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文化是整個行政組織的精神支柱, 良好的行政文化是提高行政績效的關鍵,行政績效的高低,標志著一個行政組織的行政管理活動是否科學、有效。 近幾年來,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傳統的行政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人們的思想、行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致使組織績效降低。如何構筑新時代的組織文化,增強行政組織的凝聚力,提高行政組織績效,就成為現代組織管理一個重要的熱點問題。我們嘗試引入 360 績效評價方法, 通過探討行政文化對組織的影響, 進一步探討其在行政組織中的應用效果和不斷完善的措施, 使 360 績效評價方法更加科學合理。
一、行政組織引入 360 績效評價方法的意義
行政文化是指人們關于行政系統的價值觀念,它不但影響著行政組織的行為模式, 而且影響著組織成員的態度、行為取向、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1].
行政文化不是制度,而是一種柔性管理手段,不能通過強制命令,規定行政組織成員的行為規范,實現管理目的, 而應通過對成員基本價值觀的影響來引導他們的判斷和行為,以實現行政目標。
行政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動力, 對個體行為產生著深刻的影響。行政組織通常采用以觀念的形式,來調控組織成員的行為,統一思想,分解目標,使人人有責,自覺組成合作團隊,以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
行政文化是當代行政管理精神的所在, 在其長期的積淀、熏陶環境中,組織的行政管理活動都打上了文化烙印,對行政組織績效的高低,產生著直接影響[2].
如何度量行政組織績效? 不能用效率考量企業的辦法。 我們試圖利用 360 績效評價方法來探討行政組織績效, 探求其在行政組織中的應用效果和完善措施。
360 度績效評估方法是當前企業中使用廣泛的一種人力資源管理工具, 對于保護企業組織人力資源的積極性、提高組織的競爭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這種方法也開始應用于行政組織中。了解 360 度績效評估方法在某組織績效評估中的具體應用方法,以及應用中遇到的問題,這對更好利用 360 績效評價方法,促進組織績效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360 績效評價方法也稱為全方位考核法或 360度反饋法,是 Intel 組織提出并實施的,它是從多個角度對被考評者進行的評價,除自我評價外,被考評者的上級、同事、下級和客戶都要對其進行評價,還要對其任務績效、管理績效、周邊績效、態度和能力等方面進行考評[3]. 最后,通過考評反饋程序把結果反饋給本人,促進個人行為改變,達到提高組織績效等目的。
360 績效評價方法彌補了我國傳統上把上級作為評價標準的評估方法,采用多層次的評價方法,通過各個部門、各部門成員之間的自評、互評,使各個層面的成員之間相互了解、部門之間相互溝通,保證績效評價的準確性、客觀性和全面性[4].
二、對行政組織成員績效考核的方法
基于行政組織文化氛圍的影響, 行政組織引入360 績效評價方法, 要設定成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人際關系和溝通技能等指標(見表 1)[5],通過成員自評、上下級、同事、公眾用戶多方面的比較評價,評估者可以全面了解被評估者,對其做出綜合評價,達到客觀評價的目的;而被評估者通過評價反饋信息,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工作績效,努力使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達成一致。下面我們按照①成員自評、②被評者上級評價、③下級評價、④同事評價、⑤用戶評價,設計了一張行政組織成員績效考評圖(見圖1),根據圖內涉及到的層面和人際關系,對評價主體給出客觀的分值。
評完分值后,按照權重進行加權平均,得出最后分值,就是每個職員的績效考核最終得分,即:最后分值=0.2 工作態度+0.3 工作能力+0.2 工作協作性+0.3 工作成績[6].
360 績效評價方法是伴隨經濟、 科技的飛速發展而產生的,面對越來越快的市場變化,行政組織文化也需要不斷去適應這種變化。在網絡環境下,管理者職權范圍不斷擴大,管理環境更加復雜、多變,職員與行政組織之間的關系模式也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調整和變化, 傳統的自上而下的評價方式變成了多維度評價(網絡評價與現實評價),因此,360 績效評價方法順應時代變化,符合現代科學管理的要求,而多角度的評價方法, 更符合現代復雜、 多變的環境, 能使被評者努力工作的過程和業績在考核中體現出來,并獲得比較客觀的評價。
作為一種提高行政組織業績的方法,360 績效評價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調查發現,真正能從中獲得績效提高的行政組織并不多。 一項針對 540個行政組織的調查發現, 使用這一評價模式獲得績效提高的占 1/3,沒什么作用的占 1/3,還有起反作用的 1/3,不僅造成評價者與被評價者關系緊張,還對行政組織績效產生了負面影響。
數據分析顯示, 造成績效低下的原因主要是某些行政組織盲目照搬,不結合本組織的實際情況,忽略了行政組織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文化傳統是講究“和為貴”,當個人間利益不沖突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對他人提意見,甚至在無傷大雅、有共同利害的情況下,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會建立合作關系,你好我也好,典型的老好人思想,這在很大程度上使 360 績效評價方法提高組織績效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反之,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互相提意見、揭發對方的錯誤,其損失會更多。因此,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必然采取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這也符合經濟學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則, 我們可以采用博弈論來說明這個問題。
我們假定職員甲是 360 績效評價方法體系中的被評價者,職員乙是職員甲的服務對象,也就是說兩者互為評價對象,也就產生了利益關系[7]. 假定兩者工作都有失誤,都面臨揭發與不揭發兩種選擇。如果兩人都揭發,則各損失 3 個效用,兩人都不揭發,則各損失 1 個效用,一人揭發一人不揭發,揭發者損失為 0,不揭發者損失為 6 個效用[7]. 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他們必然會采取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這些結果可總結為一個矩陣,如下表。
上表是一個反映成員真實績效的情況,但是,上面的例子中的博弈是一次博弈,如果博弈重復多次,情況會有不同。 實踐證明,當這種考評重復多次,成員間會逐漸采取一些簡單的策略而促成事實的合作,一個通常的策略就是所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職員之間相互掩蓋工作失誤,形成共同失誤,造成法不責眾的局面,僥幸過關,現在的職務共同犯罪就是例子。 在這樣的狀況下, 使用 360 績效評價方法, 即使使用多次, 成員間的評分分值幾乎沒有差別,績效分值也幾乎相等[8],因此,對成員的績效考核也就失去了有效性。
三、完善 360 績效評價方法的對策
為了使 360 績效評價方法適合國情, 符合行政組織文化要求,使人們更容易接受考核方法,增加該評價方法的有效性,應從改進評價指標入手,采用多層次、多角度的考核指標,實現考核的客觀、公正;考核指標的確定,應由組織人事部門專業人員、行政部門資深人員、管理人員和普通管理人員共同制定,保證考核指標的合理性;同時,可以結合傳統的民主評議方式, 使其更符合帶有中國文化特征的行政組織文化的要求。
行政組織引入 360 績效評價方法, 目的是促進成員個人的發展,對成員個人來說,有利于個人價值的實現。從這個角度引入 360 績效評價方法,評價者做出的評價更客觀、公正,被評價者也會容易接受,這對提高組織績效非常有效。 而當 360 績效評價方法目的是用于職位晉升、薪酬確定管理時,由于收入分配利益的關系, 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就會互相懷疑評價的真實性,相應作出不客觀的評價,出現不真實的評價結果,甚至出現相互間猜疑、不信任,造成人為的人際關系緊張。
而傳統的績效考核方法,主要用于成員晉職、薪酬管理等方面考核,在這方面,有成熟的、有效的考核機制。因此,這兩個系統應互相補充,協同考核,才會使績效考試客觀、公正,提高其成員的使命感、工作責任感,使組織績效得以提高。 當條件成熟時,經過一段時間適應, 讓人們逐漸接受這種新的考評工具。
為做好績效考核,首先要制定績效評價規則,讓考核者有法可依;其次要評價者熟悉規則,明白考評程序;第三要預先進行模擬練習,減少錯誤,提高評價的準確性;第四要提高評價人員的責任感,確??己斯ぷ鞯墓?。
參考文獻:
[1]張 保 國。360 度 績 效 評估 的 實 施 與 思 考[J].中 國人 力資 源 開發,2002(6)。
[2]尹 爽。試 論 行政組織績 效 的 提 高 ---基 于 行 政 文化 視 角 下的考量[J].黨政干部學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