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憲法解釋運行程序探究
【引言 第一章】憲法解釋與憲法解釋程序機制的基本理論
【第二章】憲法解釋程序體制的現狀及問題
【第三章】我國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完善的必要性
【第四章】中國憲法解釋程序制度的完善
【結語/參考文獻】憲法解釋程序優化探析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p>
要“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這具有促進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激活的正面意義。離開了憲法監督,憲法實施的功能就無法完全地發揮出來;離開了相關的程序法律的支持,憲法監督也很難得到發展。憲法實施的推進過程中不能沒有憲法解釋的配合,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是直接推動憲法實施的最關鍵因素和最強勁的動力;是憲法實施無法替代或缺少的強勁引擎,能為憲法解釋活動提供具體的操作規程和模式,是將憲法精神變為現實的催化劑;既是憲法發展的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保證憲法文本緊緊跟時代發展的助動器。完善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就是要結束憲法解釋活動目前無法可依,無據可循的狀態,增強其合法性;就是要明確憲法解釋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具體流程,增添其科學性;推進憲法條文與實踐之間互動,提高其實用性。因此,我們應當認真總結經驗,提升對憲法解釋權的功能的重視,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進行體制改革,促使憲法解釋程序的啟動,主動地填補憲法規范和社會實踐之間的空隙,為其能夠保持經常性的互動關系打好基礎。在發揮憲法解釋功能時,我們需要通過一定的法律形式把憲法解釋權的運用進一步程序化、規范化,以保障憲法解釋工作有序地進行。
參考文獻
[1] 周偉:《憲法解釋案例實證問題研究》,《中國法學》,2002 年第 2 期。
[2] 《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4 年 10月 24 日出版。
[3] 馬洪倫:《我國憲法解釋研究的現狀及其評析》,《青海社會科學》,2011 年第 3 期。
[4] 韓大元:《憲法發展與中國社會治理模式的轉型》,《中國法學》,2012 年第 4 期。
[5] Keith E. Whittington: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9,p2.
[6] 周偉:《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應明確憲法解釋建議權》,《黨政研究》,2015 年第 1 期。
[7] Judicial Review Handbook(third edition):Michael Fordham, Hart Publishing, 2002, P.34.
[8] 克勞斯·施萊希、斯特凡·科里奧特(德):《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地位、程序與裁判》,劉飛譯,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65 頁。
[9] 米爾伊安·R·達瑪什卡:《司法和國家權力的多種面孔--比較視野中的法律程序》,鄭戈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2 頁。
[10] 勞倫斯·H.卻伯、邁克爾·C.多爾夫(美):《解讀憲法》,陳林林、儲智勇譯,上海三聯書店 2007 年版,第 21 頁。
[11] 韓大元: 《“十六大”后須強化憲法解釋制度的功能》,《法學》,2003 年第 1 期,第 2 頁
[12] 謝維雁:《中國五十年憲政建設的困頓與前》,《社會科學戰線》,2005 年第 1 期。
[13] 胡錦光、王叢虎:《論我國憲法解釋的實踐》,《法商研究》,2002 年第 2 期。
[14] 徐秀義:《關于我國憲法解釋問題的若干思考》,《當代法學》,1983 年第 3 期。
[15] 任端平:《論我國憲法解釋體制的完善》,載韓大元等,《憲法代憲法解釋基本理論》,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73-274 頁。
[16] 王振民:《中國違憲審查制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4 年 2 月第 l 版,第 3l1 頁。
[17] 胡錦光、韓大元:《中國憲法》,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02 頁。
[18] 謝紅星:《論進化的憲法與憲法的進化》,《學術交流》,2007 年第 1 期。
[19] 托克維爾〔法〕:《論美國的民主》,董果良譯,商務印書館 1988 年版,第 315 頁。
[20] 范愉:《新法律現實主義的勃興與當代中國法學反思》,《中國法學》,2006 年第 4 期。
[21] 劉國:《健全釋憲機制對于憲法實施的意義與功用》,《黨政研究》,2015 年第 1 期。
[22] 劉國:《憲法解釋方法的變革: 憲法解釋的法理分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8 年版,第55-63 頁。
[23] 牛凱:《完善我國憲法解釋制度的幾點思考》,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版), 1999 年第 3 期。
[24] 韓大元 :《<憲法解釋程序法>的意義、思路與框架》,《浙江社會科學》2009 年第 9 期。
[25] 王晨光:《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解釋的程序思考》,《法學》, 2000 年第 4 期。
[26] 唐杏湘:《論我國憲法解釋程序中的憲法專家參與制度》,《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 年第 8 期。
[27] 許安標:《論法律對憲法的立法解釋》,載許崇德、韓大元主編,《中國憲法年刊 2005》,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28] 杜強強:《八二憲法頒布以來憲法解釋理論研究的進展》,《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2 年第 6 期。
致 謝
時光如白駒過隙,伴隨著畢業論文的完結,我的學生時代也接近了尾聲。
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范海玉老師,在這幾年的校園生活中,她不僅在學習上給予我很大幫助,在生活中也像親人一樣關心著我。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也給予我細心的指導,正是她一次次不厭其煩地提出修改意見,我的論文才能順利的完成。其次要感謝各位專家和學者所作出的研究成果,為我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材料,也讓我在這個過程中又進行了一次深入學習。最后要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在寫作過程中每一個灰心焦慮的時刻,因為有他們的鼓勵和陪伴我才能振奮精神繼續下去。
我認為論文的寫作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這期間我經歷了選題時的迷茫,遭遇了寫作時的瓶頸,也忍受著反復修改時的焦灼,還有最終定稿時難以言表的喜悅。
個中滋味可謂是五味雜陳,但也感恩從這個看似短暫實則漫長的過程中所得到的鍛煉和收獲。雖然很努力地完成了寫作,但學術水平有限,還是會不足的地方,請各位專家老師對我的論文予以批評和指正,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