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善,特別是富含蛋白質和嘌呤食物攝入的增加,高尿酸血癥( Hyperuricemia,HUA) 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長期以來,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病人無不適感,認為高尿酸血癥對人體沒有傷害; 迄今為止,在臨床指南中它都不是降尿酸治療的指征。有證據表明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及腎臟病變密切相關[1,4],但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是否引起高血壓及腎臟病變少見報道。本研究觀察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對大鼠的血壓及腎臟的影響,為臨床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提供參考數據。
1 材 料
1. 1 主要儀器與試劑: BP -6: 無創傷血壓測量系統( 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 BL-420 生物機能實驗系統( 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日立 7180) ; FT-630G 放免儀( 北京核儀器廠) .氧嗪酸鉀( 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 JS14824) ; 羧甲基纖維素鈉( 北京冰達生物有限公司) ; 聚丙烯吡咯烷酮( 北京化學試劑公司) ; 尿酸試劑盒( 北京北化康泰臨床試劑有限公司) ; 尿 β2- MG 放射免疫分析藥盒( 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1. 2 實驗動物: 健康雄性 SD 大鼠( 20 只) ,體重( 200±10) g( 購于北京大學醫學部實驗動物中心) ,分籠市售顆粒飼料飼養,自由飲水。
2 方 法
2. 1 高尿酸血癥模型的建立: 動物隨機分成兩組,每組10 只,高尿酸血癥組以250mg·kg-1·d-1氧嗪酸鉀腹腔注射造模[1,2],對照組腹腔注射相同劑量 0. 8% 羧甲基纖維素鈉乳劑,連續給藥 8 周。在大鼠在模型建立的第 0、2、4、6、8 周末,腹腔注射 2h 后經內眥采集不抗凝血 0. 5mL,自然凝血后提取血清,采用尿酸酶法測量血尿酸水平。
2. 2 大鼠動脈血壓測量: 給藥后第 0、2、4、6、8 周末采用 BP-6 無創血壓測量系統檢測大鼠尾動脈收縮壓,比較兩組間差別。
2. 3 大鼠給藥 6 周后 24h 尿 ALB 和 β2-MG 含量測定: 給藥 8 周后,將每只大鼠分別置于代謝籠中禁食不禁水,收集 24h 尿液,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尿蛋白( albumin,ALB) 定量,放射免疫法測定尿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 .
2. 4 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 x珋 ±s)表示,通過 SPSS11. 5 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多樣本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所有檢驗以P <0. 05 為有顯著性差異。
3 結 果
3. 1 血尿酸水平的變化: 對照組尿酸水平在實驗期間雖有小的波動,但整體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與對照組比較,高尿酸血癥組大鼠從給藥的第二周開始尿酸水平顯著升高( P<0. 01) ,隨給藥的延長,血清尿酸水平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但增加變化不明顯。在造模給藥的期間中血尿酸水平比較穩定地保持在正常水平的 2 ~3 左右,見表 1.
3. 2 血壓變化: 正常對照組大鼠的尾動脈收縮壓在 0~ 8 周時無明顯變化,高尿酸血癥組大鼠血液隨給藥時間的延長逐漸升高,在給藥第 6 周期血壓升高有統計學差異( P<0. 05) ,在實驗結束的第 8 周血壓非常顯著地升高( P<0. 01) .結果見表 2.
3. 3 給藥 8 周后 24hALB 及尿 β2-MG 變化: 與對照相比,高尿酸血癥組給藥8 周后大鼠的 ALB 和 β2-MG均顯著升高( P<0. 01) ,結果見表 3.
4 討 論
尿酸是嘌呤分解代謝的終產物,在一系列酶的參與下經過復雜的過程產生。體內尿酸異常是人體疾病的反映,通常指體內血尿酸值增高,稱高尿酸血癥。一般認為采用尿酸酶法測定血清中尿酸值,男性 >416μmoL / L( 7mg / dL) ,女性 > 357μmoL / L ( 6mg / dL) ,具有診斷價值,并把無痛風癥狀發作的高尿酸血癥稱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3].本實驗中對大鼠腹腔注射250mg·kg-1·d-1的氧嗪酸鉀,抑制了尿酸酶,減少了尿酸在大鼠體內的分解,尿酸水平逐漸上升,在第 4 周時達到最高水平,之后大鼠適應性自保護,體內尿酸酶分解尿酸的能力增強,血尿酸水平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正常水平的 2 ~3 倍,關節及腎內無尿酸鹽結晶,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尿酸水平[4].實驗發現,當大鼠處于高血尿酸水平下,大鼠的血壓也隨之升高。高尿酸血癥所致的高血壓與尿酸鹽的結晶無關,其機制可能為尿酸誘導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激活[4].醛固酮增多會引起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鈉、水增多,血容量增加; 血管緊張素分泌的增多,收縮血管導致血管張力及外周阻力升高,持續增高引起血管硬化,形成高血壓。腎臟既是血壓的重要調節器官,也是高血壓損傷的靶器官之一。ALB 和 β2- MG含量的增高是反應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重要指標。
ALB 是反映腎小球功能的主要指標,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濾過膜存在電荷選擇性屏障,絕大部分 ALB 不能通過濾過膜,當尿 ALB 含量升高時,就標志著腎小球濾過膜電荷選擇性屏障損傷。β2-MG 是低分子蛋白,主要有人體淋巴細胞產生,由腎小球自由濾過,絕大部分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故尿中含量極微,尿 β2-MG 是測定腎小球濾過率和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敏感指標。模型組在給藥 8 周后尿 ALB、β2-MG 明顯升高,說明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已有損傷。因此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應引起臨床重視,但其所致的高血壓和腎臟損傷是尿酸的直接作用還是間接相互作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Yamada H,Kotaki H,Furitsu H,et al. Mechanism of theuricosuric action of the anti -inflammatory drug E3040 usedto trea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 study using a rat mod-el of hyperuricemia[J]. Biopharm Drug Dispos,1999,20: 77~ 83.
[2] 王顏剛,陸付耳,吳燕群。 復方中藥降尿酸合劑干預高尿酸血癥大鼠血尿酸水平的劑量依賴[J]. 中國臨床康復,2006,10( 19) : 105 ~ 109.
[3] 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合并心血管疾病診治建議中國專家共識[J]. 中國全科醫學,2010,13( 11) :1145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