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是造成青少年兒童裸眼遠視力下降甚至致言的常見眼部疾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相對于西方國家,以我國為代表的亞洲地區兒童更易催患近視。教育部關于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告顯示,我國各學段學生視力不良率近年來居高不下:7一12歲小學生為40.89%,比2005年增加9.22個白分點;1315歲初中生為67.33%,比2005年增加9.26個白分點;1618歲高中生為79.20%,比2005年增加3.18個白分點。為了應用中醫體質辨識理論指導近視的防治,我課題組試應用中醫體質量表進行中醫體質和中小學生近視狀況調查,為研究中醫體質類型與中小學生近視發病的關系提供幫助。
1 資料和方法
1.1 數據來源
1.1.1 樣本選擇以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期問在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門診就診并進行檢影的8一18歲中小學生為樣本,共納入近視在校生237例及非近視在校生62例。
1.1.2 診斷標準
近視的診斷以屈光度蕊-O.SOD為準。少出光度-O.SOD-3.OD\\(含一3.0D\\)稱為低度近視;少出光度-3.0D-6.OD\\(含一6.0D\\)稱為中度近視;少出光度在-6.0D以上者稱為高度近視。
1.1.3 納入標準
8一18歲北京在校中小學生;采用標準化Lo}-MAR對數視力表進行檢查,最佳矯正視力為0.1或更高者;配合度良好者。
1.1.4 排除標準
存在弱視和/或斜視者;有眼內手術史或穿孔性眼外傷史者;有重大疾病如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或精神疾病者,或患有其他眼部疾病如虹膜睫狀體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橫斷面現場調查法。調查時問為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選取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門診就診的8一18歲中小學生;調查問卷的填寫需在具有中醫本科以上教育背景的調查員的協助下,由調查對象采用白填法\\(由于文化程度等原因無法白填者,由調查員逐條詢問填寫\\)。對所有調查對象均取得監護人的書面知情同意。另外,眼科屈光度檢驗采用日本Shin Nippon Accuref-I}9001型全白動驗查儀進行散瞳驗光。
1.2.2 調查內容
包括性別、年齡等基本信息,少出光度及中醫體質調查。中醫體質調查根據2009年中華中醫藥學會頒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采用中醫體質量表[3]實施。該量表是由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癖質、氣郁質、特票質9個亞量表、60個條目構成的白我評價量表,各亞量表轉化分數為0100分。
1.3 統計方法
將所觀察者的中醫體質分型、年齡、性別、少出光度等數據輸入計算機,建立Excel數據庫,并應用SAS V8軟件進行回歸分析等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調查237例近視對象中,男生122人,占51.48%,女生 115人,占48.52%;平均年齡13.19士0.4歲,最小年齡8.16歲,最大年齡18.91歲;62例非近視對象中,男生28人,占45.16%,女生34人,占54.84%;平均年齡11.13士0.67歲,最小年齡8.58歲,最大年齡18.91歲。
在299例受調查8一18歲人群中,156例為平和質,占52.17%;59例為基本平和質伴偏頗體質傾向,占19.73%;84例為偏頗體質,占28.10%. 3大體質的年齡、近視患病率、少出光度分布上存在統計學差異,而3者的性別分布未見明顯統計學差異。具體參見表1。
2.2 近視與非近視人群各體質亞量表得分的比較
近視與非近視人群各體質亞量表得分的情況如表2所示。近視與非近視人群均顯示平和質亞量表平均分最高,分別是79.05士1.74分和84.68士3.03分,但近視人群的平和質亞量表得分低于非近視人群,此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就偏頗體質而言,近視人群與非近視人群均是氣虛質、陰虛質及特票質的亞量表平均分居前3位,但均未達到可以判定偏頗體質的分值要求\\(40分及以匕;近視人群各偏頗體質亞量表平均分均高于非近視人群,且兩類人群的得分差異除陽虛質及陰虛質外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近視與偏頗體質的相關性分析
為了分析中醫體質與近視的關系,我們以是否催患近視為因變量,以是否為偏頗體質為白變量,建立一個單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為了排除人口統計學對結果的影響,我們將性別、年齡和中醫體質一起納入Logistic回歸模型,建立第2個模型。其中,Logistic:回歸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
中醫體質與近視關系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顯示,與平和質相比,偏頗體質者近視的危險度顯著增高,即OR2.361, 95%可信區問}confi-dente interval, CI\\)1.137-4.901, P=0.0212。為了排除性別、年齡的影響建立的第2個模型結果顯示,以平和質作參照,偏頗體質者近視的危險度是OR1.626, 95% CI0.752-3.517,P=0.2166;2.4 近視與具體中醫體質類型的相關性分析。
為了分析何種中醫體質類型與近視發生存在相關性,我們以是否催患近視為因變量,9種中醫體質亞量表得分情況為白變量,以逐步回歸方法分析篩選近視發生的危險因素。具體賦值情況如下:
將催患近視賦值為1,未催患近視賦值為0;平和質亞量表得分小于60分者賦值為0,大于60分者賦值為1;其他8種偏頗體質各亞量表得分小于40分者賦值為0,大于40分者賦值為1。以9個亞量表得分情況為相關因素對近視進行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在P<0.05水平,最終進入回歸方程的相關體質因素僅有1個,即氣虛質。氣虛體質者催患近視的危險度顯示為OR 5.025 95% CI1.173-21.525。
3 討論
中醫學對近視的認識歷史久遠,隋代巢元方所著《諸病源候論》中將其稱為“目不能遠視”;《審視瑤函》稱之為“能近怯遠證”,并指出近視可因“肝經不足腎經病”,并有“票受生成近覷”和“久視傷睛成近覷”等;清代黃庭鏡《目經大成·近視篇》始稱“近視”。盡管中醫醫家采用中藥、針灸、推拿等方法治療近視并取得了較為積極的療效dap,近年來不斷上升的青少年兒童近視患病率仍提示我們從中醫“治未病”角度進行早期干預的重要性。而中醫體質辨識作為中醫“治未病”的重要實踐方法[n},以人的體質為認知對象,從體質狀態及不同體質分類的特性,把握其健康與疾病的整體要素與個體差異,進而制定防治原則、選擇相應的防治及養生方法,可以有效地進行“因人制宜”的干預[A]。因此,我們認為對中小學生進行體質辨識,分析近視發生與中醫體質的相關性,通過體質調理改變其特定的偏頗體質,可以實現對青少年兒童近視的有效干預及預防。
本研究從兩個層面上研究中醫體質與近視的相關性:首先,建立回歸模型確定偏頗體質可以增加近視發生的危險性。在第1個模型中我們僅考慮偏頗體質對近視的單因素影響,結果顯示:與平和質相比,偏頗體質發生近視的危險性增加136%.在調整了性別、年齡后的第2個模型中,結果顯示:與平和質相比,偏頗體質發生近視的危險性增加了62.6%O,但P>0.05,無統計學意義。其原因可能如下:性別和年齡不僅對近視的發生有一定影響,還與中醫體質類型關系密切。全國大樣本中醫體質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不同年齡、性別人群的體質特點不同[[9]。因此,在分析體質與近視患病的相關性時,不應排除性別、年齡的影響。故接受第1個lo-}istic回歸模型結果,拒絕第2個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此外,近視與非近視人群在平和體質亞量表得分上的差異亦說明非近視人群更傾向于平和體質。反而言之,近視人群更傾向于偏頗體質。其次,在確定近視與偏頗體質關聯較強的基礎上,運用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進一步篩選與近視發生具有關聯性的具體體質類型。結果顯示:最終進入回歸方程的僅有氣虛質,且與平和質相比,氣虛質發生近視的的危險性增加了402.5%,提示氣虛質是與近視關聯較強的體質類型。
中醫體質學認為,氣虛質是由于元氣不足,以氣息低弱、臟腑功能狀態低下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體質狀態,具有語聲低怯、氣短懶言、肢體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等特點mo。而近視的病機多系心陽衰弱,神光不得發越于遠處;或肝腎兩虛,精血不足,以致神光衰微,光華不能遠及;或脾氣衰弱,運化不足,氣虛于內,影響神光發越??傮w來說,近視的發生與心肝脾腎4臟的功能低下有關?!吨T病源候論》言:“目不能遠視候:夫目不能遠視者,由目為肝之候,臟腑之精華。若勞傷腑臟,肝氣不足,兼受風邪,使精華之氣衰,故不能遠視?!薄短m室密藏》曰:“夫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享受于脾,上貫于目。脾者諸陰之首,目者血脈之宗也,故脾虛則五臟六腑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于目矣?!惫蕪闹嗅t理論上看,氣虛質符合近視發生的體質狀態?,F代研究中,王鴻章等通過對2巧例近視患兒的中醫體質進行研究發現,不同程度的近視兒童體質分型均以陰虛質、氣虛質為主;隨著兒童近視年齡的增加,氣虛質的比例明顯增加。佐之本研究結果,我們可見,臨床流行病學研究支持近視與氣虛質的相關性。由此,我們推測,對氣虛體質的兒童采用飲食調養、藥物治療、針灸按摩等體質調養方法改善其體質狀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近視發生或改善近視程度。
近視造成人類遠視力低下,嚴重者甚至致言,其危害及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屈光不正列入“視覺2020”要消除的可避免致言眼病之一,對此我國積極響應。
同時,針對我們中小學生近視患病率的持續上升,國家采取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加強體育鍛煉等多項措施。隨著本研究的深入進行,我們希望中醫調體“治未病”能在中小學生近視防控中得到良好運用。
參考文獻。
[1] Pan CW}Ramamurthy D}Saw SM. Worldwide prevalenceand risk factors for myopia[J].Ophthalmic Physiol Opt2012,32:3-16.
[2] Lin LL Shih YF Hsiao CK etal. Prevalence of myopia inTaiwanese school children:1983-2000 [J].Ann Acad MedSingapore 2004 33:27-33.
[3]中華中醫藥學會.ZYYXH/T 157-2009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S].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
[4]段俊國.中醫眼科臨床研究[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33-335.
[5]吳丹巍,鄭軍,竺月妹,等.中藥熏蒸聯介穴位按摩治療青少年近視的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6,40\\(7\\)58-59.
[6]李建峰,張恒,鐘蘭,等.中醫藥治療青少年近視概況[fJl.河南中醫,2012,32\\(1\\):127-128.
[7]王琦.體質辨識與治未病[J].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2007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五屆全國中醫體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1-6.
[8]王琦.中醫體質學研究與應用[Ml.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51-52.
[9]王琦,朱燕波.中國一般人群中醫體質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1\\):7-12.
[10]王琦.中醫體質學「Ml.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86-293.
[11]王鴻章,楊芳,謝學軍.兒童近視與中醫體質學的相關性分析[J].四川中醫,2010,28\\(9\\):2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