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源性咳嗽最早由我國著名中醫耳鼻喉專家干祖望提出,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慢性咽炎。筆者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運用自擬僵蟬湯治療該病40例,并設對照組對比觀察,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兩組病例均為我院門診患者,治療組40例中,男14例,女26例;年齡11~65歲;病程最短10 d,最長2 a。對照組40例中,男16例,女24例;年齡12~60歲;病程最短7 d,最長1.5 a。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入選病例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咽癢如蟻行,咽癢必咳,不癢不咳,或伴有咽中異物感而出現頻繁清嗓動作;?病位在咽喉,咳點在聲門以上;?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部分咽后壁有淋巴濾泡增生,胸部X片正常,血常規無明顯異常指標。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給予自擬僵蟬湯治療,藥物組成:金銀花12 g,菊花10 g,桔梗8 g,生甘草3 g,胖大海3 g,石斛8 g,木蝴蝶3 g,蟬蛻15 g,僵蠶12g。加減:咽癢甚者重用蟬蛻、僵蠶;咽喉腫痛者重用金銀花,加牛蒡子、山豆根;咽干明顯者加麥冬、玄參。1劑/d,水煎分多次慢慢咽服。兒童酌情減量。
2.2 對照組
口服羅紅霉素膠囊,150 mg/次\\(兒童按年齡、體重酌情減量\\),2次/d;復方甘草口服液10 mL/次\\(兒童按年齡、體重酌情減量\\),3次/d。
兩組均以15 d為1療程,療程結束后觀察療效。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訂。臨床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減輕;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甚或加重。
3.2 治療結果
治療組40例中臨床治愈30例,好轉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40例中臨床治愈18例,好轉1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7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 體會
喉源性咳嗽多見于成年人,兒童也可出現。本病全身癥狀不明顯,多以局部癥狀為主,其臨床表現為咽部不適感、咽癢如蟻行、刺激性干咳等,伴有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呈暗紅色,部分咽后壁有淋巴濾泡增生,以春秋季節常見。中醫認為咳嗽為六淫外邪侵襲肺系,或為臟腑功能失調,內邪干肺?!夺t學三字經·咳嗽》篇說:“肺為臟腑之華蓋,呼之則虛,吸之則滿,只受得本臟之正氣,受不得外來之客氣,客氣干之則嗆而咳矣?!笔痔幗浹谘屎?而咽喉為肺之門戶,外邪來襲,首當其沖,則肺竅開闔失常,肺失宣降,上逆為咳?!端貑枴ぬ庩柮髡摗吩?“傷于風者,上先受之?!憋L為百病之長,挾時邪為患,循經入絡,結聚咽喉,故風勝則癢,或用藥不當,或久治遷延不愈,致外邪留戀,久郁化火,火勝亦生癢??梢?風邪為喉源性咳嗽的主要致病因素。故筆者自擬了僵蟬湯,遵“治上焦如霧、非輕不舉”之旨,法疏風祛邪、解痙止咳之理,方中金銀花、蟬蛻疏風祛邪、解痙止咳為君藥,胖大海、僵蠶、木蝴蝶祛風化痰、解痙止咳為臣藥;佐以石斛潤喉止咳,同時又防祛風之藥辛散易傷津耗氣之弊;菊花、桔梗引經報使,引諸藥直達咽喉,生甘草清熱解毒并調和諸藥,縱觀全方用藥輕清宣透,使邪祛而不傷正,用藥立法謹遵吳氏“純然清肅上焦,不犯中下。無開門揖盜之弊,有輕可去實之能”。
參考文獻:
[1]韓德民.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4:285.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78.。
[3]王冬梅,蔣建云.風藥在喉源性咳嗽中的應用探析[J].陜西中醫,2012,33\\(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