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國農地流轉法制構建探析
【第一章】我國農地流轉法的變遷與現狀
【第二章】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農村土地流轉制度的經驗借鑒
【4.1】農地流轉法律制度中政府角色研究
【4.2 4.3】農地流轉主體法律制度研究
【結語/參考文獻】國內農地流轉立法體系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摘 要
近年來,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更多的人開始追求生活品質的提高,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等新興的農業發展方式逐漸興起,越來越多人的目光投到了農村、農地上來,擴大了對農地的需求,影響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式;農村勞動力大量向城鎮轉移,土地經營權流轉明顯加快,發展農地規模經營的勢頭已不可扭轉,提高了農業生產率、優化了農業資源配置,實現了農業增收和農民增收,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科技化進程。伴隨著城市化進程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進程地不斷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市場面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在現有的土地流轉實踐中政府越位缺位的現象仍舊存在,流轉機制不完善,針對農地流轉的立法缺失,農地流轉市場發育緩慢且發育程度低制約了流轉規模的擴大,農村保障體系不健全間接制約著農村土地的流轉,而農村土地流轉又關乎農民利益與農村穩定問題,故需要對政府在土地流轉市場中的角色全新定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探索農地流轉主體制度創新研究,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建立持續可行的農民保障權益機制,發揮典型示范的引導帶頭作用,以確保農村土地流轉的有效進行及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本文首先在第一章中梳理我國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變遷及現狀,分析我國農地流轉制度發展的四個階段,即法律禁止階段、政策允許法律禁止的階段、政策規范法律開禁階段、法律規范農村土地流轉階段,并通過對現有制度的梳理,總結并分析現有農地流轉市場出現的問題。
第二部分著重分析了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從地租理論與效率公平理論兩方面入手,以期為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存在及進一步發展確立可靠的理論基礎。效率是評判一個法律制度是否精良的試金石,公平也是在制定法律制度與經濟政策時同樣需要考慮的方面,人們既不能接受沒有效率的法律制度體系,也不能接受缺乏公平的經濟制度體系。
第三部分通過對和我國曾面臨同樣問題的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及我國臺灣地區的先進農地流轉制度的梳理,探求我國在農地流轉市場中應借鑒的制度及應注意的問題。
第四部分從三個角度對農地流轉法律制度進行創新研究。分別是:通過分析我國農地流轉制度中政府定位出現的問題,論述政府在農地流轉市場中應有的角色地位,并提出加強農村社保體系建設的意見;通過對農地流轉市場中主體的現存問題分析,尋找完善農地流轉市場中主體地位及主體法律制度的路徑;以臺灣地區的農地流轉行為法律制度為典范,提出構建我國農地市場流轉法律制度的展望。
關鍵詞:農地流轉,政府角色,農地主體
目 錄
摘 要
第一章 我國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變遷與現狀
1.1 我國農地流轉的基本概念
1.1.1 農地
1.1.2 農地流轉
1.1.3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1.2 我國農地流轉制度的變遷
1.2.1 法律與政策均不允許階段(1978-1983)
1.2.2 政策初步放開與法律不允許階段(1984 年-1987 年)
1.2.3 法律開禁與政策規范階段(1988-2002)
1.2.4 法律規范流轉階段(自 2003 年以來)
1.3 我國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現狀
1.3.1 農地流轉法律制度取得的成果
1.3.2 農地流轉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
1.3.3 問題產生的影響
第二章 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
2.1 地租理論
2.2 效率與公平原則
2.2.1 效率和公平的辯證統一關系
2.2.2 農地流轉法律制度中體現了效率與公平的博弈
第三章 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經驗借鑒
3.1 美國的農地流轉法律制度
3.1.1 土地組織形式以私權性質呈現
3.1.2 并非絕對私權
3.1.3 出現表達農場主利益組織
3.1.4 充分保障農場主利益
3.2 法國的農地流轉法律制度
3.3 英國的農地流轉法律制度
3.4 日本的農地流轉法律制度
3.5 我國臺灣地區農地流轉法律制度
3.5.1 20 世紀 70 年代的農地法律制度
3.5.2 20 世紀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及之后的農業政策調整 .
3.6 國外農地流轉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3.6.1 要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
4.6.2 實現土地的有效流轉,必須扶植社會中間層
4.6.3 加強土地立法,完善國家對土地的宏觀管理
第四章 我國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創新
4.1 農地流轉法律制度中政府角色研究
4.1.1 農地流轉中地方政府定位出現的問題
4.1.2 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為政府確定全新的角色
4.2 農地流轉主體法律制度研究
4.2.1 農業從業人員
4.2.2 涉農企業
4.2.3 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4.2.4 農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
4.2.5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4.2.6 供銷合作社
4.3 農地流轉行為法律制度創新
4.3.1 激勵農地租賃,擴大農場經營規模
4.3.2 推進共同經營、委托經營以及合作經營,創新農地流轉模式
4.3.3 實行土地規劃,促進農地規?;?br>4.3.4 實施農業保護政策,保證農業經營者一定的收益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