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礎,然而高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1].近年來,對高膽固醇與心血管危險因素之間關系的研究越來越多,本文通過分析高膽固醇患者與血壓、血糖、血尿酸、體重及體重指數、脂肪肝發生率的關系,總結出高膽固醇與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具體操作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擇 2012 年 12 月至 2013 年 12 月高膽固醇患者 100例以及膽固醇正常者 100 例,高膽固醇患者屬于觀察組,膽固醇正常者屬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符合臨床診斷高膽固醇疾病的臨床標準[2].觀察組有男患者 56 例,女患者 44 例,年齡 24 歲 ~68 歲,平均年齡 (44.5±9.1) 歲;對照組人員有男體檢者 55 例,女體檢者 45 例,年齡 25 歲 ~67 歲,平均年齡(44.8±9.0)歲,兩組人員在性別、年齡、精神上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人員需要在禁食 12~14 小時后,第二天的早上八點至九點抽取 6ml 的靜脈血,通過取兩組人員的血清血樣來檢測人體的代謝產物,同時還需要檢測兩組人員的血壓、血糖、血尿酸水平,另外,測量兩組人員的體重指數。脂肪肝的測量主要是通過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檢查來判斷的,所以對兩組人員進行 B 超檢驗。
1.3 診斷指標
血糖 >6.11mmmol/l,肌酐 >133μmol/l 視為異常,脂肪肝的診斷以 B 超診斷為標準,體重指數以中國人的正常指數為參考:19~25kg/m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 SPPSS19.0 作為統計數據,分析數據的工具,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 ( 均數 ± 標準差 )來表示,P<0.05 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脂肪肝情況比較
在 100 例高膽固醇患者中,輕度脂肪肝有 30 例,中度脂肪肝 18 例,重度脂肪肝 15 例,脂肪肝比例為 63.0%;在 100例對照組中輕度脂肪肝有 15 例,中度脂肪肝有 7 例,重度脂肪肝有 5 例,脂肪肝比例為 27.0%.所以,高膽固醇患者患有脂肪肝的比例明顯大于膽固醇正常者,兩組數據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人員的其他情況比較
兩組人員對其進行抽血后,兩組的基本情況比較,如表 1.
3 討論
血脂代謝異常主要是因為血清中的膽固醇含量不正常,包括血脂表型升高和血脂表型降低,然而血脂的異常表現往往與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有所關聯[3].
本研究中發現,通過與膽固醇正常的體檢者比較,高膽固醇患者在血壓、體重指數、血糖、尿酸、肌酐等指數上都明顯比膽固醇正常體檢者要高,兩組數據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個統計結果與以往在對高膽固醇與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相關分析研究中,結果是相符的[4].這表明高膽固醇與體重指數、血壓、血尿酸、肌酐、血糖的指數水平呈正相關。同時,在對兩組人員進行 B 超檢驗時,觀察組的脂肪肝比例為 6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脂肪肝比例 27.0%,兩組數據具有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了高膽固醇與脂肪肝的發生也呈正相關。因此,在對高膽固醇患者進行治療時,不僅可以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還可以減低血壓、血糖,以及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幫助保護肝功能,腎功能,心功能等,同時,對于高膽固醇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患者還需要控制體重、合理飲食、增加運動鍛煉,盡量避免煙酒,等健康生活習慣[5].
綜上所述,高膽固醇與體重指數、血壓、脂肪肝、血尿酸、血糖呈正相關。這就表明,在針對高膽固醇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必須控制好患者的血壓、血糖、體重指數等基本指標,不僅需要通過藥物來治療患者,還需要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的生活作息計劃,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擺脫病痛的折磨。
參考文獻
[1] 曹禮庭 , 張敏慧 , 張小明 .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高膽固醇血癥與肱動脈內皮功能的關系 [J]. 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 2014,56(04): 78-79.
[2] 高鑫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與代謝綜合征 [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1, 12(09): 92-93.
[3] 周朝昀 , 李繼江 , 馮旭薇 , 陳茜 . 分裂癥患者的攻擊行為與 5- 羥色胺和膽固醇水平的關系 [J]. 中國實用醫藥 , 2012, 55(31): 72-73.
[4] 趙海雙 , 李娟 , 李勛 .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分析 [J]. 臨床薈萃 , 2014,92(01): 45-46.
[5] 相洪琴 . 各種高膽固醇血癥病人的主動脈擴張性 [J]. 國外醫學情報 , 2013, 92(55): 125-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