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白色病變是一組發生在女性外陰部皮膚、黏膜的慢性疾患,多見于中老年婦女。該病以其頑固的外陰瘙癢及皮膚、黏膜的色素脫失為主要特征,多伴有外陰灼痛、皸裂、潰爛、粘連萎縮、陰道口狹窄、性交疼痛和性交困難等。其發病原因至今不明,是婦科疑難雜癥之一。本研究采用藥物局部外敷,外陰局部注射丹參針劑,同時配合紅光照射治療外陰白色病變,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臨床資料 2008 年 10 月 - 2013 年 5月,我院婦科門診經婦科檢查及外陰活檢病理確診的外陰白色病變患者 60 例,年齡 26 ~ 75 歲,平均 52. 6歲。病程 5 個月 ~ 20 年。其中鱗狀上皮增生型 12例,萎縮硬化性苔蘚型 22 例,混合型 26 例。
1. 2 診斷標準 參照《實用婦產科學》。[1]所述的外陰白色病變診斷標準。其主要癥狀為外陰瘙癢,劇烈難忍,或局部有丘疹,皸裂,晚期可有性交困難及排尿障礙。主要體征: 皮膚或黏膜脫色或變白,皮膚萎縮,變薄變脆,可見皸裂甚至如卷煙紙狀,或皮膚增厚如皮革,皮膚紋理突出,經病理診斷確診。
1. 3 治療方法
1. 3. 1 外陰局部注射 局部利多卡因麻醉,注射用丹參粉針用注射用水稀釋成 10 ml 外陰皮下注射,每周2次。
1. 3. 2 外用方 治則以活血化瘀、清熱祛濕止癢為主。處方如下: 血竭 1 袋,紅花 1 袋,蛇床子 1 袋,黃柏1 袋,當歸 1 袋( 天江中藥) 用水調勻后取適量外陰局部外敷,配合紅光治療儀照射,頻率 4 ~ 6Hz,時間 20分鐘,以患者感到溫熱為度,日 1 次。治療 2 周為一療程,具體療程根據病情確定,治療期間囑患者穿著寬松透氣,保持外陰干凈舒爽。
1. 4 療效標準 參照《常見疾病的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2] .痊愈: 癥狀消失,病變部位皮膚黏膜顏色彈性恢復正常; 顯效: 癥狀基本消除或偶有癢感,白色區變為粉紅色或褐色,角化萎縮明顯減輕,彈性恢復; 有效: 癥狀減輕,皮損區域范圍減小,顏色彈性有一定恢復; 無效: 連續治療 3 個月以上,外陰部位癥狀體征較前無明顯變化,或皮損部位擴大或彈性下降,皸裂加重,色素脫失,痛癢萎縮加重。
2 結果
60 例患者治療 1 ~ 6 個療程,平均 4 個療程。其中鱗狀上皮增生型 12 例,痊愈 1 例,顯效 6 例,有效 4例; 萎縮硬化性苔蘚型 22 例,痊愈 2 例,顯效 12 例,有效 6 例; 混合型 26 例,痊愈 2 例,顯效 16 例,有效 7例,60 例患者痊愈 5 例,顯效 34 例,有效 17 例,無效 4例,總有效率 93. 3%.
3 討論
目前西醫認為外陰白色病變的確切病因不明或病因多而復雜。劉伯寧[3]發現真皮層微血管病變引發表皮退行性變,可能是其發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學機制。Kowalewski 等[4]用三維成像技術研究微血管變化,發現外陰白色病變時,局部血管壁基底膜增厚,真皮中層及深層血管擴張,正常的毛細血管叢消失,病變區血管的密度較正常外陰組織低。
中醫古籍并無外陰白色病變一名,根據其癥狀及體征表現,可屬于“陰癢”、“陰蝕”、“陰瘡”等范疇。中醫認為其發生與肝、脾、腎有關,因前陰為厥陰肝經循行部位,肝主藏血及疏泄; 脾司生化之血,主肌肉,腎藏精,開竅于二陰。
蛇床子《本草匯言》言: “入手少陽、足厥陰經”,《本草再新》: “入脾、腎經?!敝髦戊铒L,燥濕,殺蟲??芍闻訋玛幇W,疥癬濕瘡。紅花《本草綱目》曰其能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功能主治: 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當歸養血活血,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圣藥也。臨床中采用當歸液穴位注射,治療腰肌勞損、肌肉風濕、四肢關節捩傷、關節炎及各種神經痛,用當歸組織液行穴位注射治療慢性盆腔炎均有較好效果,此處亦取其能養血活血之功效。黃柏善清下焦濕熱,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常應用于濕熱帶下,瘡瘍腫痛,濕疹濕瘡。血竭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的功效,能治外傷出血,潰瘍不斂,《本草經疏》曰: “入足厥陰,手少陰經?!倍侗静菪戮帯罚?“入腎”.以上藥物配伍即可達到活血化瘀、清熱祛濕止癢之功效。
通過現代醫學研究,丹參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黏度和外周血管阻力、有改善血流變的作用,對微循環障礙性疾病有治療效果,同時丹參亦有抗腫瘤、抗菌消炎、抗雄性激素、抑制皮脂腺增生、抗纖維化、促進組織修復和再生等多種藥理活性。所以外陰注射丹參能使局部微循環得到改善,皮膚皸裂及彈性亦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觀。
紅光治療儀是光子與人體組織線粒體的吸收光譜產生共振,產生一系列的光化學反應和光刺激效應。光子能量被細胞線粒體大量吸收,使線粒體中的細胞色素氧化酶激活,產生高效能的酶促反應,增強細胞新陳代謝。另外,光子還可以增加氧活性的產生,可作為信號分子,促進細胞因子的表達,從而加速肉芽組織生長。紅光治療儀高能低熱,集中于細胞色素氧化酶特異性吸收波段 650nm,不會造成局部升溫加熱,促進體液循環,保證創面濕潤狀態,并可穿透肉芽組織,痂皮及正常皮膚組織 3 ~ 5 cm,達到體內深層治療效果,因此可明顯改善皮膚彈性,促進病損愈合。
以上幾種方法綜合治療,能使患者癥狀迅速緩解,外陰局部環境得到改善,病變組織得以修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顧美皎。 實用婦產科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767-770.
[2] 吳少禎。 常見疾病的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S].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 529.
[3] 劉伯寧。 外陰白色病變的病理變化[J]. 實用婦產科雜,2003,19( 1) : 3-5.
[4] Kowalewski C,Kozlowska A,Chan I,et al. Three-dimensionalimaging reveals major changes in skin nficrovasculature in lipoidproteinosis and lichen sclerosus [J]. J Dermatol Sc,2005,38:21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