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9 月 29 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自貿區內先試先行國際經濟貿易新規則、新標準.在新的國際形勢下,積累國際雙、多邊及區域合作的經驗,在同發達國家進行相關談判時,可以提供依據參考和實證樣本,進而為我國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立,就是要主動順應全球化經濟治理新格局.在三大自由貿易\\(TPP、TTIP、BIT\\)相關談判的推動下,國際貿易投資規則體系正面臨重塑.行業規則體系將推行更高標準的貿易自由化、服務自由化、投資自由化,更加強調公平競爭和權益保護.
一、自貿區商貿服務領域擴大開放對游戲游藝產業的影響
我國游戲游藝產業的發展歷程.上世紀 80 年代末期起至今,我國的電視游戲都處在灰色地帶.無數玩家被逼無奈只能通過水貨、山寨以及盜版等途徑來體驗心儀的游戲和主機.長此以往,充斥著水貨盜版的中國特色的畸形電視游戲生態圈逐漸形成.為了整頓市場秩序,2000 年 6月,國務院開展專項治理活動,游戲機、游藝機銷售禁令出臺,要求自發布之日起,面向國內的電子游戲設備及零、附件生產、銷售立即停止,任何企業、個人不得再從事相關活動."44 號禁令"幾乎讓游戲廳絕跡于街頭巷尾.這一禁令,一下就是14 年.然而,禁令對街機廳的嚴厲禁止,長遠來看,反而對國內游戲市場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為該項禁令從一定程度上整頓了國內的游戲市場環境.烏煙瘴氣的街機廳從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打著"動漫"名義繞過禁令的動漫城,但游戲環境有了巨大改觀,實在令人欣慰.期間,由于國家法律限制和文化主管部門的審查制度,國內的游戲玩家只能以昂貴的價格購買游戲游藝設備,或者購買沒有版權和質量保障的水貨,如此,不利于市場的良性發展.游戲游藝市場在我國的發展可謂茍延殘喘,奄奄一息.
開放對游戲游藝產業的影響.2013 年 9 月,上海自貿區成立,這一境況可謂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發布,對于商貿服務領域,第三條明文表示,允許外資企業生產、銷售游戲機設備.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還可以面向國內市場銷售.這是中國開放資本市場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的積極嘗試舉措之一.上海自貿區成立后,在其區域內,游戲機生產禁令得到了解除.索尼、微軟、任天堂這些游戲"大佬"終于可以在國內挺起胸膛了.通過內容審查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這意味著當初的禁令將不再適用于自貿區的企業,只要索尼、微軟和任天堂在自貿區設立公司,那么該公司即可在國內生產和銷售游戲主機.恐怕很快,我們將看到這些企業的公司在自貿區設立.我國的游戲游藝產業也將得到有市場秩序的合理發展,向全球經濟一體化方向邁進了一步.
市場開放"開之有度".通過上海自貿區正式成立的整體方案,我們不難看出,上海自貿區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與改革的重要戰略之一.放寬稅收、外匯使用等優惠政策的試行,有利于跨國公司內部的調撥,將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和企業進駐自貿區.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將是我國經濟改革的重大里程碑.除了游戲游藝設備的開放化,自貿區還將開放化方案擴大到服務業等六大領域.遠洋貨運、增值電信、銀行服務、醫療保險、律師服務都在開放化范疇之內.
海淘、洋酒、名牌包,這些將來都可以在自貿區內實現.這正是我國從國際經濟發展戰略高度考慮,進一步開放化市場,加強貿易自由化的一次重點的嘗試性轉變.是國際貿易立法的實證樣本.
然而,開放就表示完全自由化嗎? 游戲機解禁是表示游戲主機將在國內暢通無阻嗎? "文化主管部門審查"這幾個字恐怕大多數玩家心里都是清楚的.當年 PS2 行貨在國內舉步維艱正是因為無法突破文化主管部門的層層審批關卡.現行主機中除了主打低幼市場的任天堂稍微好點之外,絕大多數游戲都不是全齡化.在沒有分級制度的中國,他們必然無法順利通過審查,或是長久的審查后才緩緩上市,失去了市場.
這也正體現了我國市場在經濟一體化發展上的獨特性.既保持市場的貿易自由化,又對市場進行嚴格化的監管.使其發展更符合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避免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電視游戲想登陸中國并獲得成功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必須通過政府、廠商和玩家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達成.只要文化主管部門能夠建立分級制度,精簡審批過程,嚴懲盜版;廠商能夠重視國行,同步發售中文版游戲并在內地架設專用服務器改善聯網質量;玩家們能夠養成購買正版的良好習慣,電視游戲在國內的發展才能走上正軌.
二、自貿區的金融改革政策
對于金融改革,上海自貿區做出了諸多方案:金融創新方面,在自貿試驗區內,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目兌換、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案先試先行.這意味著,自貿區正在建立相適應的面向國際的外匯管理體制.當然前提是風險可控.
區域內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允許外資金融機構設立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民、外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外資符合條件的銀行可開展人民幣業務,但不享受國民待遇.外資可從事各類零售、批發相關的銀行業務.包括企業和貿易融資、證券交易、貴金屬買賣等.在條件具備時,試驗區內試點設立有限牌照的銀行.
允許外商投資支付機構向人民銀行申請《支付業務許可證》;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設立資信調查公司.另外,符合條件的中國資本銀行,允許在自貿試驗區從事離岸業務,對業務進行風險控制和管理.對區域內各類融資租賃公司,試行融資租賃貨物出口退稅的嘗試.
逐步允許境外的企業參與商品的期貨交易.從事專業境外股權投資項目的公司,符合技術先進性服務業等其他條件要求的,享受低至 15% 的企業所得稅;從事離岸業務的企業,所得稅也按15%的稅率征收.
在區域內嘗試性設立外資專業健康醫療保險服務機構.這將會成為國內專業健康醫療保險發展的催化劑,對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目前,已有多家外資險企表態欲抓住自貿區發展機遇,在健康險尤其是高端健康險市場上加速投資.另外,自貿區的試點效應也意味著如果區內設立的外資專業健康醫療保險機構運作效果良好,未來或將考慮將該試點擴大到全國范圍之內,外資的全面介入對于中國現有的健康險市場格局來說,都將是一個變革.
三、自貿區發展的建議
自貿區應具有獨特性.上海自貿區金融自由化應具有邊界.國內外的現狀決定了這種金融自由必須存在邊界.若自貿區內的資本項目開放速度過快、步伐過大,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資金就能輕而易舉地流入流出自貿區.由于自貿區內等同于境外,而自貿區外等同于境內,而中國的匯率、利率尚未市場化,資金成本存在差異.若自由貿易區內外的資金控制不夠嚴密,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市場金融風險.
總體而言,全球資金流向正處于新的變革之中,貿易自由的邊界放得過寬的話,其中潛藏的風險是難以估量的.
利率市場化不應搞特區化.自貿區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會吸引大量資金流入.如果過多的資金流向自貿區,則會導致資金空轉,會出現很多制度上的套利問題,對整個金融體制改革也沒有什么好處.我國金融改革的路線,是在全國建立有制度性的試點,而不是簡單的在這一個區域內允許利率市場化先行.
市場不能單以減稅來吸引企業.自貿區是中國市場化改革的風向標,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優惠政策的戰略制高點.
自貿區應具有市場競爭力,在總體實力上成為企業投資選擇的重要參考.
四、自貿區的立法方向
上海自貿區的建設與改革開放所采用的"政策優惠型"的模式不同.自貿區是以制度和政策的創新為發展模式,而不是形成政策的洼地.先試先行的核心內容是制度創新.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在涉及自貿試驗區先試先行事項方面均有明確的規定.任何有實質性的制度創新,都需要突破現行法律法規.自貿試驗區的先行先試事項正在動態推進過程中,需要暫時調整實施的法律法規的種類和范圍,具有一定的可變性,不排除作出進一步調整的可能性.《自貿區管理條例》草案為綜合性立法,不同于其他管理條例,是集自主性、實施性、創制性于一身的法律法規.
其立法重點在于積極發揮立法的引領作用,增強條例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在地方立法權限范圍內大膽充分創新和改革,將整個事件的監管制度作為重中之重.立法難點在于如何處理大膽改革、自主創新與建設法治環境規范的自貿試驗區的關系,地方立法的受制性與前瞻性的關系,條例與《總體實施方案》等政策的關系.
上海應主動承擔起自貿區先試先行的責任,積極建設法制環境規范化的自貿試驗區,使之成為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和推進改革的試驗區域,積累可推廣的經驗、形成可復制的模式,發揮積極作用,服務全國.自貿試驗區先試先行所涉及的問題,需要上升為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因此,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相關的法律模式、法律制度,才是其"可復制、可推廣"的實際.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應該結合國情,趨利避害,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貿易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充分發揮后發的優勢,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擺脫現處的不利地位,趕超發達國家.為了改善這種格局,上海自貿區也正在嘗試,保持開放化市場的同時,建立自己獨有的規則和秩序.能夠使我國等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的相關談判中擁有切實依據和參考樣本,擁有一定的話語權.防止類似于稀土出口問題的直接敗訴和其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的發生.或是類似于哥本哈根會議中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不合理的雙軌制節能減排要求.
五、結語
上海自貿區的建立,是中國全面化開放市場的改革突破口.自貿區的立法既"保守"又"開放",既有別于大陸其他地區,又有別于國際上其他開放性的市場.中國的深化改革在探索中前進,機遇和挑戰都是并存的,自貿區先行試驗,創新改革,都是我國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做出的努力嘗試.自貿區的成功,將使我國全面開放化市場的進程快速推進,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參考文獻:
[1]沈國兵.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立對中國經貿發展的影響[J]. 社會科學家,2013,\\(12\\).
[2]謝衛群. 先行先試 引領開放新格局[N]. 人民日報,2013 -8 -4.
[3]馬立群. 上海自貿區"法律尺度突破"意味著什么? [N]. 經濟日報,2013 -9 -15.
[4]鞏勝利. 上海自貿區法制保障凸顯改革新思維[N]. 上海證券報,2013 -8 -12.
[5]李淼. 上海自貿區:金改新起點帶動 PE 加快復蘇[J]. 中國經濟導報,2013,\\(8\\).
[6]葉靜宇. 終極目標對接 TPP 上海自貿區"變法"[N]. 經濟觀察報,2013 -9 -7.
[7]丁偉,自貿區"基本法"的難點與看點[J]. 上海證券報,2014- 5 - 2.
[8]范宏云,香港建設自由貿易港的經驗[J]. 特區實踐與理論,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