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
【題目】中國行政組織內部和諧管理制度構建
【引言】制度創新下行政組織內部的和諧管理研究引言
【第一章】行政組織內部管理改革的歷程回顧與困境分析
【第二章】行政組織和諧管理的內涵
【第三章】行政組織內部和諧管理的制度需求
【第四章】以制度創新為途徑實現行政組織內部和諧管理
【結論/參考文獻】行政組織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結 論
2008年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我國的行政組織也經歷了1978年后的第六次內部管理改革。此次改革以大部制為主要內容,本著把業務相似、職能相近的部門進行整合,集中由一個大部門統一管理和行使職能的原則,組建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不再保留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信息產業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組建交通運輸部,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不再保留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這一安排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實現了機構的進一步精簡,同時盡量避免了部門之間的職能交叉和權限沖突,減少橫向協調的困難。
但也應該看到,本次改革只是邁出了大部制改革的關鍵一步,其他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困難和問題肯定不會少。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實行大部制后,有些部門的責任更重了,權力也更大了,如何做到對權力實施有效的制衡和監督,事關改革成敗。如果達不到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要求,將會出現事與愿違的被動局面。此外,在未來大部制的運行過程中,還需要特別注意防止出現打破了舊的部門利益,又產生了新的更大的部門利益的現象。因此,組織內部管理的利益矛盾和權力沖突依然存在,影響內部管理和諧的要素也是很多的。這就再次對制度和諧創設提出了要求,要求行政組織要與時俱進,加強對新問題的研究分析,要以創設和諧制度為目標,通過推進內部管理制度的創新,來實現改革后的行政組織內部管理和諧。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探索適應于現行行政組織內部管理體制運轉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適應新環境的變化和新現實的挑戰。
回顧歷史,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行政組織所進行的內部管理改革,我們發現,實現中國特色的行政組織內部和諧管理,環境復雜、任務艱巨且需要長期努力。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對我國行政組織內部管理和諧目標的實現充滿信心,畢竟這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不能要求畢其功于一役,急于求成只能適得其反,實踐也已充分證明,我國所采取的漸進式行政組織內部管理改革是符合中國國情和改革現實需要的。而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本文只是從制度和諧創新方面提出一些理論分析和探討,這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和論證。
參考文獻
參考論文:
[1]張康之。行政改革中的制度安排。寧夏社會科學,2000.3,23~32.
[2]毛壽龍。制度創新與政府功能。浙江學刊,1995.5,69~72.
[3]喬耀章。略論和諧政府。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6.2,86~91.
[4]喬俊。和諧行政的內涵及其框架。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6.3,58~61.
[5]胡穗。試論政府和諧管理的雙重向度。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6,15~16.
[6]戰旭英。和諧社會與政府績效評估。理論學刊,2007.7,83~86.
[7]羅自剛。和諧管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府訴求。社會科學,2005.8,34.
[8]張新平。巴納德組織理論研究。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12,30~34.
[9]馮靜。西方現代行政組織理論研究。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0.12,3~6.
[10]任曉林。中國行政學的分期及行政組織發展的反思。行政論壇,2003.7,12~14.
[11]盧榮春。韋伯理性科層制的組織特征及其對我國行政組織發展的借鑒意義。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25(6),192~197.
[12]金太軍。行政組織變革的動力和阻力分析。學海,2001.4,109~114.
[13]陳峰。制度變遷與技術創新的辨證分析與實證考察。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48~50.
[14]華錦陽、許慶瑞、金雪軍。制度決定抑或技術決定。經濟學家。2002.3,101~107.
[15]岳曉峰。對組織改革與組織和諧的辯證思考??平涛膮R,2007.1.
[16]盧現祥。論制度變遷中的制度供給過剩問題。經濟問題,2000.10,8~11.
[17]王玉明。論政府制度創新。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0.6,90~94.
[18]楊華。略論勒溫對傳播學研究的貢獻。社科縱橫,2004.8,176~179.
[19]張曙光。論制度均衡和制度變革?,F代制度經濟學(下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0]閔素芬。和諧政府的構建:[碩士學位論文].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參考著作:
[2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13~17.
[2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445.
[2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10.
[24]V·奧斯特羅姆。制度分析與發展的反思。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4~5.
[25]林毅夫。關于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誘致性變遷與強制變遷。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331.
[26][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諧經濟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27]吳剛。行政組織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246~260.
[28]吳佩綸。我國的政府機構改革。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0,1~49.
[29]張國慶主編。行政管理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575~578.
[30]徐家良。政府評價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31]朱光磊?,F代政府理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2]董世明。行政管理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8~86.
[33]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新中國行政管理簡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89~519.
[34]王浦劬。政治學基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8.
[35]張潤書。行政學。臺北:臺北三民書局,1976,145.
[36][法]狄德羅。狄德羅美學論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26~41.
[37]國語·鄭語[38]房良鈞。馬克思恩格斯的矛盾同一性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1~56.
[39]論語·正義[40][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諧經濟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41][俄]普利高津。普利高津與耗散結構理論。湛墾華譯。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42]席酉民。和諧管理理論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2~44.
[43]席酉民。和諧管理理論案例及應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44]尹鋼、梁麗芝。行政組織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2~209.
[45][美]理查德·達夫特。組織理論與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31.
[46]侯光明。組織系統科學概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47][美]康芒斯。制度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48]諾斯。經濟史上的結構與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49]青木昌彥。比較制度分析。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
[50]諾斯。制度、制度變遷和經濟績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1994.
[51]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25~46.
[52]世界銀行。1997 年世界發展報告:變革世界中的政府。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19~157
[53]王紹光。國家制度創新-有效的政府與民主。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54]曹沛霖。制度縱橫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5.
[55]張康之。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233.
[56]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北京:人民日報,2005-06-27.
[57]Barnard C I.The function of the executive.Boston: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38.
[58]Stephen P R.Managing organizational conflict:a nontraditionalapproach.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74.
[59]Hammer,M,and Champy,J.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g:A Manifesto for BusinessRevolution,New York:Harper Bueiness,1993.
致謝
此篇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王琪教授。她治學嚴謹,學識淵博,精}V指導了我論文選題、資料查詢、開題和撰寫的每一個環節。王老師高尚的學術風范及對學生學業、工作和生活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都令我終生難忘。
論文的完成還要特別感謝法政學院崔鳳老師、鄭敬高老師、同春芬老師、曹文振老師、王書明老師、呂建華老師,感謝他們的教導以及對本文提出的寶貴意見。也要感謝我的父母,沒有他們的操勞我不可能進入海洋大學學習,也不可能順利完成學業,借此機會我要感謝他們為我所做的一切。
轉眼間,我已在海洋大學這座美麗的校園中生活了七年,充實地度過了人生中最為珍貴的這一段時光。畢業在即,我謹向可愛的母校,向所有關,‘和支持我的領導、老師和摯友們致以真誠的謝意!