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收集我院2000年至2013年60例行乳突根治術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其中35例在術后行傳統的氯仿紗條填塞,干棉球擦拭法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人,女性人,年齡18~50歲,平均34.5歲。另外25例患者采用術后氯仿紗條填塞,理療聯合腎上腺皮質激素外用法,作為實驗組,其中男性人,女性人,年齡16~53歲,平均3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上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經典乳突根治術,術后均給予碘仿紗條填塞7~12天,平均8天,抽出碘仿紗條后,對照組采用干棉球擦拭法,每日一次,直至空腔干燥。實驗組,采用脈沖超短波電療法,每日一次,聯合氟美松1.5mg外用,每日2次。
1.3 觀察指標
抽取碘仿紗布后干耳時間,感染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用sas8.2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結果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均數之間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用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干耳時間的比較;由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中患者干耳時間要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中患者術后未出現感染,而對照組中有6例感染患者,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3.1 膽脂瘤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術后產生滲液的機制
膽脂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鼓室或乳突腔內存在的呈囊狀樣結構的角化鱗狀上皮,當囊內角化物和或脫落的上皮組織集聚或同時含有膽固醇結晶后,逐漸擴大,直至形成膽脂瘤。形成的膽脂瘤存在慢性破壞骨質的作用,易引起繼發感染,影響患者聽力,甚至繼發腦膿腫。乳突根治術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的機理在于,在徹底清除中耳病變組織的基礎上,通過切除外耳道后上壁,使鼓室、鼓竇、乳突腔及外耳道形成一永久向外開放的空腔,以利引流。但乳突根治術后常常有滲夜溢出,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不干耳的原因主要為:\\(1\\)術中清創不徹底,壞死物殘留。\\(2\\)術腔引流不暢,如乳突先天畸形,外耳道狹窄,縫合等原因造成引流腔變窄,妨礙引流。\\(3\\)術后換藥不當,導致腔內肉芽水腫,毛細血管及小靜脈的通透性增加,產生滲夜。\\(4\\)術中、術后異物的殘留,如:紗條、棉片等。
3.2 理療聯合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治療機制
本次研究中我們采用脈沖超短波電療法聯合氟美松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術后不干耳。其作用機制在于,超短波在作用機體后,在其高頻振蕩的作用下,可使組織中的離子、體液、細胞之間的接觸增多,促進組織內各種成分的交換,增強血液及淋巴循環,提高局部組織的營養及代謝過程,促使病灶組織中的ph值向堿性方向進展,利于病灶組織的干燥。此外,在超短波的作用下,可減少細胞內鉀離子,增加鈣離子,降低病灶組織的興奮性,促進滲出液及漏出液的吸收,形成脫水作用。另外,結締組織及肉芽組織在超短波的作用下能夠加速生長,加快上皮細胞增殖,縮短術腔上皮化時間。
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作用機制廣泛,首先,在炎癥早期,腎上腺皮質激素可直接提高血管平滑肌對血中去甲腎上腺素的敏感性,從而使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緊張性,進而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輕水腫。此外,腎上腺皮質激素能夠抑制白細胞及巨噬細胞向血管外滲出和游走,抑制炎癥相關細胞因子的表達及生物效應,抑制炎癥細胞粘附因子及其趨化因子的表達,促進炎性細胞的凋亡。
4 結語
本次研究結合上述治療方法的優點,在乳突根治術碘仿紗條填塞后,立即采用脈沖超短波電療聯合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治療方法,不僅能夠大幅縮短干耳時間,并且能夠抑制術后空腔內炎癥反應,防止術后繼發感染的發生。因此,理療聯合腎上腺皮質激素在治療乳突根治術后不干耳中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黃選兆,王吉寶.實用耳鼻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78-878.
[2]倪道鳳.乳突根治術后不干耳原因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雜志,2002.16\\(1\\):3-4.
[3]姜泗長.手術學全集.耳鼻咽喉科卷[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6:114-114.
[4]Pulec JL, Deguine C. Radical mastoidectomy cavity with de-bris and exposed middle ear mucosa. Ear Nose Throat J, 2000,79\\(3\\): 138.
[5]Nadol JB Jr. Causes of failure of mastoidectomy for chronicotitis media. Laryngoscope, 1985, 95\\(4\\): 4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