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介于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間的一種疾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發病重,預后效果差,嚴重易導致患者死亡.尤其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壓力不斷增加,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病率不斷增加,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的緩解病情,減少死亡率是目前臨床首要任務。據有關報告顯示,不穩定型心絞痛與炎性因子介導的白細胞激活、內皮素的釋放有密切關系。我院采用心可舒膠囊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觀察心可舒膠囊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 2012 年 9 月至 2014 年 9 月間就診于廣安市人民醫院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78 例,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 39 例。對照組中男29 例,女 10 例,年齡 50 ~ 80 歲,平均年齡(65.4±8.4)歲。觀察組中男 27 例,女 12 例,年齡 48~82 歲,平均年齡(67.1±9.4) 歲。兩組患者性別比、血糖、血脂等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 1.
1.2 方法: 78 例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硝酸脂類、β -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可司匹林、他汀類調脂藥物等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心可舒膠囊(重慶希爾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Z19993002) 治療,3次/d,每次 4 粒。治療 3 個療程,每個療程 7d.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發生心絞痛,可給予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片緩解疼痛。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觀察患者有無不良反應發生,如果發生不良反應,需及時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血清 ET-1、NO 水平變化; 觀察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
1.4 療效標準: ①心絞痛療效判定標準[4]: 根據中華心血管病雜志制定的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判定療效。顯著: 患者在同等勞累程度下不引起心絞痛,或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 80%以上,減少 80%的硝酸甘油服用用量; 有效: 患者在同等勞累程度下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 50~80%,減少 50~80%有硝酸甘油服用用量; 無效: 患者在同等勞累程度下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小于 50%或加重,硝酸甘油服用量減少低于50%.②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5]: 顯效: 患者在靜息下心電圖恢復正常; 有效: 患者在靜息下心電圖治療后回升 0.10mV 或主要導聯 T 波變淺達 50%以上或 T 波由平坦轉為直立; 無效: 患者在靜息下心電圖與治療前無顯著變化或加重。
1.5 統計學處理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 SPSS17.0 軟件,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x珋±s) 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心絞痛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心絞痛總有效率 97.44%高于對照組心絞痛總有效率 69.23%(P<0.01) .見表 2.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心電圖總有效率 84.62%明顯高于對照組心電圖總有效率46.15%(P<0.01) .見表 3.
2.3 兩組患者血清 ET-1、NO 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 ET-1(47.5±12.3) ng/L 低于對照組患者血清 ET-1(57.1±9.1) ng/L(P<0.01)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 NO 水平(43.1±6.3) μmoL/L 高于對照組患者血清 NO 水平(34.2±7.2) μmoL/L(P<0.01) .見表 4。
3 討 論
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病機理是由于血管收縮、動脈粥樣斑塊破裂或糜爛并發血栓的形成、微血管栓塞導致的急性、亞急性心肌供氧減少,能造成冠心病。據有關報告顯示,不穩定型心絞痛還和斑塊破裂出血、不完全血栓形成、冠狀動脈痙攣有關。近幾年,隨著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病率不斷增加,已經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有效率是目前首要任務之一。
目前臨床一般采用常規治療,即給予患者休息、吸氧、擴冠、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調脂等。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本研究主要講述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心可舒膠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本研究顯示,加用心可舒膠囊治療,心絞痛的治療顯效率達到 53.85%、總有效率達到 97.44%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顯效率 28.
21%、總有效率 69.23%,差異顯著(P <0.05) 表明心可舒膠囊對緩解心絞痛癥狀有明顯作用。并且加用心可舒膠囊對心電圖顯示也有明顯作用,通過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率為 38.46%、總有效率 84.62%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顯效率 17.95%、總有效率 46.15%,差異顯著(P <0.05) .說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心可舒膠囊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有更好的療效。此結果與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致.
觀察組患者血清 ET-1 治療后達到(47.5±12.3)ng / L 明顯低于對照組(57.1±9.1) ng / L,差異顯著(P <0.05) .而觀察組治療后 NO 水平達到 (43. 1 ± 6. 3)μmoL/L 明顯高于對照組(34.2±7.2) μmoL/L,證明了不穩定型心絞痛和炎性因子介導的白細胞激活以及內皮素有密切關系。目前已證實內皮的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障礙是動脈粥樣硬化早期最為突出的病理生理改變.ET 產生和釋放增高易使不穩定型心絞痛惡化為心肌梗死,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而 NO 有維持血管緊張性和反應性的作用,對保持心肌血流灌注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所選的心可舒膠囊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作用,對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有明顯作用。
其主要由山楂、丹參、葛根、三七、木香組成。其中丹參對治療冠心病療效有明顯作用,并且具有對血管生成雙向調節的作用,配合山楂、葛根、三七、木香能有效的緩解不穩定型心絞痛癥狀,提高治療效果.采用心可舒膠囊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不僅能提高治療效果,并且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有明顯作用。更進一步表明,心可舒膠囊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有明顯作用。
參考文獻:
[1] 江玉,王明杰,潘洪,等。蛭龍活血膠囊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及對血管內皮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24) : 305~309.
[2] 史改英。通心絡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1) : 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