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政法論文 > > 新婚姻法中有關離婚的相關規定
新婚姻法中有關離婚的相關規定
>2022-05-20 09:00:00

目 錄

摘 要

關鍵詞

一、配偶權的規定模棱兩可,可有可無

二、關于事實婚姻的規定存在缺陷

三、協議離婚制度

四、關于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五、小結

參考文獻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的離婚率直線上升,越來越多的引起人們的重視。2001 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修正案)》,在此次婚姻法修改中,將離婚制度作為焦點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使此次修正案較原來婚姻法更具合理性、實用性和可操縱性,但仍有不足。首先對新婚姻法中關于離婚方面出現的新概念的理解作了解釋(個人觀點)然后,就協議離婚制度中出現的不足及今后協議離婚制度的完善進行了論述;其次,就我國新《婚姻法》確立的賠償制度現狀的不足,談了幾點個人看法,僅以供指正.該法較之1980年的舊婚姻法,有很大的進步,適應了我國新時代婚姻家庭狀況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我國的婚姻家庭制度。但是在新婚姻法對舊婚姻法的立法突破和完善的同時,新的問題和不足接踵而至,本文從夫妻配偶權、事實婚姻、離婚條件、親等關系的計算等幾個方面,剖析了我國新婚姻法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關鍵詞:婚姻法; 配偶權; 事實婚姻; 離婚條件 ;親等關系;離婚理由、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協議離婚

古人云: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此乃人生四大幸事??梢娀橐鍪敲總€人一生中的頭等大事,對婚姻關系的法律調整,涉及到男女老少、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因此,婚姻法的制定和修改總是牽動著億萬人的視線。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修正案)》,該法較之1980年的舊婚姻法,有很大的進步,適應了我國新時代婚姻家庭狀況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我國的婚姻家庭制度。 但是在新婚姻法對舊婚姻法的立法突破和完善的同時,新的問題和不足接踵而至,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配偶權的規定模棱兩可,可有可無

所謂配偶權,是指夫妻雙方基于配偶身份而享有的權利義務的總稱,它包括夫妻 姓名權、同居權、忠實義務及財產權利等。配偶權具有以下特征:

(一)主體的對偶性。夫妻互為配偶,共同享有配偶權,雙方既是權利主體,又是義務主體,這是婚姻關系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的。

(二)客體的利益性。配偶權的客體是夫妻互為配偶的身份利益,不包括財產利益,且這種利益具有獨占性,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共享,這是我國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所決定的。

(三)內容的雙重性,即權利義務的不可分割性。配偶權的核心是性權利。一是這種權利義務的實現需要雙方同時履行和協調配合;二是配偶雙方既是權利主體,又是義務主體,缺一不可。

(四)權利的排他性,權利的獨占性必須就具有排他性,從某種意義上說配偶權也是對世權,即夫妻以外的人都是義務主體,都具有不作為的義務,不得實施干擾、妨害、侵犯配偶權的行為。

配偶權是基本身份權,是基于法律規定的夫妻身份地位而產生的,但配偶權作為基本身份權還包括諸多派生的身份權。對配偶權的外延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同居權、忠實義務外,配偶權中其他的一些權利在《婚姻法》中基本上都有所規定,但卻回避了配偶權的實質性內容,即夫妻間的性權利。法學家們認為設立配偶權的真正目的在于“人們把婚姻家庭當成禁區,對夫妻雙方侵權不當一回事?!痹O立配偶權,“就是要把婚外戀和婚外性行為視為法”。但一張結婚證如同一份契約,夫妻之間的同居與互相忠實是其不言而喻的義務,法律中對此又專門做出規定,有多此一舉之嫌。并且,確立配偶權反而不利于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任何一對夫妻在漫長的婚姻存續期間的同居生活不可能不發生沖突,如果法律一旦確立了配偶權,類似婚姻內的強暴行為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而這時法律又無可奈何。另外對于一方的婚外性行為,不僅舉證難,而且引起婚外性行為的原因也很多,有的因一方放蕩行為引起,有的可因對方過錯造成,有的因第三人的誘惑引起等等,這無疑使司法部門的執行難度無形加大。

二、關于事實婚姻的規定存在缺陷

新婚姻法回避了對事實婚姻是否承認其效力的問題。對于不符合結婚條件的男女雙 方沒有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且不傷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同居是否得到法律認可和調整呢?新法沒有做出規定和回應。不承認其效力不但使事實婚姻的當事人及其子女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而且還會不可避免地帶來家庭關系的不穩定,既不符合我國傳統習慣,也不符合法律的本意。但面對大量未經登記而公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如何認定其法律地位,要不要給予保護,在多大的范圍內予以保護,在立法中應當予以考慮。我國又沒有同居法來加以調整和規范,這無疑使事實婚姻成為立法空白,不利于社會的穩定。

(一)、新婚姻法中出現關于離婚的新概念及規定不嚴謹

1、將“感情確已破裂”修改為“婚姻關系確已破裂”。相對比而言,婚姻關系破裂涵蓋了造成婚姻破裂的所有內容,而感情破裂是婚姻關系破裂的一種表現,一個原因。將婚姻關系破裂作為離婚的法定標準,并輔之以列舉性事由,更具有立法上的科學性和實踐上的可操作性,是更客觀、更合理的。就世界范圍來看,婚姻關系破裂是目前實行破裂主義離婚原則的世界各國中普遍采用的用語。確立婚姻關系破裂的離婚標準,符合世界離婚立法的趨勢。如1969年英國《離婚改革法》第1條規定:“本法生效之后,離婚的任何一方可以向法庭請求離婚的唯一理由是婚姻關系已無可挽回地破裂?!?/p>

2、盡可能擴大列舉婚姻關系破裂的具體情形。 新婚姻法還對離婚標準采用了列舉的方式,然而從新法之列舉情形看,以過錯為多,過錯離婚主義的痕跡過重。且并沒有把常見的、多發性,具有普遍性的離婚情形列舉出來,這樣難以達到列舉的真正目的。因此,筆者建議在具體列舉離婚理由時增加那些雖非夫妻一方主觀過錯或有責行為,但因一定之客觀原因致使婚姻目的無法實現,不堪共同生活的離婚情形,適當擴大列舉情形的范圍,使離婚標準的確立既能反映離婚原因多元化的客觀事實,又便于法官在適用法律過程中有具體的裁量依據。 離婚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古今中外的婚姻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從古到今,隨著人們對離婚提出的各種主張,離婚制度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從各方面,立法者更是不斷地對其進行和完善。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先后頒布了1950年婚姻法和1980年婚姻法。前幾年,又對1980年婚姻法進行了修改與確立,并在2001年4月28日第九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以下簡稱修正案\\)。

3、過錯賠償原則。新婚姻法中規定今后因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遺棄家庭成員等原因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還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躲、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躲、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4、無效婚姻原則。家庭是個細胞,而婚姻是構成家庭的基本要素?!痘橐龇ā分袩o效婚姻是指建立婚姻關系的雙方當事人違反婚姻法的有關規定,不履行法定的結婚登記程序而建立的婚姻關系,這種婚姻關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無效婚姻。如重婚、有禁止結婚的支屬關系、婚前患有醫學上以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未到法定婚齡等。無效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財產,由當事人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在此期間所生子女按婚生子女的規定執行。

5、家庭暴力。家庭暴力行為是指由家庭成員在家庭環境內進行的暴力行為。家庭暴力是離婚制度前提因素的一個,也是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現代的家庭暴力成因不僅延續著古代男權制度的封建思想,而且融入了現今社會形勢的復雜壓力。全國婦聯去年的調查表明,在我國2.7億個家庭中有大約30%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按這個比例計算,全國目前至少有八千一百萬家庭中存在暴力問題,而這其中,有95%以上都是丈夫對妻子的暴力。據調查,近年來,我國關于家庭暴力的來信來訪在逐年遞增。抑制家庭暴力的滋長迫在眉睫――婚姻法中明確規定夫妻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地位,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隨著我國立法制度的不斷完善,在新的《婚姻法》中關于家庭暴力作了許多修改與補充,為受害一方的權利,提供法律保障,也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

三、協議離婚制度

根據婚姻法的規定,離婚是指配偶生存期間解除婚姻關系的法律手段.它需法定條 件和程序才能產生終止婚姻的法律后果。協議離婚是指取得結婚證的夫妻經協商一致達成離婚協議,并經婚姻登記解除婚則關系的法律行為。協議離婚制度則是有協議離婚的條件、辦理機關、具體程序、相應的法律責任等一系列法律規范的總和。協議離婚是我國離婚制度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協議離婚制度的法律規定過于原則,內容較簡陋,因而存在的缺陷較多。這里僅就目前協議離婚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如何進一步完善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當前協議離婚制度存在的問題

1、離婚程序使惡意離婚者有機可乘

現今社會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一些人為了一些目的,鉆法律的空子,搞假離婚或進行惡意離婚,其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借離婚逃債、逃避計劃生育。為什么這些當事人會得逞呢?最重要的原因就協議離婚制度規定當事人只要自愿,即可離婚,而對是否確屬自愿缺乏審查評判的標準。雖然,離婚協議書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當事人自愿離婚的意思,但并非就能證明當事人確屬自愿離婚。由于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沒有規定登記機關具體的審查內容和程序,導致惡意離婚、假離婚者屢屢得逞,憑離婚協議對抗債權人,對抗人民法院的審判和執行,甚至有的離婚者則堂而皇之地與他人結婚、或“合理”、“合法”地生育,長此以往,還有什么法律的嚴肅性,社會的文明正義可言?

2、離婚協議缺乏強制執行力

夫妻雙方離婚,就要涉及到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務分擔等一系列問題,男女雙方協議離婚,按照協議離婚制度的有關規定,必須就上述兩方面問題進行全面約定,否則,婚姻登記機關將不予受理離婚申請。但當事人達成的離婚協議書在獲準離婚后又不具有強制執行力,當一方或雙方自愿履行義務,對方無權申請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只能依照婚姻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重新起訴,這種訴訟在某種意義上說為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重新起訴無疑費時費力,與協議離婚制度簡便、易行、高效的原則相悖。此外,債務人利用協議離婚來逃避債務。

3、協議離婚后的監督措施不便操作

為保障協議離婚的真實性、合法性,防止假結婚、惡意離婚,現行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申請婚姻登記的當事人弄虛作假騙取婚姻登記的,婚姻登記機關應當撤銷婚姻登記,對結婚、復婚的當事人宣布其婚姻關系無效并收回結婚證,對離婚的當事人宣布其解除婚姻關系無效并收回離婚證,并對當事人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边@條規定實質上就是對違反協議離婚制度的當事人的監督處罰措施.但這一措施缺乏操作性,易流于形式。首先,騙取離婚登記缺乏具體、明確的標準。其次,協議離婚制度對騙取離婚登記的當事人只能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不能從根本上制止該行為。再次,對再婚者難以發生作用。實際生活中,夫妻一方為達到和他人結婚的目的,編造種種理由欺騙另一方,直至與其達成離婚協議,對此如按現今的協議離婚監督措施,婚姻登記機關可應另一方的申請,宣布原解除婚姻關系的登記無效,但再婚的男女均將構成重婚。顯然,此種情況下宣布婚姻登記無效將是進退兩難的。

\\(二\\)、協議離婚制度的完善

協議離婚制度之所以存在以上弊端,主要是該項制度在立法上過于原則,程序簡單,不能與相關的法律制度協調統一,而且整個系統較為封閉。為此,針對上述不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

1、要設立協議離婚的審查期制度

依據《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劃定,我國協議離婚的程序是申請、審查和登記。其中,審查是最重要的一環。然而從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來看,關于審查期的規定很不明確,因為審查期的設立,旨在減少輕率離婚,防止假離婚、惡意離婚的發生,保證婚姻關系的穩定,增強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的管理職能。故建議填補這一內容,豐富審查制度。審查期的規定必須長短適中,因其具有考慮期的性質,應以一個月左右為宜。在審查考慮期間,當事人提出撤銷離婚申請,婚姻登記機關應予準許。

2、要設立協議離婚的公正制度

協議離婚制度中離婚協議書雖經婚姻登記機關確認,但是不具有強制執行力。故應增設公證制度。并規定下列離婚協議必須公證:離婚協議中有子女扶養費分期給付的;離婚協議中有財產給付,但在婚姻登記機關發放離婚證前不能交付的離婚協議中有債務分擔的;離婚協議中有夫妻經濟幫助,需要分期給付的。對上述四種離婚協議,由當事人到所在地公證機關履行公證手續并由公證機關強制執行,無需重新提起民事訴訟。

3、要細化離婚后的監督措施

為維護婚姻法的嚴肅性,懲處騙取離婚登記的行為。協議離婚制度應有具體的事后監督措施:首先應明確騙取離婚登記的具體內容和表現,婚姻機關可以此為依據:如當事人離婚后仍繼續同居生活;離婚隱瞞夫妻共同債務,致使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等,都應視為弄虛作假騙取離婚登記的行為;其次,增加騙取離婚登記的處罰種類,加大罰款力度。對騙取離婚登記的當事人除給予較大數額的罰款外有關部門還應對當事人假離婚生育、分房、調動工作進行適當的處理。

四、關于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為了完善我國婚姻法,加強保護離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我國在此次對婚姻法的修 改中確立了婚姻損害賠償制度。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是規定配偶一方不法侵害配偶他方基于配偶身份享有的合法權利,其過錯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的破裂,離婚時,無過錯一方對由此所受損害(財產上損害和非財產上損害)有權要求賠償,加害方則負有賠償損失,給付撫慰金等侵權民事責任的民事法律制度。離婚賠償制度在2001年修改后的新婚姻法中緩緩出臺的。修改后的婚姻法規定的離婚賠償制度,有利于保護離婚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亦使司法部門追究損害配偶權的違法行為人的損害賠償責任時“有法可依”,具有重大意義。但其內容不全面,不徹底,羞羞達達,遮遮掩掩,"猶抱琵琶半遮面",致使許多婚姻賠償仍然被遮擋在法律保護之外。

\\(一\\)、賠償范圍過窄

首先,新婚姻法沒有規定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過錯方和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其規定是不全面的,具有明顯的缺陷。一是縱容一些人鉆法律空子,使弱勢受害群體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二是不符合一般民事責任理論。民事責任理論并不排除無效民事行為中過錯方或侵權人的民事責任。這在其他民事法律中都有規定,如《合同法》第六十一條關于無效合同的民事責任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造成的損失。"可見,是完全有其理論根據的。將來修改婚姻法時,應當設立婚姻被確認無效和被撤銷后的法律后果,并規定對于造成婚姻無效的過錯者和在無效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侵權者承擔民事責任.同時,對合法婚姻的賠償范圍,新婚姻法只規定了重婚、同居、暴力、虐待和遺棄五種情形,其范圍也明顯過窄,使許多婚姻侵權得不到處理。從修改后的婚姻法實施情況來看,涉及到婚姻賠償的問題主要有:\\(1\\)、通奸;\\(2\\)、嫖娼;\\(3\\)、婚外戀;\\(4\\)、婚內性暴力;\\(5\\)、婚外生子;\\(6\\)、婚內傳??;\\(7\\)、非暴力性侮辱和誹謗;等等。上述幾種情況是否都可以作為婚姻賠償,尚值得研究,由于篇幅限制,僅就下列幾種情形是完全應當作為離婚賠償的進行論述。\\(1\\)、婚外生子?;橥馍樱ㄅ?,是指因婚外情懷孕所生之子女。應當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婚外生子,是指配偶一方與婚外異性尚不構成同居關系所生之子女。按照婚姻法第46條規規定的同居,追究賠償責任。從司法實踐來看,婚外生子\\(女\\),都是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懷孕生子,對另一方所造成的傷害,非常嚴重,有的甚至是難以估量的。如五十歲的老漢張某,到2002年8月中旬,才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這時孩子已經十幾歲了。他接受不了這個現實,便提出離婚,并要求對方給予經濟補償和精神賠償。對于張老漢的請求,法院難道不應支持嗎?可以說,這種傷害,比一般同居還要嚴重的多。法院應當受理并做出判決賠償.但筆者也發現,由于婚姻法規定的婚外情賠償范圍定在同居內,對于沒有達到同居程度的婚外生子,要求賠償的法院并不支持。即使接受此案例,但在判決上也各不相同\\(適用法律不同\\)。有的直接適用婚姻法第46條,有的以違反夫妻互相忠實義務,適用婚姻法第4條,有的以侵犯名譽權,適用民法通則第121條。\\(2\\)、婚內傳病?;閮葌鞑?,是指在婚姻存續期間,一方配偶將疾病傳染給另一方。如男方得了性病,傳染給女方,女方懷孕后,多次作流產手術,身體受到嚴重摧殘。男方提出離婚時,女方提出賠償。 \\(3\\)、非暴力性侮辱和誹謗以及揭露隱私。 即一方為了離婚或出于其他目的,對另一方不使用暴力,而使用非暴力性侮辱和誹謗及揭露隱私手段,侮辱、貶低對方人格,毀損對方名譽。對此,在離婚時,受害人提出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因為我國民法律和刑法都禁止侮辱和誹謗,婚姻賠償未作規定,顯然是一個缺陷。

\\(二\\)、責任主體不合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釋,限制離婚配偶向第三人索賠。這一規定存在明顯的不合理。從法律規定的離婚賠償的五種情形看,都可能有共同侵權人。其中重婚和同居(除第三人不知道重婚和同居者已有配偶,則不構成共同侵權外),屬于必要的共同侵權;暴力、虐待和遺棄,雖然可以由配偶一方單獨實施,但從現實生活和司法實踐來看,配偶一方與其他人員(主要是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員,同時也包括家庭成員以外的其他人員)對另一方配偶共同實施暴力、虐待和遺棄的時有發生。首先,從理論看,共同侵權應當賠償,這是民事責任的一項基本原則。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責任人,符合共同侵權的歸責原則。其次,從實踐來看,便于訴訟。將第三人作為共同侵權人,能夠在同一程序中一并解決,符合訴訟經濟原則。最高人民法院規定只能向侵權配偶本人索賠,不能向第三人索賠,顯然違反了共同侵權的歸則原則。因而,該規定的不合理是十分明顯的 。

\\(三\\)、離婚才能賠償,與訴訟時效相矛盾

新婚姻法第46條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都規定,只有當配偶之間的五種侵權情形"導致離婚"的,才能提出損害賠償。也就是說,不離婚,配偶之間不能提出損害賠償。而民法通則136條第1款(一)項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一年。但由于婚姻關系的特殊性,夫妻因一方的暴力或與第三者同居等侵權行為,當時并沒有引起離婚(因過錯方表示改正錯誤,或者受害配偶為了維持夫妻關系和家庭利益,原諒了過錯方的行為,沒有追究侵權方的過錯和提出離婚),以后離婚時,前述侵權行為(有的不具有連續性)已超過了訴訟時效,在離婚時提起賠償,就會因過時效而敗訴??梢?,這一規定存在明顯的缺陷。這樣規定,婚內侵權就得不到有效保護。其結果必然是:一是鼓勵人們離婚;二是不及時離婚,因而,立法機關應當予以修改,要么允許婚內賠償,要么對婚姻賠償的訴訟時效作出新的規定。同時在離婚損害賠償上還應明確賠償的義務主體《婚姻法》\\(修正案\\)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1\\)重婚的;\\(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3\\)實施家庭暴力;\\(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在此規定中,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權力主體是很明確的,即離婚的無過錯配偶。然而,對其義務主體卻沒有明確的規定。即不知該規定義務住體是僅指離婚過錯配偶,抑或是也包括實施破壞他人婚姻關系違法行為有過錯的第三人。筆者認為,由于近年來一些第三者打著“愛情”的幌子,明日張膽地羞辱、謾罵無過錯配偶,使無過錯配偶的身心受到了嚴重摧殘。同時也基于教育,引導公民嚴肅認真對待婚姻家庭,保障合法婚姻關系之目的,以及公平正義的原則,則要求離婚損害請求的義務主體,除離婚過錯配偶外,還應包括實施破壞的第三人。

\\(四\\)、損失要賠償,精神損害更要賠償

離婚損害賠償包括財產損失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失賠償雖亦采用財產賠償的方式,但精神損害賠償本身兼具經濟補償和精神撫慰的性質:一是從經濟上填補損害,二是撫慰受害方因合法權益遭受損害之痛苦。筆者認為,從現實生活中看,離婚無過錯方所受損害,往往以精神損害為多,不能完全客觀地以金錢計量和賠償。因此立法除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外,還應規定可請求給付撫慰金。前者著重填補財產損害,后者著重撫慰精神創傷。此外,根據我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的精神,侵害名譽權等人格權的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等非財產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兩種方式。筆者認為,離婚中精神利益損害的民事責任,也宜兼采非財產責任和財產責任兩種方式,可更好地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21世紀之初的中國新婚姻法立法活動,不僅是一項準備持久影響深遠的現實法制建設工程,而且是一項多元而廣闊的歷史性法文化建設。離婚制度在新婚姻法占據重要的地位,對它進行得改進既是法文化選擇的產物,更是法文化創新的成果。使它更加得人性化、更加得符合社會的發展。它潛隱于立法活動和法律規范中的法文化并不僅僅靜止地表現在文字上或觀念上,而是一種生機盎然、豐富多彩的現實活動,具有實際的社會效果和博大的發展容量。

五、小結

毛主席曾經說過:“婚姻法是有關一切男女利害的、普遍性僅次于憲法的國家根本大法?!笨梢?,婚姻法在婚姻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俺肿又?,與子偕老”、“舉案齊眉”是古往今來,人們對和諧婚姻關系執著追求??墒?,新婚姻法并未像人們所期待的那樣一步到位,它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亟待完善。

參考文獻:
[1]我國新婚姻法與舊婚姻法的不同兼論新婚姻法的立法缺失溫清,南昌大學法學院;
[2]楊大文主編《婚姻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三版)載《婚姻家庭法原理與實務》;
[3]曾憲義、林嘉主編叢書《以案說法婚姻家庭篇》;
[4]馬憶南編寫《二十世紀之中國婚姻家庭法學》,(《中外法學》1998年第2期);
[5]楊大文審定、鄭晶撰稿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講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6]載楊蘭芳、趙建明編寫的《對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