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采用不同的誘導方法對患有老年麻醉氣管插管的安全性進行系統分析,為今后臨床對該類患者進行更加到位的麻醉,使患者心臟的壓力更小,提供一些比較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隨機抽取在 2006 年 8 月至 2010 年 8 月這四年時間里,在我院就診的擇期手術的老年患者病例 116 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靜脈快速誘導法、健忘鎮痛慢誘導法進行氣管插管麻醉。通過兩組患者的 HR、MBP 值的變化幅度對麻醉的安全性進行評價?,F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在 2008 年 8 月至 2010 年 8 月這四年時間里,在我院就診的擇期手術的老年患者病例 116 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包括男性患者 57 例,女性患者 59 例;患者年齡在 63 至 92 歲之間,平均年齡 75.8 歲;兩組患者的所有自然資料,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前,均經過相關的臨床檢查后確診,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屬在同意書上簽字。
1.2 方法
將 116 例患者隨機分為 A、B 兩組,平均每組 58 例。A組患者采用靜脈快速誘導法進行氣管插管麻醉;B 組患者采用健忘鎮痛慢誘導法進行氣管插管麻醉。通過兩組患者的HR、MBP 值的變化幅度對麻醉的安全性進行評價。
1.3 操作
A 組:采用 5mg 左右的咪唑安定進行麻醉誘導,將 0.1mg的芬太尼,2mg/kg 的異丙酚,1mg/kg 的琥珀膽堿,按照順序進行緩慢靜脈注射。采用面罩給氧,去氮徹底。待患者肌肉松馳后,進行氣管插管操作,確定沒有出現誤后現象后,連接呼吸機。B 組:采用 1% 的丁卡因噴霧咽喉部。將 1mg/kg 的杜冷丁和 2mg 的氟哌啶醇進行靜脈滴注,3min 后進行環甲膜穿刺給予 2ml 2% 的丁卡因。采用面罩吸氧 3min 左右,靜脈推注咪唑安定 3mg 左右,1min 后進行氣管插管操作,喉鏡的置入要足夠輕柔,只需看見會厭的邊緣,順氣流將導管插入,固定后連接呼吸機。
1.4 數據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 SPSS 14.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差異性顯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采用插管前的 HR 和 MBP 值基本相同,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插管進行麻醉后,A 組患者的 HR 和 MBP 值變化幅度明顯高于 B 組患者,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各器官的功能也在逐漸的衰退;老年患者的心臟儲備能力和代償能力都會發生顯著的下降,血管壁的纖維組織會出現增生硬化現象,從而降低肺順應性,常會使患者合并患有心肺功能異常等癥狀。由于患者肝腎機能下降,會造成其對藥物的代謝能力降低,所以在對老年患者進行麻醉時用藥和操作都要力求平穩,防止患者的血壓和心率出現較大的波動[1].
健忘鎮痛慢誘導法的主要優勢在于對口咽喉和氣管內表面進行充分的麻醉,可使氣管插管過程中所產生的刺激減少,又可以使靜脈藥物的用量顯著減少。在健忘無痛的基礎上還能取得病人的合作,對患者的心血管造成的影響很小[2].該麻醉方法不需緊扣面罩進行給氧,在保持患者自主呼吸的前提下進行插管操作,不用擔心患者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缺氧現象[3].該麻醉方法在插管之前不用使用肌松劑,使胃可以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可使返流和誤吸的發生率顯著減少[4].
采用健忘鎮痛慢誘導法對老年手術患者進行插管麻醉其安全性更高,對患者心血管所產生的壓力小,不會引起比較嚴重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現象。
參考文獻:
[1] 刁偉光,王洪生,鄂爽 . 亞臨床劑量氯胺酮輔助硬膜外麻醉的臨床觀察 [J]. 醫學研究雜志,2006,35(7):97.
[2] 郭政 . 老年麻醉學與疼痛治療學 [M]. 山東:山東科技出版社,2002:126-130.
[3] 莊心良,曾英明,陳伯鑾 . 現代麻醉學 [M]. 第 5 版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67.
[4] 蔣豪 . 當代麻醉學 [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