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發生了普遍的改變,對于家庭的功能的觀念也在悄然改變。非婚同居的現象普遍的增加,從而隨著兩性關系的破裂導致的財產分割等糾紛也有普遍的上升。
在很多國家都對非婚同居用成文法或者判例法加以規制和保護,以保護弱者的利益,維護社會的穩定。我國的法律制度在這方面卻是缺乏完善的立法體制的,筆者立足于我國非婚同居的現狀對非婚同居財產分配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其的立法問題提供參考建議和價值。
二、非婚同居問題的爭議和立法現狀
\\( 一\\) 非婚同居財產分割問題的提出
首先對于非婚同居及其財產糾紛的爭議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大家熱議的一個話題。一方面人們認為我國的《婚姻法》不承認非婚同居,也不鼓勵非婚同居,并且中國非婚同居的人數遠遠沒有達到國外那么大的規模。但是,隨著人們的社會觀念的變化和思想的開放和包容性,使得非婚同居現象漸趨普遍,法律應該與時俱進,對此加以規制,避免滯后性。楊立新教授認為,立法機關應關注非婚同居這一社會現象,并加以規制,在婚姻立法中規定“準婚姻”的形式,將這種社會現象納入法律的軌道,防止在發生爭議的時候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更好地保護非婚同居當事人的權利和利益。
①中山大學張民安曾對非婚同居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了比較系統的闡述,重點論述了同居配偶間的財產關系和遺產繼承權。他認為,對非婚同居配偶間的財產關系,應以協議制為原則,婚姻財產制為補充; 非婚同居配偶間應該設立有條件的遺產繼承權。
②中國人民大學的高留志博士提出非婚同居立法規制原則,即區分對待原則和價值中立原則,他認為不能賦予非婚同居以婚姻的效力,否則婚姻法的價值追求將會受到沖擊; 法律在對非婚同居進行規制的時候,應該持一種中立態度,對非婚同居現象不加倡導,但也不加貶斥,僅將其作為一種事實存在而給進行調整。
\\( 二\\) 我國關于非婚同居財產制度的立法現狀
首先要明確的是非婚同居制度的法律地位。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可以被認為是非婚同居。我國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一》改變了以前認為非婚同居為非法的立場如果雙方同居沒有辦理結婚登記的,就按照同居關系處理,并沒有認定其為非法行為。并且,同居當事人起訴到法院的,法院可以判決解除雙方的同居關系。隨后。
《婚姻法解釋二》出臺,法院不再受理同居當事人解除同居關系的訴訟,并且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于《婚姻法》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
其次,對于非婚同居財產問題的法律制度現狀。非婚同居發生糾紛后的財產大致歸屬一般是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劃分,沒有約定的則為雙方各自所有,對于同居期間的財產和債務等問題,依照法律規定應該認定為一般共有,而非夫妻之間的共同共有的標準,還有很多情況下是依照按份共有的原則來進行劃分的。目前《婚姻法》并沒有對于非婚同居期間的財產問題進行規定,大多數情況下法院審理非婚同居案件都是依照《民法通則》或者《合同法》來進行的,我們都已經意識到在這個開放的社會,非婚同居問題雖然不像婚姻那樣受到法律的認可,但是它確實更需要解決的一個社會問題。非婚同居的現象在增加,但是人們的法律意識并沒有提高,他們選擇同居的時候并不會有合意簽訂合同的法律意識,所以是盲目的選擇了同居。等到非婚同居的關系破裂之時,便會引起各種財產糾紛,并且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
三、國外關于非婚同居財產分配的研究
\\( 一\\) 英美系非婚同居財產分配的規定
美國是判例法國家,它以判例法的方式來對非婚同居制度來對當事人的權益進行保護,美國司法判例表明,美國更偏好當事人在尊重雙方意愿和自由的情況下,用合同的方式來規定雙方的人身及財產關系,賦予非婚同居合同的合法性,只要該同居合同是當時人真實意思的表示,不違反法律的規定,那么法律就賦予它法定效力,并予以保護。當事人既可以保持同居關系,還可以通過合同來對雙方非婚時期的權利義務進行約定,包括對財產權的享有、對子女的撫養以及繼承權的享有。
英國對于非婚同居的態度也是由否定到認可進行轉變的。英國通過判例對非婚同居當事人之間的財產權利義務關系進行了立法規定。
一方面,英國人除對土地和房屋外,調整夫妻、同居伴侶和其他家庭成員之間財產關系的法律規則與調整一般社會成員相互之間財產關系的法律規則基本相同,一般通過契約或信托法來對財產問題進行規定。
另一方面,非婚同居者沒有相互扶養的法定義務。英國借助合同的方式來調整同居關系,非婚同居當事人可以對同居期間的財產、子女撫養、相互贈與、設立財產信托等事宜進行協商約定,并適用合同法的一般規則。非婚同居這不享有相互繼承財產的權利,但是他們可以依據自己的意愿在遺囑中給予對方這樣的繼承權,當然非婚子女不受此影響,均享有繼承權。
\\( 二\\) 大陸法系之法國非婚同居財產分配的規定
法國主要通過緊密關系民事協議來對非婚同居進行規制?,F《法國民法典》第 515—l 條規定,所謂“緊密關系民事協議”\\( PACS\\) 是指,兩個異性,甚至兩個同性的成年自然人之間為組織共同生活而訂立的協議。這種緊密關系民事協議和前面提到的合同相對理論一樣,都要求具有締約能力的的雙方要在尊重彼此意愿的基礎上,對同居期間的人身財產關系進行約定,并且不能違背禁止性條件還要到相關的登記部門進行登記,協議才具有法律效力。對于財產的約定,在明確所有權的情況下按照約定執行,如果約定不明確則雙方平均分配,如果財產取得日期不明確的則默認為是簽訂協議之后的財產。非婚同居協議之后所得的財產由雙方共同所有,并且對半平分。當事人因共同生活以及共同住房所產生的對外債務是由同居雙方承擔連帶責任。另外,非婚同居雙方有相互之間給予實際的幫助的強制義務,這種強制義務的標準一般低于夫妻之間的扶助標準。另外,和英美法系的國家一樣,非婚同居雙方不產生法定繼承權,但是可以由當事人通過約定或者遺囑的形式進行繼承。法國主要以合同方式來解決非婚同居財產問題,法律也給予非婚同居者最大的自由,最少的約束。
四、非婚同居財產分配制度的構想
\\( 一\\) 非婚同居存續期間同居財產的歸屬
第一,約定財產制優先于法定財產制非婚同居是當事人的自由選擇除非法律另有規定,同居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契約來約定同居前財產及同居期間財產的歸屬和分配。法律應充分尊重同居雙方的財產約定,不對約定財產制的范圍及種類做出任何限制,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第二,法定財產制為分別財產制。目前我國婚姻法的法定財產制為共同財產制,而非婚同居者的法定財產制為分別財產制。非婚同居者為了享受比婚姻更大的自由而選擇同居,當然不包括與對方共有財產,因此只要當事人雙方沒有約定或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非婚同居前后各自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不因非婚同居關系而混同,同居另一方不得對其加以限制和干涉,非婚同居者可以約定采取婚姻法中的任何一種財產歸屬形式,也可以采取多種方式的結合,但若雙方當事人沒有約定時,只能適用分別財產制。推定為共同所有的條件是財產不能證明為那一方所有或者財產不能分割。
第三,事實合伙作為補充。事實合伙是指非婚同居者就財產分割上視為合伙。非婚同居者在同居期間和同居關系終止時都涉及到財產分割,事實合伙可同時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
\\( 二\\) 共同生活費用的承擔
共同生活費用的支出,是每個同居家庭必然發生的事實,作為維系同居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對共同生活費用的承擔法律應加以確認。③否認彼此間存在共同生活費用的支付義務,并拒絕對此進行有效的法律保護,就難以維系和保障非婚同居者的共同生活。當一方沒有足夠的能力維持日常生活時,另一方如有能力應單獨承擔共同生活費用,以維持共同生活的正常進行,此時,生活費用的負擔轉化為扶養義務。在非婚同居者之間,沒有法定的扶養義務,但非婚同居雙方不但現實地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且發生收入和財產上的混同,并有一方輔助另一方的情況存在。
\\( 三\\) 債務的負擔
非婚同居雙方共同生活,他們可能會因共同生活而產生對第三人所負有的債務,也可能為生育子女,撫養子女而發生一些費用,對于當事人的個人債務,由本人以其個人財產償還。對于同居期間產生的債務,應根據其性質而區別對待。根據契約自由原則,非婚同居雙方應根據訂立的契約來負擔債務,雙方當事人可以約定共同承擔、分別承擔、部分共同承擔或部分分別承擔,如果雙方對共同債務沒有約定,性質上應當認定為連帶債務,雙方各自負全部給付義務,債權人可先后請求同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全部或部分給付,也可以同時請求同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全部或部分給付。
\\( 四\\) 非婚同居關系解除后財產分割問題
同居關系解除后會引起的財產分割、債務清償和經濟幫助補償權,非過錯方的賠償權等財產糾紛問題,我們總結主要有以下建議: 第一,關于財產分割問題,解除非婚同居關系時按照同居契約進行財產清算或分割。如果沒有訂立同居契約,按照合伙原理進行清算或分割,對家務勞動的價值應當予以承認,非婚同居一方財產的形成、維持、增加是基于同居另一方在共同生活中從事家事勞動的特殊貢獻,財產享有方應合理地給予補償。第二,非婚同居關系解除時應妥善處理債務的清償問題,債的效力不因非婚同居關系解除而改變。為共同生活在非婚同居期間產生的債務為共同債務,非婚同居雙方當事人為撫養子女、滿足日常生活需要以及基于共同生活的住房而發生的費用為共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對內最終分解為雙方的按份責任。第三,經濟幫助請求權。在配偶間存在法定的扶養權利與義務,而非婚同居雙方之間不存在這種權利與義務,但基于共同生活也產生共同生活費用的給付義務,在非婚同居期間,生活困難的一方依靠對方生活,當非婚同居關系解除后,如果沒有規定相應的法律救濟措施,任由其脫離家庭流入社會,必然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造成社會負擔的增加,也違背了立法規制非婚同居的宗旨。因此,在解除非婚同居關系時,也賦予確有困難的一方享有經濟幫助請求權,但應規定較為嚴格的適用條件。
五、結語
非婚同居現象越來越多,引發的財產分割糾紛也越來越多,而我國立法規制方面卻存在不足。關于這個問題,本文參照和借鑒了國外的經驗,提出了幾點關于同居財產分割的問題,希望以后我國的非婚同居財產分配制度能更加公正公平,也更好的保護非婚同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