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醉是麻醉學當中的一個亞學科,因為小兒解剖學和生理學較為特殊,因此不能把用于成人的藥物劑量、麻醉方法和器械設備等用在小兒身上,需要根據每位患兒的臨床特點進行研究麻醉[1].本文選取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喉罩麻醉和氣管插管麻醉兩種麻醉方式,對比應用在小兒麻醉中的臨床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8例住院患兒,其中男患兒43例,女患兒35例,年齡9個月~4周歲,平均(24.3±1.5)個月。隨機將39例采取喉罩麻醉的患兒設為觀察組,39例采取氣管插管麻醉的患兒設為對照組。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顯示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進行氣管插管麻醉,觀察組患兒采取喉罩麻醉。78例患兒均在手術前8小時禁食,4小時禁飲,并進行全面的身體和實驗室檢查,醫護人員需對所有患兒的病史、有無禁忌癥進行了解?;純喝舫霈F情緒不穩定,精神狀態不佳狀況可以對其使用適量的麻醉性鎮痛藥以及咪唑安定。
氣管插管麻醉患兒在術前進行插管,患者給予肌松藥,松弛骨骼肌,幫助鎮痛麻醉。0.2mg/kg順阿曲庫銨在插管后對患兒進行機械通氣,麻醉狀態采用七氟醚維持,在術前5分鐘停藥。喉罩麻醉患兒根據患兒不同的臨床情況適當選擇喉罩大小,術前注射0.02mg/kg阿托品及2mg/kg苯巴比妥鈉進行麻醉誘導,使用2mg/kg氯胺酮的麻醉藥物。在靜脈通道開放后,緩慢滴注2mg/kg靜脈,保持患兒的正常呼吸。在咽底部插入出現阻力感時向內充氣,保證喉罩氣囊足夠將患兒喉頭封閉,當患兒出現對稱的呼吸音時則喉管放置成功。
1.3 觀察指標
密切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征,并進行記錄。對麻醉效果進行評分,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顯效:患兒肌肉保持松弛狀態,未出現牽拉、刺激等不適感,鎮痛效果明顯。有效:患兒有輕度的牽拉、刺激等不適感,需要進行聯合麻醉。無效:不適感較為嚴重,肌肉緊繃,鎮痛無效。
1.4 數據處理
本次試驗研究采用SPSS17.5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值<0.05,則組間數據對比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①患兒進行喉罩麻醉的顯效率為82.05%,有效率為12.82%,總有效率為94.87%;進行氣管插管的顯效率為56.41%,有效率為17.95%,總有效率為74.36%.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
②兩組患兒經過氣管插管麻醉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5.90%,患兒清醒時間為(130.2±11.5)s;喉罩麻醉組的患兒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0.26%,患兒清醒時間為(358.6±96.8)s.差異明顯,具有可比性(P<0.05),數據見表2.
3 討論
患兒呼吸道在多方面與成人有著顯著的差異,其氣道較為小,在進行麻醉后容易出現氣道梗阻。病理上先天的結構較為異常,容易發生胃脹氣和呼吸道感染等現象,氣道容易受損,需要更加謹慎地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2].喉罩麻醉和氣管插管麻醉是臨床應用較多的兩種麻醉方式,氣管插管是將氣管內的導管經過聲門置入患者的氣管中,幫助患者供氧通氣。喉罩麻醉是現階段十分廣泛的一種新型通氣工具,和氣管插管相比較操作更為簡便,患兒適應時間快,對氣道的刺激較小,能夠緩解傳統麻醉對患兒呼吸道管理的作用,保證氣道的通暢,患兒清醒時間縮短明顯[3],但是喉口不能完全封閉,可能有誤吸和反流情況發生。
喉罩麻醉可以更為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兒麻醉當中,患兒的心率更加穩定,能夠更快蘇醒。但由于患兒的呼吸道功能未完全發育成熟,體質較弱,在進行麻醉時呼吸道易發生一定的抑制現象,還需要根據每位患者的臨床癥狀選擇最佳的方式進行麻醉。
參考文獻:
[1] 周弘鈞。喉罩麻醉與氣管插管麻醉在嬰兒麻醉中的比較分析[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z1):150-151.
[2] 胡思光,劉文領,黃社勇等。喉罩麻醉與氣管內插管麻醉的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17):2334-2335.
[3] 黃華君,方向明。喉罩與氣管插管氣道管理對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圍手術期呼吸道不良事件的影響[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45):3626-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