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競爭不僅是外部產品的競爭,還有企業怎樣才能提高自身形象的競爭。從企業的整體運營角度來看,在占據市場份額時,也應該重視企業的品牌,不斷地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從人類的行為來考慮分析,應該積極地應用組織行為學,使企業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得到解放。隨著社會競爭不斷加大,企業提高自身效益、對企業員工人性化管理,是企業領導應該著重考慮的問題,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發揮員工的能動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從而使企業的績效得到提高。
1 組織行為學的定義
組織行為的意思是研究各種組織之間和人的關系的學科,在企業管理中就是研究員工工作的動作,由此分析員工的動作規律和心理活動。公司員工的動態行為和心理行為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個體心理動態和行為、群體心理動態和行為、組織心理動態和行為[1].
1.1 個體心理動態和行為
個體心理動態行為主要探討分析企業每個員工的工作態度、價值觀、人生觀、個性、能力等行為內容,這其中的一些行為可以反映出公司員工完成工作的能力。作為現代公司企業,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去激發員工的潛在能力,提高員工職業歸屬感,有目的地提高工作績效。個體上的行為與心理的研究,包括了員工的思想動態與行為動態。企業如果想要提高公司績效,激發員工工作的效率,就要抓住企業員工的行為動態和思想動態,最后達到企業的預期收益目標。
1.2 群體心理動態和行為
群體心理行為是指公司中的所有員工為了建立起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員工與員工之間互相作用、互相聯系和互相依存,建立起一個活動整體。與個體心理行為相比,群體心理行為更加重要,群體心理行為是企業管理中可以提高公司績效的關鍵之處。群體心理動態和行為主要是由群體發布的任務、群體的特點、群體結構以及群體的客觀條件等因素一起決定的。
1.3 組織心理動態和行為
在企業中,每個員工之間都有特定的聯系,由于這些管理表現經常有疏遠或者親近的區別,就會分離出來有不同需求的群體。要想有效地提高企業績效,企業就要進行合理組織。企業的組織者也就是企業的高層領導,領導要研究每個群體之間不同的心理與行為,群體行為可讓組織者對個體行為及心理進行掌握分析,對不同的群體之間進行有效協調和控制。作為一個企業組織者與管理者,要從功能、形態上確保組織可以正常高效地運營,讓組織滿足企業內部的功能,逐漸適應外部條件。與此同時,組織動態行為與心理行為包括了領導管理層的動態行為與心理行為,管理的方式是否科學影響著企業最終的績效。因此,組織行為學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2 組織行為學下企業對員工獎勵措施分析
2.1 實施組織行為學對員工管理的重要性
組織行為學的發展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逐漸發展起來的。目前,世界企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強,競爭力也進一步加強。企業重組、跨國公司和國際資源相互整合,都表現出強勁的勢頭。尤其是在市場發展層面,組織行為可以更好地研究現代企業發展的框架,通過組織模式和分析理念,對不斷發展的社會變革和經濟變革進行探討,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同時,將企業的組織與文化密切結合,對于推動企業發展有重要的激勵作用。
2.2 可以整合企業的人事資源
現代企業發展的形式主要依賴于企業員工的質量和企業的整體素質。通過把組織行為學作為研究基礎,關注和研究企業在管理中的決策;在技術的創新過程中對人力資源不斷開發和利用,注重對人力資源的結構進行調整,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企業合理地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和調整,可以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合理地制定獎勵制度,可以更好地將企業員工納入到整個企業之中,最后實現更好的員工個體或者整體的干預性能,以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效率。
2.3 關注員工的工作質量和生活質量
現代的企業需要科學合理的生產計劃,需要科學的人才管理方案。企業保障員工工作效率的方法就是保障員工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環境。組織行為學與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假如員工的生活質量較差,提升工作效率的水平是非常小的,而好的生活質量,可以提升和促進員工的工作效率。組織行為學對企業員工健康生活有著重要影響,可以改善企業合理科學管理員工的傳統模式,進一步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益。
3 組織行為學在管理過程中的作用
在過去的市場計劃經濟中,企業員工的自由流動性被不同程度地限制,很多勞工雙方更加傾向于終生雇傭制。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企業人事管理部門更多考慮的是怎樣“管理和控制”員工,如果員工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也不能隨意流動。改革開放發展到今天,很大一部分的企業在市場經濟不斷的沖擊下,已經認識到了員工就是企業的財富?;谶@種情況,一些企業已經開始研究員工的不同價值觀、對工作的態度等,并采取不同的獎懲激勵手段,快速地提高企業績效。
組織行為學的概念在中國已經有了至少十年的時間,但是,對于多數企業來講仍然處于剛剛起步階段。
3.1 管理層概念強調
在以往傳統的經濟體制下,企業中的生產部門與銷售部門都是由企業專門的人員負責的,企業的唯一任務就是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這就導致了公司的領導者沒辦法做出適合公司穩定發展的規劃[2].在現有的經濟體制下,隨著不斷地引進組織行為學,現在公司發展也摒棄了以往傳統的格局,實現了銷售、生產一體化。
新市場經濟給企業管理階層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企業領導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是否可以穩定發展。領導階層吸引人才的規劃也決定了公司對優秀工作人才的引進和公司員工的滿意度。
3.2 提高員工公平感
在現代企業中,企業組織都是由一個個小群體以及團隊組成的,這些團隊與群體之間,公平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某個公司群體中工作成員沒有公平感,不但會降低員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積極性,還有可能致使員工離職。
現在,員工公平感的問題已得到一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的注意,但是關注度還是太低。許多的企業認為只要把工資水平放在首位,就可以體現公平感。但是,根據研究調查,有很多員工離開之前的工作崗位并不是因為工資的問題,而是感覺自己在過去工作崗位中的付出無法得到企業管理階層人員的公平對待。因此,一個公司只有建立起員工的公平感,才可以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的效率和積極性,對公司盡心盡力。
3.3 組織凝聚力得到提升
如果一個公司想穩定快速地發展,就要加強企業工作人員的凝聚力。只有員工之間齊心協力、互幫互助才能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公司的效率。只有提高組織的凝聚力,才可以使企業提高效率,達到最好的公司生產績效水平。
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一定要增強工作人員之間的凝聚力,使用科學的手段增強組織團隊的力量,有效地提升現代企業的績效。
4 組織行為學提高企業績效的措施
4.1 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
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實現企業目標的前提是良好的企業氛圍,其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通過營造一個良好的企業氛圍為企業的員工發展和企業長遠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使企業健康發展,實現企業管理和科學運作。企業應該充分引導員工的行為,使員工個人行為轉換為群體行為,從而體現員工在企業內的價值。
積極的組織行為學,即可以通過員工的工作行為來提高公司的榮譽感,保證企業員工實現最基本的權益,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有效的規定和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來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2 制定相應的準則規范
組織行為學的理論認為由政治、經濟、心理共同的要素組成了員工的個人行為。企業通過制定相應的準則和規范,鼓勵員工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企業生產的目的和發展總結起來就是企業預期達到的發展目標,通過設置合適的企業目標和管理目標,使員工的價值和企業的目標相互適應,可以調動員工參與工作的意識,提高企業的績效[3].
4.3 采取相應的鼓勵措施
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企業管理人員應該采取相應的鼓勵措施,充分發揮公司員工的潛力和凝聚力,積極調動員工工作的主動性。通過對員工參與企業工作的方式進行調整,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進一步規范員工的行為。
在組織行為學的理論指導下,采取科學合理的鼓勵措施,建立適合公司發展的制度,促進員工的發展。企業通過培訓,培養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與此同時,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應該以身作則,進一步加強員工的素質培養,提高企業績效。
5 結語
綜上所述,積極的組織行為學是現代企業達到預定效果的有效方法,對于企業科學管理員工有重要的作用。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應該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在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運用組織行為學積極地管理和指導員工,采用創新的管理模式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員工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推進公司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汪淼軍,張維迎,周黎安。信息化、組織行為與組織績效:基于浙江企業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0(04)。
[2] 趙世君,楊亞娥。期望理論下的員工激勵與企業績效關系--來自滬、浙、遼地區的證據[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3] 劉子君,劉智強,廖建橋。上市公司高管團隊薪酬差距影響因素與影響效應:基于本土特色的實證研究[J].管理評論,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