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相較于傳統生殖對人類自身的繁衍、家庭的和諧與社會的穩定形成了強烈的沖擊。冷凍胚胎作為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產物,亦引發了諸多權利歸屬及權利行使糾紛。冷凍胚胎的相關權利爭議有必要從憲法學角度審視:一方面,冷凍胚胎自身的法律地位與國家權力行使的限度和范圍相關;另一方面,冷凍胚胎涉及生命權、人格尊嚴及研究自由等公民基本權利的沖突,對其引發的法律問題應謹慎待之。
就冷凍胚胎的法律地位而言,各國在理論和實踐中主要形成了主體說、客體說和折中說三種觀點。冷凍胚胎具有發展為新生兒的潛力,代表了一定的生命象征,顯然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物,但也并非憲法上的生命權主體。折中說作為國際通說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現實選擇,應在立法上把冷凍胚胎作為介于人與物之間的人體組織,受到法律特殊的尊重和保護。同時,維護人格尊嚴應成為解決冷凍胚胎相關權利爭議的價值核心。在此背景下,需對我國憲法上的人格尊嚴條款進行檢視,主張將人格尊嚴的內涵擴大解釋為人的尊嚴,將該條款從憲法基本權利上升至憲法原則?;趹椃ㄔ瓌t意義下的人格尊嚴保障,國家應當確保胚胎能夠獲得合乎尊嚴的對待并防止胚胎工具化的可能。
冷凍胚胎的特殊保護具體體現在冷凍胚胎的所有權歸屬與處置方式應符合人道主義。一方面,冷凍胚胎的所有權問題本質上是生育權沖突問題,接受體外授精手術的夫妻基于各自的生育自由權享有對冷凍胚胎的管理權和處分權,當生育權發生沖突時,一方的不生育權應優先于另一方的生育權;另一方面,公民生育權和研究自由的行使應受到來自公共利益的限制,冷凍胚胎處置方式的選擇應當符合比例原則,雖可在一定條件下將胚胎用于科學研究,但不能隨意毀棄或進行買賣等商業化流轉。
冷凍胚胎的監管、處分等權利行使方式應當在遵循人格尊嚴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比例原則的基礎上通過立法細化。我國目前的人工生殖立法屬于比較籠統的部門規章,效力層次較低,不能滿足圍繞冷凍胚胎而產生的權利主體之間爭議解決的需要。因而迫切需要在考察國外立法基礎上,從保護公民權利的角度出發構建我國的冷凍胚胎規制法律體系,在立法上明確冷凍胚胎的法律地位、權利歸屬,以期解決冷凍胚胎所引發的一系列新型社會糾紛和法律問題,推動人工生殖技術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冷凍胚胎;權利爭議;人格尊嚴;生育權
目錄
摘要
導言
一、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論文結構安排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
第一節 冷凍胚胎的背景介紹
一、體外受精技術的產生和發展
二、冷凍胚胎的定義
第二節 聚焦冷凍胚胎案例所引發的相關權利爭議
一、從大衛訴大衛案看冷凍胚胎涉及的相關權利爭議
二、其他冷凍胚胎案例
三、案例啟示:冷凍胚胎案中的憲法問題
小 結
第二章 冷凍胚胎的法律地位
第一節 國外立法考察
一、主體說
二、客體說
三、折中說
第二節 我國立法及學界論爭
一、國內立法
二、學界論爭
第三節 冷凍胚胎非生命權主體
一、冷凍胚胎不宜被視為法律上的"人"
二、冷凍胚胎也不宜被視為法律上的"物"
三、冷凍胚胎應被視為介于"人"和"物"之間的人體組織
第三章 冷凍胚胎關乎憲法上的人格尊嚴
第一節 人性尊嚴與人格尊嚴
一、人性尊嚴作為憲法的基本原則
二、我國憲法上的人格尊嚴
第二節 人格尊嚴能否及于冷凍胚胎
一、冷凍胚胎非人格尊嚴的權利主體
二、冷凍胚胎為人格尊嚴的保障對象
三、冷凍胚胎的特殊尊重與保護
第四章 冷凍胚胎相關權利爭議解決
第一節 冷凍胚胎之所有權歸屬難題
一、體外受精技術背景下的生育權
二、冷凍胚胎引發之生育權問題探討與解決
第二節 冷凍胚胎之監管、處置難題
一、冷凍胚胎的保存或銷毀
二、冷凍胚胎能否用于科研
三、冷凍胚胎的捐贈
第五章 相關立法構想
第一節 冷凍胚胎立法應遵循的憲法原則
一、人格尊嚴原則
二、法律保留原則
三、比例原則
第二節 完善冷凍胚胎規范管理制度
一、制定專門的《人工生殖法》
二、冷凍胚胎相關科研的倫理約束和法律監管
結 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