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在當前臨床小兒麻醉領域中,氯胺酮往往是行區域麻醉的首選藥物,然而單純使用氯胺酮進行麻醉往往難以取得有效的麻醉效果[1].為了進一步提升麻醉質量,降低麻醉后不良反應及其他風險的發生率,我院對收治的手術患兒給予氯胺酮聯合芬太尼進行麻醉,發現臨床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 2013 年 8 月至 2014 年 8 月期間收治的 116 例手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 68 例,女 48 例,年齡 8 個月~ 10 歲,平均(7.1±1.2)歲;上肢骨折后內固定手術 21例,下肢骨折后內固定手術 19 例,疝氣修補術 23 例,闌尾炎切除手術 20 例,尿道修補術 12 例,腸切除術 10 例,上肢外傷 11 例。將 116 例患者依據隨機雙盲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 58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在術前均禁飲、禁食 8.0h,在手術前 30min 內給予阿托品 0.03mg/kg、苯巴比妥 3.0mg/kg 常規注射,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給予氯胺酮 6.0mg/kg 進行基礎麻醉,建立靜脈通道后進行術中監護[2].對照組 58 例患者給予氯胺酮進行麻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芬太尼輔助麻醉,具體劑量為氯胺酮 0.28mg/kg,芬太尼 1.0μg/kg.對于行腹部及下肢手術的患者,給予亞麻醉劑量氯胺酮聯合芬太尼進行麻醉,同時患兒行椎管阻滯,進行內置管穿刺之后,抽吸直至沒有發現腦脊液、血液之后,再注入含有 6.0ng/kg 腎上腺素的1.0%利多卡因3.0ml,觀察6~8min確定患兒無異常反應后,給予 5.0~7.0ml 左右的麻醉劑量進行手術測試[3];上肢手術患兒需要依據病情行腋窩穿刺,穿刺成功后予 0.75% 利多卡因 0.3~0.5mg/kg.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手術過程中呼吸頻率(RR)、血氧飽和度(SpO2)、血壓(BP)及心率(HR)進行記錄與分析,同時對兩組患兒的麻醉劑用量、術后喚醒時間進行記錄與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8.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技術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x-±s)比較,行 t 檢驗,P<0.05 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指標變化比較
觀察組患兒 RR(18.2±2.6)次 /min、SpO2(91.5±1.4)%、DBP(4.6±1.3)kPa、SBP(10.4±2.2)kPa、HR(92.8±10.1)次 /min;對 照 組 患兒 RR(28.3±3.5) 次 /min、SpO2(98.1±2.4)%、DBP(9.2±1.4)kPa、SBP(17.3±2.6)kPa、HR(118.4±11.3)次 /min.觀察組患兒手術中 RR、DBP、SBP、SpO2、HR 共計 5 項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麻醉劑用量及術后喚醒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氯胺酮用量為(54.33±10.32)mg/kg,芬太尼用量為(21.22±7.12)μg/kg,術后喚醒時間為(11.28±4.82)min;對照組患兒氯胺酮用量為(164.53±28.35)mg/kg,芬太尼用量為(39.22±11.42)μg/kg,術后喚醒時間為(32.23±8.63)min.觀察組患兒麻醉劑用量、術后喚醒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臨床上,在對小兒進行手術麻醉的時候,多數都是考慮到麻醉對小兒大腦、神經及身體發育造成影響降低最低限度,一般會優先選擇區域麻醉[4].芬太尼的主要鎮痛機制為激活阿片類受體,能夠發揮顯著的鎮痛效果,然而芬太尼容易導致一定的不良反應,可能誘發患兒出現血壓下降、呼吸抑制等不良癥狀[5].氯胺酮是非巴比妥類靜脈麻醉劑的一種,該麻醉劑能夠對機體大腦視丘系統產生選擇性抑制作用,并且能有效抑制 N- 甲基 -D- 天門冬氨酸受體及興奮性神經遞質,主要與機體丘腦新皮層系統進行作用,從而能發揮快速的麻醉效果[6].氯胺酮的主要鎮痛機制就是對機體的脊髓至網狀結構與阿片受體結合以及痛覺傳導信號產生阻滯作用,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強鎮痛、淺睡眠。這兩種麻醉劑聯合使用能夠將協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使得麻醉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手術中 RR、DBP、SBP、SpO2、HR 共計 5 項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麻醉劑用量、術后喚醒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小兒區域麻醉中給予氯胺酮聯合芬太尼進行麻醉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降低麻醉用量,有效縮短麻醉后患兒的喚醒時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撰 . 臨床小兒區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應用價值分析 [J].中國醫藥導刊,2014,05:839+841.
[2] 楊青云 . 亞麻醉劑量氯胺酮芬太尼輔助小兒區域麻醉的臨床效果分析 [J]. 吉林醫學,2014,25:5631-5632.
[3] 周陽 . 應用亞麻醉劑量的氯胺酮和芬太尼進行輔助小兒區域麻醉的臨床效果觀察 [J]. 當代醫藥論叢,2014,08:205-206.
[4] 王國武 . 氯胺酮聯合芬太尼在小兒區域麻醉中的應用價值 [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06:107-108.
[5] 李慶 . 亞麻醉劑量氯胺酮-芬太尼輔助小兒區域麻醉的臨床效果分析 [J].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5,01:9-10.
[6] 李芬 . 亞麻醉劑量氯胺酮 - 芬太尼輔助小兒區域麻醉療效觀察 [J].中國醫藥導刊,2011,09:1556-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