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預算法即將于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這部歷經10年,跨3屆人大,4易其稿,征集3.4萬多條公眾意見,終修成真身的新預算法不可謂不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那么,這部在法學家眼中事關社會福祉的經濟憲法,在百姓眼中過去很遠、現在重要的民生賬本,會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工作帶來哪些實質性的變化,地方人大又將為此做好哪些準備,迎接新的挑戰呢?
從國外經驗看,審查預算是議會最重要的職責,議會通過對預算的控制實現對政府行為的有效監督。而在我國,近年來,人們對預算的認識日益加深,對人大普遍流于形式的審查監督亦不再滿足,少數地方人大還有一些預算決算監督方面新的嘗試、成效和經驗。即使在預算法修改的整個過程中,各方強烈呼聲、修改建議也超乎以往。筆者以為,當前,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來講,貫徹落實新預算法,加強人大全口徑預算監督,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要將學習消化、提高認識作為行權基礎。就修訂后預算法的立法宗旨而言,從“政府管錢袋子”到“管好政府的錢袋子”這一重大轉變,直接影響人大權力監督的深化。政府從過去的預算管理主體從今而后變為管理對象,意味著人大對預算的審查監督從過去“虛”的形式要轉變為“實”的內容。再者,就新預算法的修訂條款看,其三審稿比現行預算法新增的21條法條中就有8條是強化人大權力的,四審稿則又進一步突出了人大對政府重點投資項目的審查監督。此外,從新預算法的具體內容看,無論是預算的編制、審查、批準、執行、調整和公開,還是決算和監督,較現行法更加細化、具體、明確。綜合這三點,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為此要有責任更強、任務更重的充分認識,切實抓好法律條款的學習消化,掌握人大監督的程序要求和實質內容,為審查批準預算、監督預算執行夯實基礎。
二是要把做好當前、及早銜接作為眼下急要。2015年是新預算法施行的第一年,從新預算法通過到正式實施的時間比較緊迫。預算的編制一般都在頭年年底前就開始操作了,與地方人代會召開的時間相距也不過兩三個月而已。因此,地方人大常委會特別是縣級人大常委會和鄉鎮人大,在目前人員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更要及早做好銜接工作,提前介入政府2015年預算的編制過程,督促落實新預算法相關規定,進一步規范預算編制行為,體現新預算法對預算編制真實、完整、獨立、銜接的總體要求。
三是要有立足長遠、積極應對的關鍵措施。貫徹實施新預算法是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點工作。針對新預算法修訂的亮點、折射的改革方向,作為省級人大常委會,關鍵要做好新預算法實施的立法配套工作,在中央修訂預算法實施條例后,抓緊制定有關預算審查監督的決定或者地方性法規,加快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預算制度,增強新預算法的可操作性、可執行性。作為市級以下人大及其常委會,則需要根據新預算法強調的重點環節,如預算的編制、征收、支出、調整、績效、公開、舉債及問責等等,制定出臺相應的實施辦法和具體的操作規程,切實承擔起人大權力機關科學監督政府預算的職責,讓政府取自納稅人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四是要做提供保障、增強能力的細致安排。在人員保障上,目前縣級以下人大常委會的現實狀況不容樂觀??h級人大常委會一般由財經工委承擔預算初審職責,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主要由財經工委的一正一副2名主任開展調研活動,了解編制大體情況,形成審查報告初稿,即使到人代會上,也面臨著預算審查委員會人員少、業務不精的難題;鄉鎮人大只設正副人大主席和人大秘書,其預算審查監督就更加難以進行。這就需要操作性更強、更加完善的上層機構設計來加以保障。其次,要采取措施,強化培訓,有效提升預算審查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水平。
第三,根據新預算法的諸多如初審預算草案時間的提前、審查預算前聽取選民和社會各界意見等細節要求,要在活動組織上下工夫,細致考慮,精心安排,確保法律規定落到實處,增強人大監督實效,充分發揮出財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