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國農地流轉法制構建探析
【第一章】我國農地流轉法的變遷與現狀
【第二章】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農村土地流轉制度的經驗借鑒
【4.1】農地流轉法律制度中政府角色研究
【4.2 4.3】農地流轉主體法律制度研究
【結語/參考文獻】國內農地流轉立法體系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作為農業大國,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猶如子女對父母的依賴,農地兼有生產功能和社會保障功能,在新時期,又有了新的功能--生態功能,若要充分發揮土地的三大功能,合理配置農地資源,實現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農地流轉就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措施,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保證,因此必須對農地流轉法律制度進行研究、完善,使其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指導我國農地的有序、規模流轉。
在研究、考察了國外和我國臺灣農地流轉法律制度的優良經驗之后,不難發現,他們也是一步步摸著石頭過河,不斷探索,同時也走了不少彎路,最后才找到了解決農地流轉問題的途徑:看到政府在農地流轉中的重要作用,它們多數采取激進的的行政干預行為,鼓勵農地流轉,完善農地流轉法律制度,在財政方面給予傾斜,強調規?;洜I,創新農業科技,適時調整法律、政策,發揮立法上的保障功能。農地流轉過程中問題多,任務艱巨,是一項長期工程,我們應堅定信心,積極穩妥地探索、完善農地流轉法律制度。首先肯定政府在農地流轉中的作用,有必要對政府角色進行界定,科學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職權,既要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督、社會各界對地方的監督,又要激發地方的能動性,充分考慮地方的實際情況,廣納地方合理做法,傾聽農民的心聲,采用公務員考核標準,一項項進行嚴格要求,規范地方政府及官員的行為,督促地方政府及時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加強與群眾的溝通;認真遵守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嚴守耕地紅線,保證糧食安全,在推進農地流轉過程中,切實做好失地農戶的保障工作,注重公平,構建城鄉一體化保障體系,提高失地補償標準,妥善安置失地農戶,招商引資,對進鄉企業給予稅收財政優惠政策,以解決農村就業問題。其次,探索不同農地主體在農地流轉過程中的作用,加強農戶之間的合作,發揮中介組織的優勢,即專業性、高效性、靈活性,制定涉及中介組織的具體法律規范,使之更好地服務于農地流轉。
參考文獻:
[1] 熊文釗。大國地方--中國中央與地方關系憲政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 楊建順。行政規制與權利保障[M].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 陳小君。農村土地問題立法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4] 陳進德。降低物流企業庫存成本的有效途徑研究[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5] 車裕斌。中國農地流轉機制研究[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6]. 陳成文。農村社會階層對土地流轉的影響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
[7] 孟勤國。中國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
[8] 徐漢明。中國農民土地持有產權制度新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9] 張曙光。博弈:地權的細分、實施和保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10]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 歐運祥。集體土地物權行使制度研究--法學視野中的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M].北京市:法律出版社, 2010.
[12] 程名望,史清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陷阱:動態模型與解釋[J].農業技術經濟,2010,(4)。
[13] [英]D·露易斯。非政府組織的緣起與概念[M].國外社會科學,2005.1.
[14] 陳小君等。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調查解讀[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15] 池澤新。中介組織主導型市場農業體制探索[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16] 關谷俊作著,金洪云譯。日本的農地制度[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4.
[17] 王澤鑒。民法總則[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18] 郭明瑞。物權法[M].北京市: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9.
[19] 丁關良,童日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立法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20] 劉潤秋。中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研究--基于利益協調的視角[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012.
[21] 方文。中國農村土地流轉的制度環境、農戶行為和機制創新[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2.
[22] 陸道平,鐘偉軍。農村土地流轉中的地方政府與農民互動機制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3] 陳小君。 田野、實證與法理--中國農村土地制度體系構建[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
[24] 張紅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政策與法律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0.
[25] 曾慶芬。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新趨勢下農地金融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2.
[26] 劉俊主編。中國農村土地法律制度創新研究[M]. 北京:群眾出版社, 2012.
[27] 吳 春 岐 . 中 國 土 地 法 體 系 構 建 與 制 度 創 新 研 究 [M]. 經 濟 管 理 出 版 社 , 2012.
[28] 賀雪峰。村治的邏輯:農民行動單位的視角[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9] 賀雪峰。地權的邏輯: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向何處去[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
[30] 魯勇睿,揭明。土地承包經營權之權利束與權利結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31] 王玉梅。農民專業合作社之法理探究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32] 楊勁。農村土地資本化基于資本、產權和制度視角的研究[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
[33] 劉志仁。農村土地流轉中的信托機制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4] 黃延廷。從日本脫離農地零碎化經營的實踐談中國農地規?;洜I的對策[J].經濟體制改革2011-11-25.
[35] 張云霞。日本農地規?;洜I的實踐、理論與啟示[M].管理現代化,2011.
[36] 畢寶德。土地經濟學(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