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鷹嘴骨折為肘關節常見骨折,常引起明顯的分離移位,多主張手術治療,將骨折解剖復位,并行堅強內固定,以便進行早期功能鍛煉。術后患者由于疼痛不能很好配合早期功能鍛煉,肘關節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給患者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帶來很大的影響。我院運用中藥熏洗配合早期功能鍛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 2011 年 10 月-2013 年 2 月在我院手術治療的尺骨鷹嘴骨折患者 40 例,隨機分為 2 組。治療組 20 例,男 12 例,女 8 例;年齡 18 歲~55 歲,平均35.6 歲;跌打傷 13 例,車禍傷 7 例;按 Mayo 分型:
Type Ⅱ型(橫行移位骨折)12 例,Type Ⅲ型(粉碎性骨折)8 例。對照組 20 例,男 14 例,女 6 例;年齡 20歲~54 歲,平均 34.5 歲;跌打傷 12 例,車禍傷 8 例;按 Mayo 分型:Type Ⅱ型 13 例,Type Ⅲ型 7 例。2 組病例在性別、年齡、骨折類型等方面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組病例均采用手術治療,即臂叢麻醉,消毒,上止血帶。取肘后正中縱行切口,長約 7 cm~9 cm,暴露骨折斷端,清理斷端血腫及嵌入的軟組織,復位骨折斷端,巾鉗固定,用鋼絲張力帶或尺骨鷹嘴鉤鋼板固定,被動伸屈肘關節,確定骨折穩定,C 臂機透視骨折端滿意后,放置引流管,縫合傷口。術后患肢采用三角巾功能位懸吊,2 組患者術后均給予肘關節早期主動屈伸活動功能鍛煉指導,每天 2 次,每次15 min~20 min。中藥熏洗組術后 2 w 拆線,以自擬中藥方劑熏洗 21 d。方藥組成:伸筋草、透骨草、威靈仙、雞血藤、桂枝、羌活、蘇木、通草、乳香、沒藥各12 g,將上藥置于盆中,加水 1 000 mL~1 500 mL 煎沸后,將患肢架于盆上,以毛巾覆蓋,熏蒸 15 min;待藥液漸溫后,將患肘放入盆中泡洗 30 min,邊洗邊作肘關節主動屈伸鍛煉,每日熏洗 2 次,每日 1 劑。
3 結 果
3.1 療效標準
根據 Mayo 肘關節功能評分、運動疼痛評價、肘關節活動度(屈曲、伸直) 評定進行療效評價。將Mayo 肘關節功能評分按疼痛、關節活動度、關節穩定性以及功能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總分為 100 分,總分大于或等于 90 分為優,75 分~89 分為良,60 分~74 分為可,<60 分為差。疼痛采用目測類比評分法(VAS),10 分表示最大程度,0 分為無痛,1 分~3分為輕度。關節活動度評定采用評價表的方法。
3.2 療效觀察
40 例病例均予以 6 個月以上隨訪,門診定期 X線攝片復查,張力帶或尺骨鷹嘴鉤鋼板固定堅強,未見松動或斷裂,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
3.2.1 2 組病例 Mayo 肘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2 組病例肘關節功能 Mayo 評分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熏洗組高于常規鍛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早期功能鍛煉聯合中藥熏洗對肘關節功能的恢復作用更明顯。結果見表 1。
3.2.2 2 組病例治療前后肘關節疼痛和肘關節活動度比較
治療后 2 組患者均較治療前 VAS 評分降低,肘關節活動度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熏洗組優于常規鍛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早期功能鍛煉配合中藥熏洗緩解疼痛效果明顯,并且肘關節活動度明顯增加,更有利于肘關節功能的恢復。結果見表 2。
4 討 論
尺骨鷹嘴骨折為常見上肢骨折之一,多見于成年人,占全身骨折的 1.17%。多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多波及半月切跡關節面,多屬于關節內骨折,常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可恢復半月切跡的平整,減少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且堅強的內固定達到早期功能鍛煉,防止肘關節僵直的發生。臨床上我們發現尺骨鷹嘴骨折術后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因畏懼疼痛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功能鍛煉,這對患者術后肘關節的功能康復造成了直接影響。
肘部創傷或手術后,氣血運行受阻,局部血腫肌化、纖維化,致使關節周圍組織、肌腱、韌帶廣泛粘連,筋脈攣縮,引起肘關節腫脹、疼痛,關節活動受限。Moban K報道肘關節骨折脫位占創傷后肘關節僵直的 48%。中藥熏洗具有舒筋活絡、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祛風除濕、消腫止痛、通利關節之功效。其中伸筋草、透骨草可引藥透入經絡、血脈,祛風活血,舒筋活絡;威靈仙宣通十二經絡,善治經絡壅滯;雞血藤能溫通經脈,活血通絡;桂枝、羌活溫通經脈,為上肢引經藥;蘇木、通草善于行水消腫,活血通絡止痛;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另外通過對僵硬的肘關節局部熏洗,使玄府洞開,藥力從皮到肉,從筋到骨,直達病變部位,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組織營養,促進水腫和炎性產物的吸收,松解粘連,使關節周圍軟組織攣者舒,僵者柔,達到“堅者軟之”“,結者散之”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Morrey B F,Bryan R S,Dobyns J H. Total elbow arthroplasty. A five-year experience at the Mayo Clinic[J]. J Bone Joint Surg,1981,63(7):1050-1063.
[2]朱鏞連. 神經康復學[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558-559.
[3]周維金,孫啟良. 癱瘓康復評定手冊[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9-10.
[4]鄭和平. 肘關節的解剖結構與常用手術入路[J]. 中華關節外科雜志,2008,12(1):3.
[5]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 實用骨科學[M]. 3 版.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436-437.
[6]Mohan K. Myositis ossificans traumatica of the elbow[J]. Int Surg,1972,57(6):475-478.。
[7]李越,李志榮. 創傷后肘關節僵硬的治療[J]. 當代醫學,2011,17(3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