑廣泛用于術后疼痛治療,但大劑量應用常出現呼吸抑制、惡心、嘔吐、嗜睡等不良反應。 氟比洛芬酯是一種新型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其以脂質微球為載體使藥物更多地聚集在創傷部位發揮作用,用量小,不良反應輕、鎮痛效果好。 本文比較氟比洛芬酯聯合舒芬太尼與舒芬太尼用于電視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后靜脈鎮痛的效果與不良反應。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 年 07 月—2012 年 07 月筆者所在醫院擇期行胸腔鏡肺葉切除患者 60 例。 男 35 例,女 25 例;年齡22~67 歲。 ASA 分級Ⅱ~Ⅲ級。 60 例患者隨機分為 A、B 兩組各 30 例。 兩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ASA 分級、病種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麻醉前 30 min 肌肉注射鹽酸戊乙奎醚1 mg。入室后監測心電圖、有創血壓及 SpO2。麻醉誘導依次靜脈注射咪達唑侖 0.05 mg / kg ,舒芬太尼 0.5 μg / kg,丙泊酚2 mg / kg,順阿曲庫銨 0.2 mg / kg,4 min 后經口明視插入雙腔氣管導管,聽診確定導管位置。 麻醉維持采用靶控輸注丙泊酚 2.5~3.0 μg/ml+瑞芬太尼 4 ng/ml,根據需要間斷追加順阿曲庫銨。 術畢肌肉松弛恢復、意識清醒后拔除氣管導管。
1.2.2 術后鎮痛方法 A 組給予舒芬太尼 3 μg / kg+生理鹽水稀釋至 100 ml;B 組給予氟比洛芬酯 200 mg+舒芬太尼1.5 μg / kg+生理鹽水稀釋至 100 ml。 靜脈自控鎮痛參數設定:負荷量 1 ml,靜脈自控鎮痛輸注速度 4 ml/h,自控按壓1 次量 1 ml,鎖定時間 15 min。
1.3 監測記錄指標 觀察記錄并比較兩組術后 2、6、12、24、48 h 的 VAS 評分、White 鎮靜評分、MAP、心率、呼吸和 SpO2。并比較兩組惡心、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組內比較采用雙因素方差進行分析,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進行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 組術后 VAS、White 鎮 靜評分情況 兩組術后 2、6、12、24、48 h VAS 評分、White 鎮靜評分 B 組鎮痛滿意度高于A 組\\(P<0.05\\)。 見表 1。
2.2 兩組術后 MAP、 心率、SpO2變化情況 兩組術后 2、6、12、24、48 h MAP、 心 率 、SpO2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 \\(P>0.05\\)。 B 組術后 6、12 h 呼吸頻率與 A 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 見表 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均無因鎮痛效果不佳或過度鎮靜中斷鎮痛治療者, 均未出現明顯呼吸抑制,A 組術后出現惡心 6 例 \\(20.0%\\), 嘔吐 5 例 \\(16.7%\\), 頭暈 7 例\\(23.3%\\);B 組出現惡心 2 例\\(6.7%\\),嘔吐 2 例\\(6.7%\\),頭暈1 例 \\(3.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P<0.05\\)。
3、 討 論
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對肺組織無擠壓、牽拉損傷,肺功能損害小等優點,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胸外科手術,但肺葉切除手術,受呼吸運動影響,術后疼痛劇烈且持續時間較長,影響患者咳嗽、咳痰,易引起肺不張、感染等并發癥。 術后鎮痛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臨床常用的嗎啡、芬太尼等阿片類藥物鎮痛作用滿意,但頭暈、惡心、嘔吐及排尿困難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高,易于發生過度鎮靜和呼吸循環抑制等。手術創傷可使受損組織釋放疼痛介質和前列腺素,非甾體消炎藥可減少局部、脊髓和中樞的敏感性,減少痛覺沖動,可用于術后鎮痛。 氟比洛芬酯為一種新的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脂質微球為其載體,可使藥物更多聚集在創傷部位發揮作用,用量小、不良反應少,鎮痛效果好。 靜脈給藥后,氟比洛芬酯脂微球釋放氟比洛芬酯,氟比洛芬酯被迅速水解成其活性代謝產物氟比洛芬, 到達炎癥部位后,被前列腺素合成細胞如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攝取, 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從而達到鎮痛作用。 但其作為 NSAIDs,具有“天花板效應”,單獨使用并不能充分緩解術后的急性疼痛。 文獻報道,氟比洛芬酯 200 mg 聯合芬太尼加入鎮痛泵中用于開胸術后鎮痛,其效果與單純芬太尼相似,但不良反應明顯降低,對凝血與血小板功能無明顯影響。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鎮痛作用效應是芬太尼的 5~10 倍,在阿片類制劑中鎮痛效果最強,作用時間長,但 隨劑量和濃度的增大,對呼吸、心率、血壓均有輕度抑制作用,時間過長易造成機體一定的成癮性。舒芬太尼復合氟比洛芬酯靜脈鎮痛其作用可相互協同,取長補短。 本文結果顯示,B 組鎮痛滿意度高于 A 組;B 組術后 2、6、12、24、48 h VAS 評分和White 鎮靜評分均低于 A 組,6、12 h 呼吸頻率與 A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B 組惡心、嘔吐、頭暈發生率低于 A 組,提示氟比洛芬酯聯合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鏡手術后鎮痛安全有效,鎮痛效果優于單用舒芬太尼,且氟比洛芬酯聯合舒芬太尼用于術后鎮痛可減少舒芬太尼劑量,降低呼吸抑制、惡心、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楊慶兵,李云峰. 氯諾昔康與芬太尼在全麻恢復期的臨床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9\\(19\\):1959-1960.
[2] Yamadhita K,Fukusaki M,Ando Y,et a1. Preoperative admi -nistration of intravenous flubiprofenaxetil reduces postoperativepain for spinal fusion surgery[J]. Anesth,2006,20\\(8\\):203.
[3] 謝 濤,肖金苗. 氟比洛芬酯用于術后病人靜脈自控鎮痛的效果[J].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8,14\\(5\\):268-270.
[4] Roth SH. What is the role of NSAIDs in preemptive analgesia?[J]. Drugs,2004,64\\(6\\):629-630.
[5] 丁耀茂,林 紅.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對全麻患者氣管插管時心血管反應的影響[J]. 現代醫院,2010,10\\(3\\):28-30.
[6] 郭松青,胡乃琴,陸康生. 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全身麻醉誘導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23\\(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