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是中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的一類障礙性疾病[1],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患者的關節位置,一旦出現增生后,會造成患者的關節處疼痛癥狀,使得患者行動不方便,同時活動受到很大的限制,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因此臨床中在對骨質增生患者實施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此類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導和臨床護理工作,通過對其心理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護理指導,從而使得患者養成積極樂觀面對疾病和戰勝疾病的心態,保證醫護工作的順利開展。下面本文選取了我院進行治療的 84 例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分別進行物理療法的綜合護理方式和常規護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療效,現資料統計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試驗選取的患者均為 2013 年 08 月~ 2014 年 08 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 84 例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每組各 42 例。其中男46 例,女 38 例。護理組,年齡 44~72 歲之間,平均年齡(52.22±13.55)歲。對照組,年齡 44~72 歲之間,平均年齡(52.23±13.57)歲。
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局部腫脹等。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性(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主要是針對患者的病情狀況,開展臨床基礎護理工作,包括患者病情監測、生命體征監測、心理、飲食等常規護理操作[2] .護理組采用物理療法的綜合護理方式 :(1)基礎護理。在物理療法實施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進行密切監測,準確的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能夠對患者的病情實施密切監測,同時加強對患者的病情巡視,主動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狀況,可以通過觀察患者的面部臉色、神情狀態和呼吸狀況等,做好護理操作。(2)心理護理。物理療法是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患者在長期治療過程中,優于住院時間較長,使得患者心理容易變得焦慮和煩躁,進而產生了較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針對患者產生的這種不良情緒進行科學指導,能夠選擇患者感興趣的一些話題進行溝通和交談,或者可以在病房內組織一些好玩的游戲活動,使得患者積極的參與其中,分散注意力,不要過分的重視自己的疾病而影響了治療和護理療效。在和患者溝通交流過程中,態度要和善,言辭要懇切,重視對患者不良情緒的消除和引導,幫助患者調整自身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護理工作開展,提高臨床護理效果。(3)超短波治療護理?;颊咴谖锢懑煼ㄖ委熯^程中,需要對其體位進行很好的指導,通過選擇適合的體位,能夠提高患者對于治療過程的配合度,比如在物理療法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選擇適當的鋪墊用品,縮短間隙,保證物理超短波治療過程的順利實施[3].(4)康復護理。在治療過程中,還會同步實施針灸治療過程,因此對于針灸治療過程實施時,護理人員需要正確選擇患者的穴位,留針時間需要明確控制,通常情況下留針時間在 15 分鐘左右,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配合電針治療過程,密切觀察電針的波形和強度大小,做好相應的護理管理控制,對于出現暈針的患者,一定要及時的開展救護工作,保證護理工作的安全有效。
1.3 統計學處理
本次采用 SPSS 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 < 0.05 為差異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組痊愈 14 例,顯效 21 例,有效 5 例,無效 2 例,總有效例數是 40 例,護理總有效率為 95.24%,對照組 :痊愈 7 例,顯效 18 例,有效 5 例,無效 12 例,總有效例數是 30 例,護理總有效率為 71.43%,兩組結果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膝關節骨質增生是一種關節炎疾病,這是一種長期的退化性疾病,在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醫護人員一定要重視患者的疼痛護理,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操作,能夠減少患者的關節疼痛酸脹感,經常鼓勵患者進行關節彎曲伸展運動,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療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這說明了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在實施物理療法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時,通過實施科學護理操作,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效果,保證治療過程的安全實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艷。探析應用物理療法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2):327-328.
[2]劉學義,張昌華,潘黔芬 . 中藥配合物理療法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11,26(5):467-468.
[3]楊麗霞,陳燕棉,李楚華。中藥配合物理療法用于膝關節骨質增生臨床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6):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